《论语》系语录体的师生问答,言简意赅,寓意深邃。然孔子生平之语言行事,并未全备,难免挂一漏万,散见于其他文献者所在多有。宋朝薛据辑有两卷本《孔子集语》,惜缺漏较多,尚不完善。有鉴于此,孙星衍于晚年引疾归田之后,与其族弟孙星海、侄婿龚庆三人共同检阅群籍,从八十三种典籍之中采辑孔子言行记录凡八百一十三条,但不包含《易十翼》《礼小戴记》《春秋左氏传》《孝经》《论语》《孟子》《孔子家语》《孔丛子》《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这些常见文献。其后模仿《说苑》体裁依类编排,凡十四篇十七卷,仍旧沿用宋朝薛据书名,命名为“孔子集语”。其中前十篇《劝学》《孝本》《五性》《六艺》《主德》《臣术》《交道》《论人》《论政》《博物》反映了孔子的一些基本思想,后四篇《事谱》《杂事》《遗谶》《寓
荀子是战国末期知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思想综合了战国道家、墨家、名家、法家诸家的成分,对儒学做了创造性的发展。 《荀子(国学经典 全注全译)》作为政论散文的典范,在思想内容上属有为而作,不尚空言,在语言表达上宏论滔滔,博辩无碍,在写作手法上巧譬博喻,联类无穷。这些都给中国古代政论散文的发展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对历代政论散文都产生了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