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的二十余篇文章,分为“知识与信念”“自由与责任”“学术与政治”“民族与世界”四个篇章,杨不风在其中研读经典、剖析大众文化、观察现实社会:从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海德格尔到《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他思考问题深刻但拒绝枯燥,关注流行文化但拒绝肤浅;他讨论公共议题,不惧争议,聊难民危机与种族主义的复兴;更从书书斋走向街头,踏遍德国小城的书店、亲历德国学生运动,将私人的丰富体验带到象牙塔中的思索。透过这些文字,我们或可一窥多元社会中的现代人共同面对的价值困境,并于其中为自身经历的困惑寻找解答。
中国通比尔·波特此次旅程由香港出发,途经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很后到达浙江,直线距离超过三千公里,囊括了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心脏地区。在书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思索,探访了上述地区的人文遗迹
本书收录了费孝通先生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十余年间的原创文化论著共计51篇。这个时期也是费孝通先生最终形成并完善“文化自觉”理论的时期,是作者毕生从事文化思考和研究的升华与结晶。本书汇集了费老一生研究文化特别是文化自觉问题的主要论著,有助于费老学术思想特别是文化自觉理论的研究与传播,让读者充分了解这一理论的精髓。对党提出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也有很深刻的指导和启迪作用。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编者几乎很难找到一个普适性的定义对它进行诠释,它可以是苏轼笔下“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的朵颐欢食,也可以是黄莘田词里“画罗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簇蝶裙”的华服丽裳;可以是白居易诗中“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的揽胜行游,也可以是诗人贾岛“空巢霜叶落,疏牖水萤穿”的独坐冥思…… 《文化发展的多维视野》是关于研究此的文集。
《妖怪大全》共收录764种妖怪、112种神明,讲述了19个在日本流传的与阴间有关的传说。水木茂笔下的妖怪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他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古代绘画作品之后,结合自己的想法创造出来的。从妖怪到神明,水木茂汇集日本各地传说、民俗和神话,配以奇幻又富有创意的插图,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亦真亦幻的妖怪世界。
由姚明今著的《文化批判理论的历史性建构(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理论的谱系性研究)》梳理了法兰克福学派之于现代学术的意义与价值。虽然从组织上来讲,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无疑是这个学派的主要支柱,但本书的研究却从本雅明开始,本雅明理论中的神秘主义气息在某种程度上中和了法兰克福学派理论中理想与浪漫的色彩,这一点也使法兰克福学派与现代流行的历史性反思相互融合。从这种融合中衍生出的启蒙及大众化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将会知名品牌现代社会各种研究的基本发展路径,抑或仅仅是以现代各种问题的前视域而存在。
本书精心选取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包括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既可以看做资深建筑学家的学术文章,也可以当成著名散文家有关建筑的优美篇章。书中亦附有专业图表,图文并茂,入之深而出之浅,既可作为建筑研究者的参考书,亦可成为普通读者的建筑学入门读物。
研究立足我国文化发展实际,围绕文化领域中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监管、文化对外贸易、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七大重点领域,对十八大以来文化领域的政策法规和国外经验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完善我国文化政策法规提供有益建议。主要观点如下:1.深刻认识到文化领域法律体系不健全的现状急需改变2.弘扬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3. 加快推动文化立法,使文化领域法律体系全面建立4.保障文化产业成为我国支柱产业,增强国家软实力5.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完善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配套的保障体系
《老读三国》是李庆西近年来对于中国古典小说的阅读心得,集中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儒林外史》上。这些文章有的发在《读书》,有的发在《书城》,都是行云流水、清新可读的文字。其方法是从古典小说某一人物或事件入手,比照多个历史版本,读出其中的缝隙,也读出其中微妙的地方。如果将历史理解为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那么经典的古典演义小说,无疑在叙史和深入人心的意义上,更甚于正统史书。《老读三国》可以视为用现代人的眼光,结合史书、小说等材料,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解读。
《妖怪大全》共收录764种妖怪、112种神明,讲述了19个在日本流传的与阴间有关的传说。水木茂笔下的妖怪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他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古代绘画作品之后,结合自己的想法创造出来的。从妖怪到神明,水木茂汇集日本各地传说、民俗和神话,配以奇幻又富有创意的插图,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亦真亦幻的妖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