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马伯庸畅销系列套装:长安的荔枝+显微镜下的大明
    •   ( 14929 条评论 )
    • 马伯庸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22-10-31/ 湖南文艺出版社
    • 《长安的荔枝》 大唐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 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 ,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长安的荔枝》是马伯庸备受好评的历史小说。 唐朝诗人杜牧的一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千多年来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但鲜荔枝的保鲜时限仅有三天,这场跨越五千余里的传奇转运之旅究竟是如何达成的,谁让杨贵妃在长安吃到了来自岭南的鲜荔枝?作者马伯庸就此展开了一场脑洞非常大的想象。 沿袭马伯庸写作一贯以来的时空紧张感,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小人物的乱世生存之道,也感受到了事在人为的热血奋斗。随书附赠 荔枝

    • ¥48.5 ¥97 折扣:5折
    • 吉金文库 早期中国的鬼
    •   ( 2165 条评论 )
    • 蒲慕州黄咨玄 译 /2023-05-01/ 新星出版社
    • 中国古代有一个鬼的世界,它在广被接受的文化话语体系或宏大叙事中并不明显。然而,这个阴暗的鬼世界一直是中国过往的一部分。想要完整认识中国,洞察历史与人心,就不能不了解鬼。 在早期中国,人们认为鬼是从哪里来的?它们长什么样?人们如何认知和对待鬼,如何想象它们与生人的关系?鬼在信仰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文学、艺术,并改变人们的世界观?是什么让鬼变得可怕?是什么让它们充满恶意?又是什么让它们也很脆弱?人们从什么时候开始以温和的方式谈论鬼,以及为什么?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蒲慕州,采用跨学科的方法,从宗教、历史、社会理论、心理认知等多角度,追溯了从远古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存在的鬼观念;并将中国的鬼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美索不达米亚的鬼进行比较,揭示每种文化的个体特征。

    • ¥34 ¥68 折扣:5折
    • (守望者·文化&历史)女性主义全球史
    •   ( 1855 条评论 )
    • [英]露西·德拉普 著、朱云 译 /2023-03-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传统的欧美中心主义模式,从全球性视角切入,以梦想、思想、空间、物品、外表、情感、运动、歌声等关键词为研究聚焦点,以点带面,绘制了纵贯两百余年、跨越世界各大洲的女性主义全球史。 全书探源了不同的女性主义梦想;讨论 父权制 及其他术语如何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组织中存在的种种性别模式,由此找出女性主义的理论来源;将女性主义置于工作场所与礼拜空间,探讨女性主义的空间问题;聚焦女性主义物件,透过徽章、海报、服饰等日常用品,突出女性主义物质文化与视觉文化,并将其延伸至女性服装与时尚包装下的 外表 ;同时还探究了女性主义引起的种种情感。 作者既呈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女性主义思想与女权运动,也密切关注那些为性别不平等而奋斗的个体女性的人生。通过放大曾被忽视、被淹没的声音,以及绘制女性主义的世界性

    • ¥43 ¥86 折扣:5折
    • 乌托邦的观念史(交界译丛)
    •   ( 723 条评论 )
    • 〔英〕格雷戈里·克雷斯 著,译者:张绪强 /2023-10-01/ 商务印书馆
    • 乌托邦的观念源自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持久渴望,它植根于原始而富足的、具有社会平等特点的黄金时代,并随着托马斯 莫尔的名著《乌托邦》的出版而变得清晰。从创始神话到新世界的发现之旅,从技术进步时代的探索到理想社区的建构,本书呈现了古往今来的诗人、哲学家、社会改革家、建筑师与艺术家构想中的乌托邦形象的变迁,并指出,可持续的乌托邦或许可以帮助人们应对当下消费主义、环境污染等问题。 丛书简介: 交界译丛: 交界,谓边际相连,有共同疆界,寓意抵达前沿、跨越分歧、建立共识之可能。该丛书围绕当下公众或思想界聚焦的主题,提供由各领域专家撰写的知识概述,从基础原理出发,逐步切入关键论题,使读者得以理解并探讨更为复杂的观念。

    • ¥37.5 ¥75 折扣:5折
    • 智慧宫丛书022·焚书:知识的受难史
    •   ( 1233 条评论 )
    • (英)理查德·奥文登 后浪 /2023-07-01/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知识的保存从来都是一项艰苦的斗争:享誉古代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因管理不善而日渐式微;博德利爵士的巨额投入才使牛津的新图书馆得以建成;纳粹政权纵火焚烧了成千上万册犹太人的书籍;卡夫卡的手稿则有可能因为他生前的遗嘱而不见于后世。在本书中,博德利图书馆馆长理查德 奥文登横跨三千年的历史记录和资料,介绍了从泥板到云数据存储时代的知识受难史,探讨了知识保存的现状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图书管理员和档案馆馆员等众多有识之士的努力和牺牲也在书中有精彩的呈现。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籍保存史和震撼人心的人类文明史。通过此书,我们应该理解,图书馆和档案馆不仅仅是存储文献的地方,也与当下的政治、教育和文化产生紧密的互动,为社会的健康运转提供重要支持。理查德 奥文登也向整个社会提出倡议:凝聚制定公共政策的

    • ¥34 ¥68 折扣:5折
    • 暗影之城:一个女人的喀布尔漫步(远方译丛)
    •   ( 492 条评论 )
    • 塔兰·汗Taran N. Khan) /2023-08-11/ 商务印书馆
    • 自2001年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阿富汗有一段难得的窗口期,援建力量得以进入阿富汗。印度女记者塔兰在这段和平期内多次往返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用漫步的方式反复探索这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体察它的过往与当下、社会与民生,进而思考冲突与和平如何塑造这座城市,如何让它跌跌撞撞地走到今天。 这是一座随着每场新战争的席卷而被残酷地抹去和重新绘制的城市,塔兰借由深入的探访和细腻的文笔带领读者挖掘出喀布尔幽灵般迭代的过去和那些被遗忘的记忆,在急剧变化的政治现实中捕捉那些相对稳定的文化与社会连接,在遗忘中打捞记忆,在断裂中发现连续,在暗影中寻觅光亮。

    • ¥34 ¥68 折扣:5折
    • 文艺复兴(第2版) 简明的文艺复兴小史 想象欧洲丛书
    •   ( 1084 条评论 )
    • [英]彼得·伯克 /2022-07-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文艺复兴在人类文化史上一直保有不朽的地位。这一时期的杰出之士,从米开朗琪罗和达 芬奇,到但丁和蒙田,无不创作出了惊才绝艳的作品。这一 文化奇迹 究竟如何兴起,又如何走向消亡?在本书中,文化史名家彼得 伯克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和优美的文笔,对文艺复兴做了精彩介绍。他有力地挑战了布克哈特等人的传统观点,即文艺复兴主要发生在意大利,是自觉发生的,并且与所谓 黑暗中世纪 截然断裂。相反,他强调了中世纪传统的 延续 ,强调了古典形式和价值对意大利及欧洲其他地区新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创造性适应过程。

    • ¥31.4 ¥49 折扣:6.4折
    • 耶路撒冷以东:一部巴以边界的民族志(日新文库)
    •   ( 595 条评论 )
    • 赵萱 /2023-09-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部中国人类学者在中东世界进行田野作业完成的民族志作品,作者基于15个月的田野调查,全面描述和讨论了 在边界上 的耶路撒冷社会。沿着地缘-生命政治的理论路径,本书兼顾不同逻辑、不同主体、不同层次的表述方式,将巴以冲突放回到真实的日常生活世界去考察,描述并揭示出家族、宗教与国家在 耶路撒冷以东 的本来面貌以及持续经历治理化的复杂过程,力图清晰详实地呈现历史叙事、权力关系与治理效果在地化的多样性与复合性,最终还原出一个客观、真实、饱满的耶路撒冷与巴以边界。

    • ¥42.5 ¥85 折扣:5折
    • 发现李庄:一本战时风雅笺
    •   ( 212 条评论 )
    • 岱峻 /2023-06-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寂寂无名的李庄在抗战时期安放了一张书桌,让它在这段历史的切片中群星闪烁,与成都、昆明、重庆齐名。《发现李庄》(三部曲)重拾抗战时期学人颠沛流离又壮怀激烈的岁月。用旧照片、档案、史料、书信讲述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大地测量组等机构的战时往事,追忆傅斯年、陶孟和、李济、梁思成等学者大师在民族存亡之际的勇毅与温情。 *书收录了众多流寓李庄学人的诗词书信,并探寻这些鸿雁传书背后的故事,兼具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抗战内迁时期,中国文化和文人的不可多得的文本。

    • ¥44 ¥88 折扣:5折
    • 气候文明史
    •   ( 181 条评论 )
    • [日]田家康 /2023-04-01/ 东方出版社
    •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气候的决定性作用。本书作者尝试沿着历史轴线,阐述8万年间气候变化跟人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剧烈变化的气候中,人类为了生存战斗至今,很多以往看似无关紧要的历史转折点,在了解了当时的气候状况之后变得无比关键。作者通过古气候学的研究发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赫梯文明的衰落、埃及古王国的萧条,以及东方世界从殷商到周朝的更替,都与当时出现了异常的气候相关。在这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的文明通史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气候、文明和历史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看到了人类文明在气候因素的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脆弱与坚韧。

    • ¥31 ¥69 折扣:4.5折
    • 什么是文化史(第三版)
    •   ( 2837 条评论 )
    • 【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 /2020-11-03/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文化史的实践已经不限于英语世界,它在欧洲大陆、亚洲、南美洲以及世界上的其他地区也蓬勃发展。关于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什么是文化史》一书提供了关键性的指引。在全新修订的第三版中,杰出的文化史学家彼得 伯克用通俗易懂的表述,再次引导我们进入文化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伯克首先讨论了雅各布 布克哈特和约翰 赫伊津哈文化史的 经典 阶段,考察了从弗雷德里克 安塔尔到爱德华 汤普森等马克思主义者做出的反拨;随后,勾勒文化史近期兴起的概貌,重点介绍了上一代人写作的、常常被称为 新文化史 的著作。他将新文化史放在其自身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重视历史思考和写作的新方法与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研究以及日常生活话语的兴起之间的关联。在此新版中,伯克还介绍了该领域的新发展,并思考文化史在21 世纪和未来

    • ¥37.1 ¥58 折扣:6.4折
    • 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唐君毅作品
    •   ( 1559 条评论 )
    • 唐君毅 /2021-03-01/ 九州出版社
    • 本书属刘东先生主编 台湾国学丛书 之一种。《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成书于一九五一年,在作者唐君毅去世前曾再版十次。全书本哲学观点以论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以通论为主,几乎涉及中华文化的所有方面和所有要素的品质特征及其发展,全面论证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同时明确提出了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创新路径。本书是唐君毅先生学术思想和学术体系承上启下的核心著作。

    • ¥39 ¥78 折扣:5折
    • 西方现代思想史:1789年至今
    •   ( 1931 条评论 )
    • 罗兰·斯特龙伯格Roland N. Stromberg) /2021-06-01/ 中信出版社
    • 半个世纪来风行欧美高校的思想史经典,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罗兰 斯特龙伯格扛鼎之作,中文版面世以来屡屡再版,以高屋建瓯的历史眼光、激越昂扬的文字表述、犀利透彻的哲理分析,生动而简约地勾勒了现代西方思想全景。 在本卷中,作者将各派思想置于历史脉络之中,以时代为分期回顾了1789年以来的西方现代思潮: 18世纪是启蒙的世纪,促使人们将认识世界的重心从自然转移到人世。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标志着启蒙思想的实践高潮。 19世纪是文学的世纪,文学成为帮助人们理解世界的重要思想载体。马克思和达尔文都在这个世纪的中叶发表了自己的学说, 进步 成为流行的世界观。 20世纪是科学的世纪,这个世纪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他们的学说将人类带入更为不确定的世界里,现代主义从这里诞生。随之而来的是两次世界大战、共产主义和资

    • ¥49 ¥98 折扣:5折
    • 乐道文库·什么是概念史
    •   ( 1988 条评论 )
    • 方维规 /2020-07-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并凭借概念成为历史。没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中心概念,便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历史观。概念史查考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及其发展变化,亦即概念的延续、变化和新意,发现并阐明概念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差别及其起源和成因。历史基本概念不仅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 表征 ,也是能够直接影响历史变化的 因素 。 谈论概念史,向来首推德国。作为历史语义研究的一个范式,概念史率先在德国登上学术宝座并获得国际声誉。它在德国的确立、成就和深入研究,领先于其他国家,对当今世界的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本书介绍和探讨的概念史理论设想、具体实践和发展变化,主要依托于德国经验。概念史在史学研究中的目的是,借助概念理解历史。

    • ¥41.4 ¥54 折扣:7.7折
    • 雪豹:走向喜马拉雅的心灵之旅(远方译丛)
    •   ( 360 条评论 )
    • 彼得·马西森Peter Matthiessen) /2023-08-01/ 商务印书馆
    • 1973年,彼得 马西森和著名动物学家乔治 夏勒一道,深入喜马拉雅腹地探险。在神秘的夏尔巴人的帮助下,他们艰难跋涉两个月,徒步四百公里,前往人迹罕至的多尔帕高地,寻访神秘的水晶寺,调查喜马拉雅岩羊,还想一窥稀有而美丽的雪豹。在当年,这趟旅程可谓危险重重,对体力和精神都是极大的考验。而对于刚刚经历丧妻之痛的马西森而言,这也是一场非凡的 心灵之旅 雪域高原的壮丽风物,接近神性的山民,禅修的启悟,也在慢慢抚平他内心的伤痛

    • ¥34 ¥68 折扣:5折
    • 尼罗河畔的曙光:古埃及文明探源
    •   ( 558 条评论 )
    • 温静,黄庆娇 /2022-0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尼罗河畔的曙光》考察了古代埃及文明起源及早期历史,分析文明发生和发展的脉络和动因。这一过程涵盖了涅伽达文化时期,早王朝时期与古王国时期。全书以古埃及文明的消亡与再发现为引,以近现代考古发掘材料为基础,探寻埃及先民从石器时代到文明时代所经过的路径,为读者呈现古埃及文明独具特色的物质与精神世界。这部著作展现了古埃及文明早期发展的全景,解读人类文明从何而来,文明的起源如何关联历史与未来。

    • ¥39.7 ¥62 折扣:6.4折
    • 智慧宫丛书019·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复刻英文原版装帧,还原上百幅画作、照片及影印手稿原貌
    •   ( 834 条评论 )
    • [英]阿伦·布洛克 后浪 /2023-02-01/ 九州出版社
    • 本书追溯人文主义传统的演变历程,对文艺复兴以降的西方思想源流做了一番高屋建瓴的梳理。全书勾勒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19世纪的浪漫主义、20世纪的现代主义的时代画卷,展现了天才人物们在哲学、文学、社会、政治、心理和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璀璨成就。作者多年浸淫古典学的深厚学养及深入浅出的行文风格,为这本小书赋予了奇妙的感染力与穿透力。 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宏阔的主流之一,若我们的思考不拘泥于具体术语和学派,则可认为人文精神发源于古典,流衍于中世,爆发于现代诞生的黎明时刻,并为塑造这一现代文化及现代人的心灵奠定了基础。在甘美幻梦的背面,人文主义是否有其阴暗与弱点?或者说,人文主义与其对手 诸多反人本主义思潮之间的争端将迎来何种结局呢?本书对人文主义的讲述并不是一曲淳朴赞歌,反思与怀疑的暗线从一

    • ¥41 ¥82 折扣:5折
    • 古人的文化
    •   ( 42 条评论 )
    • 沈从文 /2023-12-01/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古人的文化》为沈从文古代物质文化史研究随笔集,以 古代文化 为主题,本书内容涵盖古代扇子、镜子、玉石、陶瓷、 玻璃、动物图案、 服饰、书法等的演变和发展以及古代文人生活、百姓日常生活、文化娱乐种种方面,可以说从细节见古代真实生活的情形。 《古人的文化》从作者谈论的物质生活样式中,可以更真切地触摸古人的生活内容和文化内涵。作者对中国古人物质生活的探寻,不喜浮华,不大而无当,无火燥之气,平和简略,从容淡定,可见出其对世间生活的深挚之情,和对文化传统的自爱之心。

    • ¥34 ¥68 折扣:5折
    • 阶梯与狂热:一部书籍文化史(阅读史、书籍文化史、一本关于书的书)
    •   ( 1461 条评论 )
    • 马丁·莱瑟姆 /2021-10-01/ 工人出版社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而一本能给自己绝佳阅读体验的书常常会带领读者寻求自我,让我们看看那些 狂热 的阅读体验以及书籍的历史故事。《阶梯与狂热》是一本献给爱书人、买书人、藏书人的书。这本书是为了每一个生活在某个阶段发现当地图书馆拥有无限的故事和情感宇宙的钥匙的人而写,也是为了每一个进入书店时仍能感到同样兴奋的人而写。 作者是一个有35年经验的书商,他凭借对图书广博的知识,诚挚的热爱,将自己对书籍、书店、图书馆、作家等的认知网络全部集结在这本书中,将人类与书相关的事实、片段、回忆和蜿蜒曲折的故事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全景展现了一个爱书人对图书的解读和理解,是历史、哲学和轶事的完美结合。 该书将书籍的故事娓娓道来, 安慰书 一章中对书籍幽微却坚定的感受; 廉价书籍 章中对通俗读物的平反; 图书

    • ¥49 ¥98 折扣:5折
    • 大明:明代中国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
    •   ( 5714 条评论 )
    • [英] 柯律格Craig Clunas)著 黄小峰 译 /2019-09-3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大明》是一部具有创新性和可读性的历史读物,通过丰富的图像和实物材料,呈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 明朝。前七章分别讨论明代视觉文化和物质文化中的七个侧面,为现代读者进入明代历史提供了一组新颖的切入点:有关 动 与 止 的观念,有关图像与知识的分类,有关文字书写的位置和特色,有关空间和时间、娱乐和武力的视觉表达 第八章则讨论了明代灭亡之后的 明代 ,即明代的图像和物品如何被重新编排、重新想象。作者把全书比作一幅绘有八个段落的长卷,并非钜细靡遗,但具典型性。 书中的199幅插图选自世界范围内的公私收藏,既有大量书画、瓷器,也有兵器、家具、服饰、货币、丝织品、书籍印刷品。然而,作者无意写作一部把各种不同材质、形式、尺寸的艺术品串联在一起的 明代艺术全史 ,而是试图在明代各种艺术品、物品之间

    • ¥47.6 ¥68 折扣:7折
    • 书籍与文明 :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人文景观
    •   ( 938 条评论 )
    • 刘松矗 武玉红 袁曼书 著 /2023-02-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一部英国 知识社会 进化小史,跨越百年重温维多利亚风尚,感知书籍与文明的互塑共生。 本书回顾了维多利时代的 知识生产 光景:构建专业化的知识学科、为国民大众出版知识与探寻知识生产的价值隐喻,详细探讨的历史个案 威廉 斯塔布斯与《英国宪政史》、约翰 默里与大众旅游指南书、钱伯斯兄弟与《钱伯斯百科全书》、 疯子 迈纳医生与《牛津英语词典》、 家庭天使 与女性阅读,反映了该时代人文知识生产的不同侧影,其产生的巨大影响印证了英国中产阶级及其文化对 知识 的重新塑造,映照出19世纪英国这一 知识社会 的理念光谱,并表现出英国 知识制造工业 现代化流变的不同样态。全书围绕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大众阅读、书籍出版、学科建立、学派发展等重要事件而展开,梳理了大众、作家、学者和出版商之间的互动共存关系,展现了当时英国崇尚

    • ¥39 ¥78 折扣:5折
    • 茶在中国:一部宗教与文化史
    •   ( 3323 条评论 )
    • (加) 贝剑铭(James A.Benn) 译 者:朱慧颖 /2019-12-16/ 工人出版社
    • 《茶在中国:一部宗教与文化史》以一件日常商品和大众饮品为切入点,探索了封建中国早期到其后大约1800年的时段里,传统中国宗教与文化变迁的概况。它追溯了饮茶从具有神话色彩的起源到19世纪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宗教思想、机构和人物是如何影响茶的故事,也考察了茶带来的传统习惯、审美、仪式、科学和知识观念方面的变化。

    • ¥48.9 ¥68 折扣:7.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