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是当代知名作家李碧华的代表作合集,收录了《潮州巷》《钥匙》《寻找蛋挞》《猫柳春眠水子地藏》《饺子》5部中短篇小说。《饺子》这一小说集讲述发生在现代都市中的一系列惊情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文字妖媚冷艳、诡异森冷,与情节相得益彰。《饺子》独到深刻地透视了当代都市男女的情爱得失,以及隐藏在霓虹灯下的欲念与疯狂,读来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 故事梗概: 菁菁当新娘子时,许过三个愿望: “我希望我的男人永远爱我!” “我希望永远都开心!” “我希望——永远青春美丽!” 中年失意的她听到一个有关饺子的不老传说。屋邨有一家私房菜馆子,那里有全世界顶贵的饺子,馅料是不传之秘。 头一次吃,恶心呕吐。第二次吃,满嘴甜汁。第三次第四次,慢慢咀嚼,半天也舍不得吞下,像不愿醒的梦。
端午节是中国人一个重要的节日,在这 ,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绘本中的图画妙趣横生,五色的彩船、欢呼的人群、咚咚的鼓声,生动再现了赛龙舟热闹又紧张刺激的画面,获胜队伍的奖励——粽子热气腾腾充满了人间烟火味道。第二年赛龙舟。 的“妙计”和小星星的“诚实”,则反映了中国人民智慧而高洁的品格,历经千年传承,深深印刻在我们的骨子里,闪闪发光。
本书是一部记录桂林地区各民族节日习俗、展现地方风土人情的作品,主要展现汉、壮、瑶、苗、侗、回等世居民族,在桂林这片土地上保留的传统民俗和民族文化,既包括桂林各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也有各民族的特色民俗节日。两位作者均为地方民族民俗研究者,他们立足一线采风,以小短文的形式,生动、细致描述了各民族节日里的民俗活动细节、乡土村庄朴实的生活情景以及传达出的民间文化内涵。同时,还收集有一定数量的民谣、山歌、谚语,展示出逐渐消逝的村庄和传统记忆,以及人们生活和家族观念的变迁。
《春节简史》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证,指出春节源头所在,为我们勾勒春节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脉络,介绍春节期间的各地人民的种种习俗、仪式、活动、物品等等。通过本书,我们会知道春节不单单是除夕夜阖家团聚和大年初一的拜年活动,而是从冬至 、腊八、祭灶、除夕、直到破五、人日、元宵节的整个庆祝过程,期间的每一个节点都关联着中国人2000年来的文化传承与情感寄托。
《中国民族节日风俗故事画库》是由十位中国大画家和五位知名儿童文学作家联手打造的原创儿童图画书系。它对中国十个民族的节日来源、节日故事、节日风情习俗进行艺术的描绘,讲述十个或勇敢风趣或传奇美妙或瑰丽离奇的民俗故事:汉族诗人屈原听闻楚国覆灭的消息后悲痛沉江;傣族姑娘巧施智慧,击败了凶残暴虐的魔王;土家族英雄覃垕揭竿而起,与强权抗争;还有美貌的姑娘年息与满族小伙唐阿里忠贞不渝的爱情……这些流淌于故事中的朴素的情感、勤劳的智慧、纯真的民心和深邃的人文气息,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之一,巩固了中国人的同源意识,展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长久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孩子隽永深长的启示和感悟,滋润心灵成长,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本书整理汇集了《国学概论》、《经子解题》、《理学纲要》、《中国文化史》、《历史研究法》、《史学与史籍》和《中国史籍读法》等著作,堪称一部全面完整的国学巨著。作者观点 ,论述严谨,考证精详,旨在给读者带来 深刻、纯粹的阅读体验,实为不可多得的国学入门佳作。 篇 国学概论何谓国学中国学术之分期先秦诸子之渊源一 ——古代之宗教哲学先秦诸子之渊源二 ——王官之学先秦诸子之学秦汉时代学术之新趋势魏晋玄学佛学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中国近代之思想家第二篇 经子解题自序论读经之法一、诗二、书三、附论《逸周书》四、仪礼礼记大戴礼记周礼五、易六、春秋七、论语孟子孝经尔雅论读子之法一、老子二、庄子三、列子四、荀子五、晏子春秋六、墨子七、公孙龙子八、管子九、韩非子十、商君书十一、尹文子十二、慎子十三、邓析子十四
本书系辽金元三个朝代的民俗文化研究专著,尽管这三个朝代均由少数民族建立,但其民俗是在汉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书中,作者通过丰富的资料,对三朝的饮食服饰、居室行旅、婚姻家庭、时令娱乐、社会交往以及宗教信仰作了详细的介绍,为读者展示了辽金元时期的异样的民俗风貌。
《中国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与节日》全面介绍了中国节气与节日的相关知识。对每一个节气和重要的传统节日,结合史料记载与民间传说,详细梳理了它们的历史背景、民俗习惯、文化渊源等。全书内容全面详实,文风通俗易懂,配以雅致插图与古诗词,是一本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文化读物。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汇集了古人对和结晶,了解二十四节气知识,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服务百姓生活无疑有着重要意义。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准确说出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能深入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作者用自己的的方式来解读二十四节气,兼顾美感的同时,雅俗共赏,通俗易懂,连小孩子都能很准确的理解和觉得好玩有趣,如果使读者看了内心会有一丝丝触动,我们将会无比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