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著名古典学学者保罗 赫尔曼以其博大宏深的研究,采撷冰岛、挪威、瑞典的民间传说习俗,深入探讨《诗体埃达》、《伊林格传奇》、冰岛的《史前传说》等传统文献,加上考古学和字源学的佐证与推敲,构筑成一部翔实完备的北欧神话总论。 斯堪的纳维亚传奇里的诸神一一跃然纸上:阿萨神族、女武神、沃坦和奥丁、弗蕾亚和弗丽嘉、天空之神提乌斯和提尔、巴德尔、索尔和洛基。北欧神话属于泛灵论信仰,除了诸神之外,大自然森罗万象当中也莫不充满神灵:山川水泽里的精灵、妖精、侏儒、巨人。北欧民族也盛行祖先崇拜以及灵魂不灭的信仰,于是也有种种守护神和家神、亡魂和梦魔的传说。关于他们的种种民间传说和故事,是童话、戏剧、奇幻文学、歌剧源泉不竭的灵感原型。
罗马的大多数皇帝建造了属于自己的宫殿,其奢靡与华丽可同世间任何宫殿媲美。古代城市复原领域巨擘让-克劳德 戈尔万重现了这些面积和奢华程度都令人瞠目的皇帝住所,让读者可以走进皇帝的私人房间,漫步在他们的花园,参与他们的休闲活动。巴黎南泰尔大学拉丁与古代文化名誉教授卡特琳 萨勒的精彩解读,将进一步展示古罗马统治者的精神迷宫,剖析古罗马帝王居所如何成为权力几何学的具象载体。尼禄的镀金穹顶于幻想中开始旋转,卡里古拉的船宫在纸面上又一次航行,历史角落中的奢靡狂欢、权力焦虑与审美野心于砖石中苏醒 本书既是建筑考古学的盛宴,亦是解码古罗马权力基因的密钥,让沉睡两千年的权力空间重新呼吸。
身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的德里克 塞耶,在本书中既细数布拉格风云变幻的昨日,也详述布拉格精彩纷呈的今天。被誉为 欧洲美首都 的布拉格,拥有伏尔塔瓦河畔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其壮观的建筑群亦多彩多姿,从罗马式圆形大厅到哥特式塔楼,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到巴洛克式大教堂,从新艺术风格的咖啡馆到立体主义风格的公寓楼 可谓包罗万象。位于欧洲十字路口的布拉格是各方思潮、各国文化交汇碰撞之地,距今已有千年。塞耶通过回顾欧洲史的错综过往,呈现给读者一幅布拉格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寻幽入微,言有尽而意无穷。
当我们阅读历史书籍,闭上眼睛想象古代人的生活时,蕞大的困难和蕞容易出现的错误不是古代人的活动本身,而是他们活动的场所。失去场所的活动很快便脱离了我们想象的控制,背景的缺失让一qie陷入失序,美妙和谐的图景转化成或滑稽或丑陋又失去连贯性的碎片。而古代城市复原图的重要作用便是:让我们回到现场,用想象力带着肉体,亲身体验历史。 毫无疑问,古代城市复原图的绘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本书作者让-克劳德 戈尔万及其团队用丰厚的考古学、建筑学知识,以及他出色的绘画天赋达成了目标。他用细腻的水彩画直接呈现了古地中海文明,从公元前2500年直到公元5世纪,时间横跨3000年。130幅复原图配以文字,精心介绍了87个地区与城市,将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一网打尽,其中不仅铕被各类史书反复提及的重要城镇,
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道德败坏、刚愎自用,为何神话故事还可以广为传诵?手无一兵一卒的教皇格利哥里七世为何能让手握重兵的皇帝亨利四世站在冰天雪地里悔罪?为了信仰的自由,马丁 路德竟敢公开向权倾天下的罗马教皇挑战,他所开启的宗教改革运动在客观上对欧洲社会的现代转型到底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被世界很多国家视为 奇技淫巧 的科学发明,为何初独在西方发扬光大?宣称要消灭私有制的乌托邦理论如此不切实际,为何还能赢得那么多的支持者?一个囿于自身文化传统、对西方文化缺乏深入了解的人,肯定会对上述问题感到迷惑不解。或许,他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解释这些问题的答案。 本书是一部视域广阔、别开生面的西方文化综论。书中将超越现实、追求彼岸的 超越的浪漫精神 作为西方文化的本质精神特征,将宗教殉道意识、世俗英雄主义、
一位资深出版人,也是一位狂热的爱书人,二十年来探访世界*美二十一家独立书店,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用生命践行理想的书店人于历史和现实中鲜为人知的坚守故事。被跨国企业觊觎空间的的荷兰老教堂书店,被誉为英语世界文学青年的庇护所和乌托邦的法国莎士比亚书店,被 BBC 评为 世界十大*美书店 的中国先锋书店,专为妇女和儿童服务的日本蜡笔屋 二十一家独立书店无一不是美好时代的精神写照,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推动我们奋力前行,协助我们找寻心中完整的理想世界。期待一个个独立书店的朴实的经营故事,唤起当下读者对智识的思考,这也是独立书店存在于世的价值和意义。
本书是一次对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文化领袖歌德、施莱格尔、荷尔德林等七人翻译活动的 考古式 梳理:德语标准共同语的形式建立在录得翻译拉丁文及希腊文《圣经》的基础上,经由浪漫派作家及其共同时代的赫尔德、洪堡等人对拉丁文、法文经典的译介而逐渐成型。德意志文学中z伟大的作家们是这场翻译运动的主将,他们z优秀的作品也伴随着这场运动诞生。 作者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翻译别国作品对于一个民族的自身文化建构何其重要。外文典籍的译介非但没有成为压制现代德语原创作品的绊脚石,相反,恰恰是翻译过程本身极大丰富了现代德语的表达法和民族气质。歌德在此时提出著名的 世界文学 概念,正是看中了作为译入语的 他者 对母语创造力的 构建 和 重塑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复杂化的今天,重现这个人类文化交流史中的重要现
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 《探索法国》的作者格雷厄姆 罗布为你揭开 光之城 巴黎的秘密。 这是你前所未知的巴黎。罗布精心提炼了自法国大革命至今发生在巴黎的真实事件,以一则则比小说更离奇的故事,带你走近一个个对巴黎的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人物,他们或者伟大,或者不太知名,或者已干脆被人遗忘。有王公贵族,有诗人摄影师、有城市规划师、歌剧《波希米亚人》中 咪咪 的原型、作家、将军等,皆在罗布的笔下一一登台。书中的场景丰富多样,既有巴黎的采石场、地下墓穴、各式宏伟的古建筑,也有环城而设、让人惊骇不已的郊区地带。这部带着强大力量和丰沛情感的《巴黎》描绘了巴黎别样的历史,定能令每一位读者心生向往、心存共鸣。
古典文明的古典性在哪里?在这部极为大胆的学术著作中,马丁 贝尔纳挑战了我们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的全部基础。他认为,古典文明的深厚根源在于亚非语文化;但自18世纪以来,主要由于种族主义的原因,这些亚非语影响被系统地忽视、否认或压制了。 流行的观点是,希腊文明是来自北方、充满活力的说印欧语的族群或雅利安人征服高度发展但势力薄弱的土著居民的结果。但贝尔纳论证,古典时期的希腊人根本不知道这一 雅利安模式 。他们并不认为他们的政治制度、科学、哲学或宗教是原创的,而认为它们源自东方,尤其是埃及。 《黑色雅典娜》卷一集中讨论了1785 1850年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和种族主义对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做出反应,北欧文明向其他大陆的拓展得到巩固。贝尔纳在广泛的研究领域和学科范围中――戏剧、诗歌、神话、
从 1871年德国统一至1933年魏玛共和国结束,可以视为有 两个德国 ,一是高速发展、科技进步的工业德国,另一个是思想文化领域日趋崇尚褊狭民族主义的容克德国。其间涌现了一大批天才的思想家和社会学家,如维特根斯坦、荣格、斯宾格勒、聚贝尔、特赖奇克、狄尔泰、齐美尔、滕尼森、桑巴特、马克斯 韦伯等。他们从不同角度,努力为德国的发展提供各种方案。但他们未能完成自己的真正使命,终陷入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泥潭,承受更为痛苦的精神和心灵折磨。
《西方的没落(上下)》是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重要的著作,全书分为两卷, 卷出版于1918年,第二卷出版于1922年。虽然此书引起了读者和学术界的激烈争论,但依然没有影响它在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欢迎。它激烈的言辞、精辟的理论和独特的方法,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一直是一般公众或有关学者争论的热点。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知识界在开始表现出来的态度是拒 的,显然充满了疑虑和保守的心态,这使《西方的没落》在中国书界一波 :该书长时期里没有一部完整的中译本问世。 在《西方的没落》中,斯宾格勒以生物生长过程的观念进行历史研究,把世界历史分成八个 发展的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古典文化(希腊罗马文化)、伊斯兰文化、墨西哥文化和西方文化,细致考察其各个时期的不同现象,揭示其共同具有的产
在1400年的历史长河中,都柏林经历了伟大,甚至可以说是令人吃惊的变化。在世界和欧洲范围内,有许多城市在彼此竞争,但却几乎没有一座成为欧洲首都。大卫 迪克森在这本书中,为我们讲述了在此过程中,都柏林以及都柏林人的形成过程与特征。都柏林在爱尔兰历史以及爱尔兰想象中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当以编年的方式记录这座城市的广阔与多变,其实是在讲述爱尔兰岛的故事。大卫 狄克森以爱尔兰历史的权威人士身份为我们带来了生动的都柏林 从它中古时期一路演进至新古典时期的十八个世纪。它不断地在被来到这座城市中的人所塑造,也在不断地影响着这些人。这是一本资料详实且非常独特的书,为我们带来一座首都的形成史。
古典文明的古典性在哪里?在这部极为大胆的学术著作中,马丁 贝尔纳挑战了我们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的全部基础。他认为,古典文明的深厚根源在于亚非语文化;但自18世纪以来,主要由于种族主义的原因,这些亚非语影响被系统地忽视、否认或压制了。 流行的观点是,希腊文明是来自北方、充满活力的说印欧语的族群或雅利安人征服高度发展但势力薄弱的土著居民的结果。但贝尔纳论证,古典时期的希腊人根本不知道这一 雅利安模式 。他们并不认为他们的政治制度、科学、哲学或宗教是原创的,而认为它们源自东方,尤其是埃及。 《黑色雅典娜》卷二的研究对象是希腊文明起源的两种历史模式,这两种模式针锋相对。这一卷既上溯了埃及与黎凡特在青铜时代(公元前3400年 公元前1100年)接触交流的考古和文献证据,也包括埃及与爱琴海地区在该时代接触
城市纹章具有独特的欧洲文化特征,是可识别的符号图像艺术,作为装饰图形被广泛运用于艺术领域和建筑领域。城市纹章融合在具体的公共建筑及公共设施的装饰中,反映了欧洲城市化的历史演变留存的轨迹,反映了欧洲城市化的进程,也演绎了欧洲艺术、民族分合的历史和政治的风云变化。纹章学也被称为 历史手册 ,城市纹章可以理解为解读欧洲城市史的密码。 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欧洲多个城市的城市纹章的来源、寓意和发展,讲述欧洲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等。系统地阐释了欧洲城市纹章这一独特文化现象。
从弗朗索瓦一世、路易十四、波拿巴到拿破仑三世,本书以丰富的图片和饶有兴味的文字邀请读者从一个崭新的角度重新发现法兰西宫廷的香艳时刻:当国王进餐时。 15至18世纪的法国饮食文化随着时代和统治者的变迁而发展,外交出访、随扈们的远行、王室通婚、贸易交流的日益频繁、旅行者的到来都为饮食传统注入了多元色彩。 本书探寻法国美食的源头,食谱、餐具、出席着装、餐桌礼仪、国王喜好,王室宫廷的一饭一食都为今天的法餐盛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味觉源自一种感受,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且不断精细化。法兰西的皇家餐桌成为 法国菜 的源头,使得法国成为美食的国度。
从2011年开始,知名摄影师吉村和敏决定夏季和秋季长居意大利,以每天走一个村庄为目标,放慢步调,追寻 意大利绝景村庄 。在游遍中部和南部的村庄后,又走遍了西西里岛和撒丁岛的各个角落。就这样,在四年后的2014年6月,吉村先生终于成功游遍了234座村庄。? 每座村庄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村民们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将自然和社会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壮丽风景,都深深打动着吉村先生。这五年漫长的旅行,其成果凝聚成了本书。当吉村先生穿过村庄大门,进入村子,在石板小路上漫步时,他试着将所见所闻所感,像公路电影一样,展现在大家面前。
何谓 美好的事物 ?何谓 高贵的美德 ?人类文明自诞生之初,从未停下自我探寻的脚步,东西方皆如是。对于近现代西方人来说,古希腊是深深影响后世的文化典范,更是令人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之一。希腊古典文明,古老而璀璨,理性又浪漫,而围绕它的想象、哲思、溢美、甚至误解,早已超越时空。 《希腊思想与文化》一书将古希腊波澜壮阔的两千年文明画卷徐徐展开,带我们从神话与历史暧昧交织的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孕育伟大史诗的荷马时代、城邦文明初兴的古风时代、光芒灿烂的古典时期,一路走到人类历史上文化大碰撞的希腊化时代。 本书脱胎于复旦大学吴晓群教授深受好评的同名著作,之前已再版三次,此次修订版除了对内容的增删和修补外,增加了百余幅精美插图,结合希腊经典诗歌、史著、戏剧及演说词等一手文献,以古希腊人之眼与口,
在德国历史中,神话总是与政治密切相关,如 红胡子 弗里德里希大帝会再度降临的传说、民族史诗《尼伯龙人之歌》、浮士德与魔鬼订约的故事、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轶事 由它们所衍生的神话在各个时期被用来解释不同的现实。 二战 之后,分裂的德国对于政治神话的解读又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本书采用宏大的历史分析方法,论述了德国近代以来的政治神话,尤其注重考察它的嬗变过程,它如何塑造德国人的民族个性,德国人独具怎样的力量以激励行动,德国的政治悲剧如何与神话联系在一起。本书不仅涉及德国人的历史和心态,还是一部关于现代政治的极富启发性的著作,见解独到,译笔流畅,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
本书以 存在 、 异在 和 他者 三个关键词为入口,切入列维纳斯的哲学体系,尤其是其文论思想。并以这三个关键词为线索,梳理列维纳斯在三个不同的面向上与法国当代文论的代表人物布朗肖、德里达、福柯、罗兰 巴特、利奥塔、朗西埃等人的复杂关联。近年来,国内的列维纳斯研究正渐入佳境,但对于其文论和诗学的研究,还亟待拓展。与此同时,对于法国当代文论的系统性研究还不多见,本书试图以列维纳斯为核心,揭示其在法国当代文论发展脉络中隐秘而重要的位置,并以 存在 、 异在 和 他者 为抓手,来呈现法国当代文论的发展流变及其内部张力。
《希腊神话的完整世界:神的传说,人的生活》根据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史料,吸收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沿着希腊神话中的起源故事、家族传奇、景观以及后世的重述等线索,重新整理并讲述了 代表性的一些神话故事,亦对希腊神话世界做了全景式的介绍。300 余幅丰富多样的插图,展现了与神话相关的遗址、瓶画、雕塑、宝石、钱币等。此外,本书还配有详细的诸神与英雄谱系图和特别绘制的地图,有助于了解这些位于西方文明中心的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