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肇始于复旦通识教育中心 给新生的堂通识课 讲座。七位复旦大学的作者从各自学科的一个 小 问题出发,展示学科本身的问题意识、展现学术探讨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哲学、史学、文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生态学,七个不同的学科,七种认识自我和探索世界的视角和方式,在拓展学科视野的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叩开问学求真之路、收获大学精神的丰沛涵养,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文学素养、历史视野、人际处理能力等,给学生的成长提供启迪。
社会精英有政治精英、企业精英、知识精英三大类型,大学老师是知识精英的重要组成。本书中,作者以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研究型大学从教40年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讲述从青椒和教授到资深教授的发展台阶,漫谈大学教授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乐趣。本书可以给现任和潜在的大学老师以及对教授生活有兴趣的读者提供参考和消遣。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表现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几个方面,而本书(1)选定思想道德素质及社交礼仪作为开篇*章,鼓励大学生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从而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等;(2)介绍专业的法律法规基础知识,让学生从法律的思维角度去理解法治与人文思想,*后上升到道德的民主法治,让学生理解道法结合;(3)介绍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培养当代大学生能力自信,学会人机交往中的表达和沟通;(4)介绍大学生身心健康,让大学生能够主动去协调的人际关系,了解自己悦纳自己;(5)介绍就业指导以及创新创业,鼓励学生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依法行事、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为人师表
明末清初,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住持隐元禅师率众东渡日本,不仅传播佛学经义,还带去了思想、教育、建筑、雕刻、语言、音乐、书法、绘画、篆刻、茶道、饮食、医药等中华文化和先进科学,日本称之为 黄檗文化 ,对江户时期的日本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直至今日。本书按一滴草、两黄檗、三籁集、四福寺、白鼠歌、千字文、独立信札、宾主联璧、黄檗三笔、山堂清话、隐元茶诗、朴老题咏等专题介绍黄檗源流风采黄檗文化的形成,探讨和研究黄檗文化,对促进福建与 海上丝绸之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间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有着重要意义。本书已根据福建省民宗厅的审读意见进行了修改。
中国文化概览(英汉对照)从历史、政治、民族、教育、饮食、服饰、民俗、武术、雕刻、音乐、建筑等26个类别选取素材,用英语介绍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内容精炼而丰富,材料翔实而不失趣味。每篇英语文章都配有对应中文译文和词库,并在书后附有文化词汇表、历史名人表、大事年简表等附录,以供英语学习者、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人士、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国外人士以及在外交领域工作的有识之士等使用。
*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而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传播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文化传播学》正是在以上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文化传播学导论、文化传播的符号与意义、文化传播的模式、文化传播的主要类型、文化传播效果研究、文化传播的受众研究、文化传播调查研究以及跨文化传播。每章附有内容摘要、知识或案例链接、参考书目、关键词、思考题等,便于读者的巩固与提高。本书除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材外,还可作为相关专业的自学考试和研究生考试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