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社推出的这套《国学经典典藏版》,是继我社国学经典百部丛书后的又一力作,所选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例上以原文、注释、白话解读的形式对经典著作进行明白晓畅的注解,以全本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引领读者跨越文言文的隔阂,真正亲近经典、领悟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愉快的阅读之旅中获得通透畅达的人生智慧,对于做人做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套书采用国际流行的16开异形本,版式疏朗大方,装帧印刷精美,便于携带和阅读。 郁离子 是刘伯温的托称,刘基写作《郁离子》的时候,是在他47~50岁,经历了元朝官场上的四起四落,正值其人生的低谷,使得他郁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负,后来被夺去兵权,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发愤而著《郁离子》。原书共18章,188则短文。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内容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意义,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周易》《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汉书》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商君书》所谈及的治国原则、策略与方法,与现代管理亦有相通之处。虽然主要着墨于国家事务,面向的读者对象却不限于帝王。书中涉及的政府立法、行政等,对于执法官员也是适用的,可厘清管治的内涵,以实现有效管理。阅读《商君书》既可了解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也是一部*早的探究生命规律、摄生和诊疗原则的综合性典籍。该书大致成书于春秋至东汉时期,分为《灵枢》《素问》两部分,以黄帝、岐伯、雷公等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人体生命医学规律,提出 不治已病治未病 的理念。本次出版,作者依据中医学学科特色,结合现代科学方法和养生理念,尝试将《黄帝内经》的思想分为八大类,形成天人合一、自然养生、体制分类、运气学说、藏象理论、经络针灸、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八编。全书以编、章的形式展开。每编开头都有一段总括性的文字,以概括该编的主要思想。每章先以导读解释内容大意,再精选原文,接着加以译文,后对原文生难字词加以注释。
罗家祥主编的《华中国学(2016年春之卷总第6卷)/国学研究丛书》是华中科技大学国学研究院主持编辑的大型学术集刊,内容包括政治史、学术史、思想史、哲学史、社会史、古文字学及古典文学等国学研究的各个分支,涵盖了历史学、文学、哲学、语言学等四个学科,集中展现了海内外国学研究的部分 学术成果。所选文章多立足学术前沿,注重新材料的发掘和新方法的运用,展现新视角、发明新观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国学研究领域的 水平。 本书主要面向科学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也适用于广大文史爱好者。
Array
本辑《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为 学术史与方法论 专号。编纂工作始于201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举办的 明清契约文书国际暑期学校 ,期间师生意识到目前的地方文献整理虽方兴未艾,但各地做法不一,亟需对过去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故本专号选了以下四类文章:(1)三篇概述20世纪上半叶中央衙门档案整理方法的文章和两篇分别代表60年代与80年代档案整理方针的文章;(2)在地方档案文献收集、整理方面具有开创性的文章;(3)以若干典范性整理工作为基础,带有理论性、反思性或总结性的论文;(4)近年对地方档案文献整理方法的学术回顾文章与揭示未来整理工作可能方向的展望性文章。希望借此引起学界同仁的兴趣,超YUE具体区域,在方法论层面思考地方档案整理的共性问题。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为文化思想编,撷取了庞朴先生八十年代较有影响的文章、讲演、采访稿等三十六篇。从这些文章中不难看出,在那个改革开放兴起的历史时期,作为有识之士的知识分子代表,庞朴先生为振兴中华,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席卷全国的文化热的蓬勃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手作用。下为学术研究编,这是庞朴学术思想的鼎盛时期,文章的思辨深邃而有力,视野宽广而独到。他的儒家思想研究,开中国大陆学界一代风气之先河。他的辩证法思想,在他的史学、哲学、简帛学、乃至天文历法的研究中一气贯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本书内容包括:“京剧四郎探母的音乐与表演浅析”“谈京剧四郎探母的服饰造型艺术”“京剧四郎探母的人文内涵”“杨家将和杨家将梆子戏”等。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十六辑》为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师生,以及其他高校或研究机构研究文献学、古代文学、海外汉学等方向研究者的论文集。 按文章内容可分为经学文献研究、史学文献研究、版本学、海外汉学等几大部分。本十六期经学文献部分包含对台湾周易诠释学的探讨,论语中“仁”的理学探讨;史学部分则包括日本《史记》学研究,史部谱录类文献研究,年谱目录编纂研究等;版本学部分则有对于许衡著作两种珍稀版本的研究,《全宋诗》辑佚现状的研究,刘子翚、王炎、陈音、胡宏等人文集编刻流传的研究;海外汉学部分则是琉球国学习中国语课本的研究。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的语录、论学书信简集,为明代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卷上为其门人徐爱、陆澄、薛侃所录的王阳明之论学谈话,阐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等观点,强调圣人之学的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卷中为八篇论学书信,除回答哲学问难,还论述了阳明心学的根本内容、意见、宗旨,并有对于教育思想的阐发;卷下为陈九川等人所录的《遗言录》,主要谈论致良知的修养功夫,并提出四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