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塑造了三百多个可敬、可爱、可怜、可憎、可恶的人物,既有形形色色的读书人,也有官僚、选家、僧道、才女、侠客 各色人等在小说中进出往返,连环套接,从而构成了一人一传、前人引出后人的连轴大戏。不仅传神刻画了明清时期知识分子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也精准摹绘了传统中国社会的世态人情,是现代人了解中国古代官场文化、士文化及社会风俗的活字典。 本版《儒林外史》以清嘉庆八年(1803)镌刻的卧闲草堂本为底本,完整收录五十六回全文;再由国学大师陈书良先生亲自主持的若水古社进行专业考校,并对各类官职典章、科举制度等知识点做精准注释,形质兼美,可读宜藏。
《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少有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其内容主要记载了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共36篇1130则,主要记载了东汉末年至刘宋初年近三百年间的人物故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学、思想、习俗、民生等各个方面。它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生活和社会风貌的同时,更显现出来其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所具备的很高价值。《世说新语》自问世以来,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以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通过阅读《世说新语》,不仅可以领略魏晋名士的风范,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也可以学习书中人物的洒脱、高洁、谦逊、正直等品质,培养自己的独立人格。
六韬 ,即六种秘密的谋略,主要讨论治国兴邦、指挥战争的种种方略,全书分为分文、武、龙、虎、豹、犬六卷共六十篇,文韬、武韬两卷主要论述战略问题,龙韬一卷论及将帅,虎、豹、犬三卷则是各种条件下的具体作战方法。 《三略》主要阐述政治方略,兼顾战术战略,分上、中、下三篇,思想杂糅兵、儒、道各家,侧重从政治和军事之间的关联展开论述。 此次将《六韬》、《三略》合为一册,一方面因为历史上有两书 同源 的说法,另一方面两章内容有内在联结,相得益彰,更方便读者理解。
蒙学 蒙学是我国传统幼儿启蒙教育的统称。古代儿童四五岁开始进入私塾,诵读 三字经 、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 等蒙学经典,学习这些经典,不仅能够培养儿童认字和书写的能力,还能让其懂得做人的道理,为进入大学阶段打下基础。历史上的蒙学经典,可以说包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有着极为宝贵的价值。 经学 经是指儒家经典,具体而言是儒家的 十三经及其注疏。在古代社会,儒家享有*文化地位,以儒家为 经 ,理所当然。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 四库全书 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百二十七卷。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史学 史就是指史书类著作,包括官方的二十四史、通鉴、纪年史等,总计十三类,包括地理、谱系、起居注、时令、目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