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子诗集》,寒山子诗一卷,丰干、拾得诗一卷。采用《四部丛刊》本为底本,《四部丛刊》影印时所据《寒山子诗集》为南宋初杭州刻本,楮墨精雅。书前有朝议大夫使持节台州军事守刺史上柱国赐绯鱼袋闾丘胤《寒山诗集序》。是书是在台州刺史闾丘胤指令下,由国清寺僧道翘所裒集编次。丰干则仅存房中壁上诗二首,所以此书宋时又名《三隐集》或《三圣集》。
《水浒全图》,清光绪六至八年(1880-1882)粤东臧修堂刊,为晚清小说版画之珍品。绘画者一般认为是明初画家杜堇。《水浒全图》按小说中的人物一百零八位,一图二人,绘图五十四幅,人物描摹细致传神,线条挺劲秀畅,并点缀树石、云水、庭院,画面饱满,情景交融,引人入胜,完美地体现了杜堇白描人物画的风格特点。
西晋文学家陆云的文集。陆云(262-303),字士龙,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官员、文学家,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其诗颇重藻饰。此次影印,据宋庆元六年华亭县学刻本原书高清扫描。
清黄遵宪撰,因其居室名“人境庐”故名,系作者黄遵宪晚年手定本。十一卷。卷首有梁启超撰《嘉应黄先生墓志铭》,卷末有黄遵宪弟黄遵楷《跋》。是书收录作者同治三年(1864)至光绪三十年(1904)所作古今体诗六百余首,按年编排。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新颖,包括当时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国内外的名胜古迹、怀人篇什和酬唱之作等,体现了“未有之物,未辟之境”的诗歌创作思想。
陈虬撰写的《治平通议(精)》据清光绪十九年瓯雅堂刊本影印,全书共八卷,含经世博议四卷,救时要议、东游条议、治平三议、蜇庐文略各一卷。本书撰写于中法战争之后,当时战争的失败震惊了国人,大批主张改革的知识
《水浒全图》,清光绪六至八年(1880—1882)粤东臧修堂刊,为晚清小说版画之珍品。绘画者一般认为是明初画家杜堇。《水浒全图》按小说中的人物一百零八位,一图二人,绘图五十四幅,人物描摹细致传神,线条挺劲秀畅,并点缀树石、云水、庭院,画面饱满,情景交融,引人入胜,地体现了杜堇白描人物画的风格特点。
许嘉璐主编的《石屋余渖石屋续渖(精)》为《马叙伦全集》的一册,收入两种著作,即《石屋余渖》和《石屋续渖》。两书为掌故类笔记,记载了马叙伦先生耳闻目睹的晚清民国掌故,颇具史料价值。两书收入民国丛书,后又有上海书店单行本。此次排印,根据上海书店单行本整理,并参校民国丛书本。
《殷虚书契考释/清末民初文献丛刊》是甲骨文研究专著,由罗振玉撰,是罗振玉考释甲骨文字重要的三部著作之一,据一九一五年永慕园刊本影印。前有沈曾植、柯勋忞题诗,罗振玉《序》,末有王国维《跋》。全书八篇:一都邑、二帝王、三人名、四地名、五文字、六卜辞、七礼制、八卜法。考释理路:由许书以溯金文,由金文以窥书契,穷其蕃变,渐得指归。
《玉台新咏》编纂的宗旨是“选录艳歌”,主要收男女闺情之作。从内容的广博而言,还收录了汉时童谣,晋代童谣等,比较重视民间文学,比如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首见此书。 《玉台新咏》所选诗篇可资补阙,意义重大,如曹植的《弃妇诗》,庾信的《七夕诗》,都不见于其集子,又如,班婕妤﹑鲍令晖﹑刘令娴等女作家的作品,也赖此书得以流传。 《玉台新咏》是继《昭明文选》之后,一部上继《诗经》《楚辞》下至南朝梁代的诗歌总集。
《三十二篆体金刚经》是佛教大乘般若类的重要经典。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分。集的三十二体分别是玉筯篆、奇字、大篆、小篆、上方大篆、坟书、穗书、倒薤篆、柳叶篆、芝英篆、转宿篆、垂露篆、垂云篆、碧落篆、龙爪篆、鸟迹书、雕虫篆、科斗书、鸟篆、鹄头书、麟书、鸾凤书、龟书、龙书、剪刀篆、缨络篆、悬针篆、飞白书、殳篆、金错书、刻符篆、钟鼎篆,每一体写《金刚经》一分,用楷书对照。在使用每一种篆体字前,都有一个简要说明。此经艺术性————大于科学性。此次出版,以明万历三十九年本为底本影印。
本书为容闳晚年英文撰写的一部自传体回忆录,书中回顾了容氏一生以 西学东渐 之志,寻 维新中国 之路,却屡遭曲折磨难的生命历程,饱含着他对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忧心瞩望。作者纵横四海,遭遇众多世界大事,对祖国的忠诚却始终不渝,加之其在西学东渐与维新自强的历史进程中 扮演着颇为重要的角色,触目所在,都是中国近代变革的丰富细节,本书堪称中国近代史上的名著。
《三十二篆体金刚经》是佛教大乘般若类的重要经典。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分。集的三十二体分别是玉筯篆、奇字、大篆、小篆、上方大篆、坟书、穗书、倒薤篆、柳叶篆、芝英篆、转宿篆、垂露篆、垂云篆、碧落篆、龙爪篆、鸟迹书、雕虫篆、科斗书、鸟篆、鹄头书、麟书、鸾凤书、龟书、龙书、剪刀篆、缨络篆、悬针篆、飞白书、殳篆、金错书、刻符篆、钟鼎篆,每一体写《金刚经》一分,用楷书对照。在使用每一种篆体字前,都有一个简要说明。此经艺术性————大于科学性。此次出版,以明万历三十九年本为底本影印。
《三十二篆体金刚经》是佛教大乘般若类的重要经典。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分。集的三十二体分别是玉筯篆、奇字、大篆、小篆、上方大篆、坟书、穗书、倒薤篆、柳叶篆、芝英篆、转宿篆、垂露篆、垂云篆、碧落篆、龙爪篆、鸟迹书、雕虫篆、科斗书、鸟篆、鹄头书、麟书、鸾凤书、龟书、龙书、剪刀篆、缨络篆、悬针篆、飞白书、殳篆、金错书、刻符篆、钟鼎篆,每一体写《金刚经》一分,用楷书对照。在使用每一种篆体字前,都有一个简要说明。此经艺术性————大于科学性。此次出版,以明万历三十九年本为底本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