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50-100元
  • 3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爱上北京博物馆
    •   ( 5 条评论 )
    • 丁海秀 主编 /2024-04-01/ 北京出版社
    • 《爱上北京博物馆》创作于北京打造 博物馆之城 的大背景下,本书以独特的视角精选30余家北京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博物馆推荐给读者,不仅以优美的文笔、近千张精美的图片将博物馆的概况、建筑特色(个人生平)、常设(专题)展览 文物精华呈现出来,还以二维码的形式插入更多文物鉴赏图片、音视频,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 大美 北京博物馆。读者既能沉浸式感受博物馆文物的艺术之光,还能直观地了解北京的文化脉络和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其大气美观的版式、别样新颖的模块设置平添了沉浸式阅读体验。

    • ¥74 ¥148 折扣:5折
    • 茶的社会史:茶叶与商贸、文化和社会的融合
    •   ( 267 条评论 )
    • 简.佩蒂格鲁 布鲁斯.理查森 /2022-04-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近4个世纪以来,茶在英美社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17世纪中期Z早进入伦敦以来,茶是一种舶来品,价格高昂,只有少数幸运者才能享用。随着喝茶的习俗逐渐融入伦敦和费城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国际贸易商迅速跟上由此带来的对糖、家具、银器、瓷器和织物的需求,以装饰大西洋两岸的客厅。19世纪20年代,茶室热潮蔓延到美国。但袋泡茶和机械化几乎耗尽了茶的浪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茶饮在欧美市场失去了吸引力。21世纪初,茶叶卷土重来。现在,随着茶吧、茶馆和茶室在英国和美国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这种世界上Z受欢迎的饮料正在迎来当之无愧的复兴。

    • ¥57.6 ¥128 折扣:4.5折
    • 云南文化史丛书·古滇文化史
    •   ( 487 条评论 )
    • 蒋志龙 樊海涛 /2019-02-28/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古滇时期,大体相当于云南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始于公元前 12 世纪,止于公元 226 年(诸葛亮征南中时期),上接新石器时代,下连爨文化时期。这是云南古代史上本土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的一个时期。古滇文化是中国西南地区发展程度*、影响范围*广、*有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古滇文化史也是组成完整云南文化史体系的重要一环。

    • ¥64 ¥128 折扣:5折
    • 儒脉:中国儒家学派史
    •   ( 307 条评论 )
    • 韦力 /2023-05-16/ 现代出版社
    • 在中华文明赓续传承中,儒学思想深深地渗透在中国几千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中,在塑造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书从梳理儒学学派发展脉络切入,纵观解读了近3000年中国儒学发展流变。以时代为经,以儒家各学派重要人物为纬,从儒学的开创为始,简述儒家的核心概念,继而讲述其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嬗变的各个阶段,并对不同阶段儒家派别的起源、继承和影响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通过本书,广大读者不仅可以对儒家及儒家学派史有系统而清晰的了解,而且能更好地看懂到中国历史、政治和文化演进的底层逻辑。

    • ¥64 ¥128 折扣:5折
    • 共塑 : 西方文化精神的演变
    •   ( 43 条评论 )
    • /2023-10-01/ 民主与建设
    • 从“头上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从节庆礼仪到家庭伦理观念,在西方文化的演变中,始终萦绕着一对基本矛盾:理性与信仰的张力。 本书作者将思想的演进置于具体的历史情境中,从历史视野论述 教信仰与希伯来文化、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的复杂联系,描绘 教文明的诞生;追溯 教信仰在中世纪的发展,叙说文艺复兴和 改革开启的西方文化现代转型;从哲学角度论述欧洲启蒙运动,展示新兴的理性精神如何突破信仰的藩篱,开启英、法、德等国的现代历史进程。由此揭示西方文化的精神内核,带我们走进理性与信仰共同塑造的现代西方世界。

    • ¥71.4 ¥142 折扣:5折
    • 云南文化史丛书·近代云南文化史
    •   ( 329 条评论 )
    • 吴宝璋 著 /2020-04-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对云南近代文化史的论述起于 1840 年,终于 1949年,又分为两个时期:晚清(1840 1911),民国(1912 1949),以 三迤文化的星光 滇云文化的辉煌 概之。将晚清民国时期云南的社会文化、教育文化、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学术文化等诸多部分囊括其中,对我国云南在近代风云变幻的历史背景下的发展进行了整体的介绍,从中可见在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中,云南在社会、文化方面的转型与发展。 星光到辉煌,发展与嬗变,近代云南文化的突变性与多样性不断呈现,成为中国近代文化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

    • ¥64 ¥128 折扣:5折
    • 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240余件瓷器里的全球经贸文化史
    •   ( 184 条评论 )
    • [德]吉乐 /2022-09-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为一个德国人,吉乐在20世纪90年代邂逅宋代瓷器,自此入 坑 。30余年借着工作之便走遍世界各地,广泛搜罗各国的中国外销瓷,并孜孜不倦地追踪它们曾走过的世界之旅,力图还原这迷人的物件在全球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于是,有了这本流光溢彩而不失厚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吉乐选择了一个中国人少有关注的切口 外销瓷。虽然它往往被中国人认为在品质上不如内销瓷,但实际上,它比内销瓷更深入地渗透到世界上的贸易、技术和文化交流中,并且反过来,对国内瓷器的形制技术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书中用简明清晰的文字,勾勒出一千多年来围绕瓷器发生的各种碰撞融合,交流发展与创新,以及起落兴衰。尤为珍贵的,是本书高清呈现的200多件中外不同时期陶瓷珍品,均为作者多年收藏精选。它们生动地讲述了一个源自中国东部,

    • ¥71.1 ¥158 折扣:4.5折
    • 戏曲演进史(三):金元明北曲杂剧(上)
    •   ( 22 条评论 )
    • 曾永义 /2024-01-01/ 九州出版社
    • 《戏曲演进史》是曾永义教授以剧种的演进为骨架,参照诸多文献资料与底本,编成的鸿篇巨制,全面阐述了中国戏曲的演进过程,被认为 完善了一代之学的内涵和外延 ,是该领域的标志性著作。 本书为《戏曲演进史》的 金元明北曲杂剧编 之前十三章。各章具体内容依次为:第一章 北曲杂剧之渊源、性成果与分期 、第二章 蒙元北曲杂剧之背景 、第三章 元代北曲杂剧之剧目、题材与内容 、第四章 蒙元北曲杂剧流布之六大中心及其作家作品简述 、第五章 北曲杂剧之理论述评:从元代到明初 、第六章 蒙元北曲杂剧之艺术成分与搬演过程 、第七章 所谓 元曲四大家 、第八章 关汉卿研究及其展望 、第九章 关汉卿杂剧述评 、第十章 马致远杂剧述评 、第十一章 白朴、郑光祖杂剧述评 、第十二章 乔吉及其他作家述评 、第十三章 今本《西厢记》综论 。

    • ¥64 ¥128 折扣:5折
    • 云南文化史丛书·元明清云南文化史
    •   ( 321 条评论 )
    • 周智生 周琼 李晓斌 等著 /2019-12-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元明时期,云南的民族、文化、社会形态及边境疆域进一步成型;在元之前,云南有长达一千余年的两爨、南诏大理时期,元朝*次将云南完全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元明清时期是云南历史上变化*的时期,明清两代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土司制度基本结束,汉族移民大量迁入,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明和手工业,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流融合,政治上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完成了中国疆土的统一与稳定,政治经济上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云南与中原王朝共同演进进入近古时代,云南从民族、文化、疆域完全纳入了 中华 这一大概念中。

    • ¥64 ¥128 折扣:5折
    • 戏曲演进史(四):金元明北曲杂剧(下)与明清南杂剧
    •   ( 20 条评论 )
    • 曾永义 /2024-01-01/ 九州出版社
    • 《戏曲演进史》是曾永义教授以剧种的演进为骨架,参照诸多文献资料与底本,编成的鸿篇巨制,全面阐述了中国戏曲的演进过程,被认为 完善了一代之学的内涵和外延 ,是该领域的标志性著作。 本书包括两大部分: 金元明北曲杂剧编 之第十四章至十五章以及 明清南杂剧 。各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金元明北曲杂剧编 第十四章 北曲杂剧之余势:明初宪宗成化以前百二十年作家作品述评 、第十五章 周宪王及其《诚斋杂剧》 、第十六章 北曲杂剧的尾声:明中叶至清代名家名作述评 。 明清南杂剧 部分: 序说 、第一章 明清杂剧之著录 、第二章 明清南杂剧演进之态势 、第三章 明中期南杂剧作家作品述评 、第四章 明后期南杂剧作家作品述评 、第五章 清顺康间南杂剧、短剧作家与作品述评 、第六章 清雍乾间南杂剧、短剧述评 、第七章 杨潮观及其《吟风阁杂剧

    • ¥54 ¥108 折扣:5折
    • 中国近代编辑出版史
    •   ( 260 条评论 )
    • 主编 郝振省 副主编 乔还田范军 /2020-12-01/ 浙江教育出版社
    • 中国近代编辑出版史是中国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内容与表征,更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动力与推手。《中国近代编辑出版史》系我国学界部研究近代编辑出版活动的通史著作,主要研究自1840年次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中国出版业 新式出版 的发生、发展并终取代传统出版的路径及过程。 全书以史托论,以论代史,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具体展开,分别论述近代书、刊、报出版的技术、经营方式、出版物内容、出版理念、职业群体、出版体制的新变迁,出版布局的新转移,出版文化的新递演等。该书是对以往近代编辑出版史研究的总结,也是开启新时期研究的起点,其出版在中国编辑出版史研究版图上填补了重要空白,对出版学理论的夯实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 ¥54 ¥108 折扣:5折
    • 从长安到罗马(一、二季)(套装全2册)
    •   ( 127 条评论 )
    • 中央广播电视台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2021-12-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图书《从长安到罗马》季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纪录片的精彩,5个系列50个主题,涉及文化、社会、生活、建筑、音乐、商贸、军事等各个方面。学者为你当导游,带你行走西安和罗马之间,结合历史文物、人物事件不断地对比、追问和发现,用文明互鉴的方式讲述一个人类历史文化的伟大故事。图书《从长安到罗马》第二季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纪录片的精彩,5个系列50个主题,涉及美食、时尚、建筑、艺术、政治等各个方面。学者为你当导游,带你行走西安和罗马之间,结合历史文物、人物事件不断地对比、追问和发现,用文明互鉴的方式讲述一个人类历史文化的伟大故事。

    • ¥68 ¥136 折扣:5折
    • 骨董琐记全编(全二册)
    •   ( 684 条评论 )
    • 邓之诚栾保群 校点,汉唐阳光 出品 /2020-06-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骨董琐记全编》汇辑《骨董琐记》《骨董续记》《骨董三记》《松堪小记》,共一千二百余个条目,内容博赡,所辑举凡金石、书画、陶瓷、雕绣、古迹、文房、僧道、梨园、风俗等,尤详于明清两代之朝章国故、遗闻轶事,兼综条贯,间有旁证,别加案语。其涉猎范围之广,知识见闻之博,自初版问世近百年以来,为考释古物、记述史事,提供了诸多珍稀数据和线索,堪称近代笔记中的佼佼者。 著名学者栾保群先生精心点校,以一九五五年三联本为底本,参校初印之明斋本,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勘误补改文字千余处,以新式标点断句,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美备精良的版本。

    • ¥84 ¥168 折扣:5折
    • 印度研究丛书——印度文化史
    •   ( 57 条评论 )
    • 薛克翘 /2022-03-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印度是一片宗教文化的热土,历史上不仅滋生出吠陀教、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还接纳了琐罗亚斯德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巴哈伊教。它们交相辉映、争奇斗艳、相互容受,使印度成为名副其实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本书是一部印度自上古至18 世纪的文化史,着重阐述印度中世纪宗教、哲学及文学的风貌。对印度教虔诚大师格比尔达斯的全面系统分析,对虔诚诗人莱达斯、米拉巴伊的介绍,对锡克教的研究等,更呈现了作者近年的研究成果。

    • ¥59 ¥118 折扣:5折
    • 中国文明之源
    •   ( 158 条评论 )
    • 李伯谦 申娟 著 /2022-03-31/ 三秦出版社
    • 《中国文明之源》内容简介 史前史是人类从心智到智慧的发展即人之所以为人的阶段,是人类体质及生存能力和思维的进化史、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创造史、社会形态的形成史以及对自然的改造史。 本书的中国史前史尤其指旧石器时代末距今25000年至青铜时代早期距今3500年间这个时期。考古发现证实这个时期是文明萌芽的历史阶段。本书选择了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史前遗址百余处,包括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课题和的考古发现,将这些重要的史前考古遗址按年代分为旧石器时代末到新石器时代初、新石器时代中期、新石器时代晚期和第二阶段,以及青铜时代早期;按地理分为辽河、黄河、长江流域和岭南、西部地区;按内容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运用考古发掘资料和新的科技考古手段,从人类学、考古学和艺术史的角度,从遗址的时空发展脉络、

    • ¥79 ¥158 折扣:5折
    • 中古政治与思想文化史论
    •   ( 20 条评论 )
    • 楼劲 著 /2023-01-01/ 上海人民
    • 本书从中国古代政治现象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观察相关的制度框架、实施状态,从制度举措及其施用之况观察相应的政治内涵和思想动向,是作者近十余年所撰中古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重要论文的菁华。 全书共分四部分。 部分探讨了中古以前“革命”和“禅让”两种制度的历史观念在早期王朝易代实践中的地位之升降变化及其驱动力;第二部分抉发不同制度所蕴政治诉求和现实问题,针对中古时期的多种具体制度现象,以“动态的制度”研究视角观察其背后的政治逻辑和思想变化;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中古儒、墨等学派的发展面貌,澄清了如“汉魏以来儒学衰落和子学萎缩”等长期以来被误解的诸多问题,指出“中古思想界的主流是由儒学不断汲取子学、 等多重因子的发展过程所构成”; 一部分为密切关联古代政治史和制度史的古籍沈约《谥例序》文笺解

    • ¥64.33 ¥128 折扣:5折
    • 文化极简史:人物·思潮·建筑的故事
    •   ( 386 条评论 )
    • (法)弗洛朗斯·布劳恩斯坦、(法)让-弗朗索瓦·佩潘 著; 张竝 译 /2020-07-01/ 上海远东出版社
    • 150个伟大人物 66 种时代思潮 85 座?化遗产 6000 知识点 ◎人物:与 150 位伟大的男人或女人的历史性相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受时代的呼吸,站在镜子面前看我们自己。 ◎思潮:66 种文化思潮记录人类的思想脉络,它们是人类永恒的灵感之源,透过不同的哲学思想、精神信仰和艺术思潮寻找我们生活的意义。 ◎建筑: 85 座见证历史的纪念碑,85 座由智慧凝铸而成的文化遗产,已然超越了物质形式成为人类精神的结晶,它们载着古老的声音贯穿至今。 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求知之旅,更是一场和伟人的对话、一场和历史的交流。

    • ¥69 ¥138 折扣:5折
    • 中华图像文化史·岩画卷 上
    •   ( 56 条评论 )
    • 陈兆复 邢琏 /2019-03-01/ 中国摄影出版社
    • 岩画,是人类早期以图像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是人类古老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化的基因。重新去找回它,就是重新找回我们人类历史的足迹、人类文化的滥觞、图像文本历史的源泉。岩画展现出了人类起源时的思维方式、观察方法以及交流样式,它生生不息,烙印永存。所以对岩画的研究,也是对人类早期图像文化研究的一个肇端。在 中华图像文化史 系列丛书中的这部《岩画卷》(上)中,作者首先对岩画的诞生、中国岩画概况、中国岩画的图像学研究进行了概括式的论述,使读者对岩画产生了一个全面的、宏观的、初步的了解,其后则有重点、分区域阐述了内蒙古自治区岩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画、宁夏甘肃青海岩画,充分体现了早期先民通过图像形式进行的视觉表达,从而让读者体会到它与当代以图像获取和传播的方式有相同的原则和范式,*终让

    • ¥99 ¥198 折扣:5折
    • 中华图像文化史· 岩画卷 下
    •   ( 58 条评论 )
    • 陈兆复 邢琏 /2019-03-01/ 中国摄影出版社
    • 岩画,是人类早期以图像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是人类古老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化的基因。重新去找回它,就是重新找回我们人类历史的足迹、人类文化的滥觞、图像文本历史的源泉。岩画展现出了人类起源时的思维方式、观察方法以及交流样式,它生生不息,烙印永存。所以对岩画的研究,也是对人类早期图像文化研究的一个肇端。在 中华图像文化史 系列丛书中的这部《岩画卷》(下),则主要是对西藏自治区岩画、中原地区岩画、西南地区岩画、东南沿海地区岩画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尤其在全书的*后对岩画图像的现代魅力进行了展开论述,认为岩画早已超越时空、地域、国界,成为整个人类文化的基因。

    • ¥99 ¥198 折扣:5折
    • 布尔乔亚经验(1感官生活上下)(精)
    •   ( 7 条评论 )
    • (美)彼得·盖伊|责编:章颖莹|译者:赵勇... /2020-08-01/ 上海人民
    • 本书对从19世纪20年代到 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和美国布尔乔亚的感官生活进行了全景式研究。在这一段时间中,西方文化经历了不可逆转的、常常是痛苦的根本变迁。布尔乔亚求爱的方式和教育的理想、对女性的描绘和建筑的品味,还有其他诸多的文化特性,都发生了重大转型。全书梳理并引用了一系列丰富的一手资料,如大量布尔乔亚的日记和书信、小说以及绘画等,试图重现19世纪布尔乔亚文化的矛盾冲突。

    • ¥59.29 ¥118 折扣:5折
    • 中华图像文化史·周易图像卷
    •   ( 48 条评论 )
    • 郭彧 /2020-01-01/ 中国摄影出版社
    • 《周易》为传统经典之一,被誉为 大道之源 。历代都有不少解释《周易》的图像产生,从而也衍生出许多与《周易》有关的其他图像,逐步构成了《周易》图像的发展史。周易图像博大精深,《中华图像史 周易图像卷》不仅汇集了历代解说《周易》经传的主要图像,阐述了《河图》《洛书》《先天图》《太极图》产生及其流变情况,并专门收录了诠释邵雍易学图像的内容。此外,书中还列举了周易图像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展示了《周易》图像的丰富多彩,能够让读者以古为今用的视角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周易图像卷》是以辅助解释《周易》内容的图像为主,其他衍生易图也不偏废,只不过在收录时本着不可喧宾夺主的原则有所抉择而已。从史学角度来说,周易图像文化史应该是断代史,然而由于传承遗存和图像载体等方面的原因,我们只能就如今

    • ¥99 ¥198 折扣:5折
    • 中华图像文化史·图像论
    •   ( 140 条评论 )
    • 韩丛耀 /2017-10-01/ 中国摄影出版社
    • 《中华图像文化史》是我国*部中华民族的视觉文明通史,分专题深入研究了自远古至1949年大中华地区的图像,以及中华图像文化的形成机制。该项目分为断代史和类型史两个部分。 图像论 属于断代史之一,从古今中外先辈们对图像的实践与成果;到对中国人图像实践和图像科学的探索;到图像自身的历史,图像与社会、图像与受众的关系;再到拆分解构图像符号、社会文化符号及惯例规则;*后到阐释图像的 意义 场域等十一个章节系统、完整地对古今中外的图像研究成果归纳整理、综合抽象,梳理图像研究的基础理论,亦是一部视觉档案史。

    • ¥99 ¥19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