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结合中华传统晒书活动,组织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此次竞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全国范围的古籍修复技艺竞赛,汇集了全国21个省43家单位推选的近百部参赛作品,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共79件。2020年9月,获奖作品与珍贵古籍修复作品一同在“妙手补书书可春——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暨成果展”中展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总结竞赛成果并延续展览效果,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特制作本书,以图录形式展出重大修复成果和古籍修复作品。同时,本书还用大量篇幅介绍古籍修复的原则、工具、设备、技术等基础知识,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等读者关心的内容。实践作品与基础知识汇于一书,图文并茂,生动直观,可以说是一本古籍修复入门读物。
本书由清左宗棠著,杨书霖编。据清光绪十八年(1892)刊本影印,包含文集五卷、诗集一卷、联语一卷、说贴一卷,卷末有杨书霖《跋》。内容包含说、序;跋后、题额跋尾;传、碑、墓表、墓志铭;记、书事;铭、祭文、哀诔。
中国古籍中有大量以书家的手迹上板者,在古籍和书法交叉处诞生的这一全新的领域,便是本书的研究范围。由祁小春著的《古籍版刻书迹例说(精)》是这一领域开创性的著作,作者通过对古籍版刻书迹和书家传世作品的比照研究,来判断古籍版刻中书迹的真伪等问题,是对书法史资料的有益补充。全书分为“方法编”“例说编”“资料编”和“附录编”,通过详细的例举,将宋、元、明、清时期的古籍中所遗留的书家手迹择其精者,一一进行对照研究。书中另附有大量的古籍版刻和书法作品的插图,兼具学术性、资料性和欣赏性。
本书是从上海图书馆藏20多万件古代碑帖中挑选其中精品,以原大原彩、经折装的方式影印出版,并请专家撰写导言,详细介绍碑帖的刻拓、版本和递藏情况。本辑收《礼器碑并阴》(陶洙藏本)、《旧拓墓志五种》(吴湖帆藏本)、《龙藏寺碑》(诸星杓藏本)、《鲁峻碑》(沈铭昌藏本)、《中岳嵩高灵庙碑并额》(刘喜海藏本)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