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定康熙字典》共10册。《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年间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纂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研究文献图书。 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共收录汉字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御定康熙字典》是清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宝贵财富,是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学术意义的传统文献,是当代汉文化圈学者研究古代汉字、音韵、训诂的工具书。本次出版的《御定康熙字典》以《钦定四库全书》为底本,按原书单叶排版,以双色影印,让更多的研究者便利取资,极具史料文献价值和收藏价值。 对现代读者来说,本书除了具有学术工具书的功能之外,还可
《四库全书总目》为我国古代较大的官修图书目录,对四库馆臣们誊录入库的3400余种图书(称“著录书”)和抄存卷目的6700余种图书(称“存目书”)全部写出提要,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简称《四库总目》。全书二百卷,乾隆四十六年二月编撰完稿,四十七年七月修改定稿。虽然《总目》也有考证失误和评价失当之处,但其对目录学的巨大影响仍然不可忽视,是治学的重要指引。武英殿刻本完成于乾隆六十年,与浙本相比,各有千秋,互为补益。但此前影印以浙本为主,武英殿本流传不甚广泛。此次据天津图书馆藏清武英殿本原书扫描,并编制书名和人名索引,便于广大读者翻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