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马伯庸畅销系列套装:长安的荔枝+显微镜下的大明
    •   ( 19866 条评论 )
    • 马伯庸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22-10-31/ 湖南文艺出版社
    • 《长安的荔枝》 大唐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 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 ,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长安的荔枝》是马伯庸备受好评的历史小说。 唐朝诗人杜牧的一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千多年来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但鲜荔枝的保鲜时限仅有三天,这场跨越五千余里的传奇转运之旅究竟是如何达成的,谁让杨贵妃在长安吃到了来自岭南的鲜荔枝?作者马伯庸就此展开了一场脑洞非常大的想象。 沿袭马伯庸写作一贯以来的时空紧张感,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小人物的乱世生存之道,也感受到了事在人为的热血奋斗。随书附赠 荔枝

    • ¥92.2 ¥97 折扣:9.5折
    • 天下格局:文明转换关口的世界(万古江河作者许倬云期许之作!)
    •   ( 7902 条评论 )
    • 许倬云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24-08-16/ 岳麓书社
    • 在本书中,许倬云先生以 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 的大历史观,用清晰的逻辑、简练的语言为读者呈现了三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古代中国受地理环境影响所形成的 天下国家 体制,从 全球化 的视角分析了中国传统内向型经济形态及其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第二方面是从轴心时代中西文化的比较,延展到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以及近代以来中国被深度卷人世界贸易体系以后两种文明的互动。第三方面是现代世界全球化贸易的兴衰和以此为基础的全新世界格局,在 全球化 走入低谷的今天,中国应该坚持的道路和未来世界的方向。 许先生认为,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经济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形成了独特的气质。他还指出,中国传统 以人为本 的思想、 世界大同 的理念,应该成为构建未来世界发展的重要理论资源。

    • ¥64.6 ¥68 折扣:9.5折
    • 地泉涌动:“到民间去”与1920年代中国的文化再造(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 176 条评论 )
    • 袁先欣 /2025-01-0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920年代,在 五四 这一特殊时刻的前后,中国的大地上曾兴起过一场 到民间去 的风潮。大批青年和知识分子通过走向民间,来唤醒普通民众的救国之情,将更广大的群体联结到当时的政治与文化运动中。这场 到民间去 运动,不仅在学术层面催生出了中国现代民间文学/民俗学,也影响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策略,并在更长的历史纵深中不断地回响。 本书从整个1920年代文化运动的演化进程出发,对 到民间去 运动所激活的 民间 概念进行研究,通过李大钊、周作人、顾颉刚、杨成志、《中国青年》、《歌谣周刊》等个案,考察 到民间去 这一口号如何介入社会思潮、文学、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政党政治,由此揭示 到民间去 所包含的文化再造意义。 作者借 地泉 意象以为书名,籍此象征 到民间去 运动的开展,恰如泉水在地下的涓滴,既千脉万源,又水滴石

    • ¥84.6 ¥89 折扣:9.5折
    • 史记今读(一部非典型的人物志,一部不朽经典是如何写成的,司马迁是怎样成为司马迁的?)
    •   ( 444 条评论 )
    • /2024-08-09/ 上海文艺出版社
    • 这是一部非典型的人物志。写司马迁的家世、学习和漫游时代、仕宦之路、师友与忧愤,犹如一部成长小说,在一个个具体的场景中,考察司马迁的处境与应对,看他怎样一步步成长为一个独特的自己。 《史记今读》不落入具体的文本赏析,而将一部传世经典放到文化长河中,回顾生成它的壮阔的时空景象,考察一部杰作在古典世界中为何伟大,解说的思路却时时贯彻到现在,但又不只站在现在这边,在古今交融中辨识《史记》至今熠熠生辉的魅力。 一部作品成为经典之后,随之而至的光环会慢慢弥缝创造物本有的针脚,让我们忘掉其初生时灰扑扑的模样,只记得光环围绕中宛如琥珀的完美织体。 那个写出了伟大作品的人,逐渐在传言中脱离了在世的辛劳,只剩下了跟不朽媲美的从容自若。 然而忘记了经典必然的世间属性,会同时忘掉其生长所需的土壤、

    • ¥61.8 ¥65 折扣:9.5折
    • 新民说·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2023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年度好书大赏·评委赏!费正清奖、列文森奖!央视
    •   ( 4441 条评论 )
    • (美)墨磊宁Thomas S. Mullaney),新民说出品 /2023-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世纪下半叶,在中国国门被强行打开、卷入世界洪流之时,以打字机、电报为代表应用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席卷西方。西文打字机不仅是时髦的书写工具,更是现代性的象征。 以雷明顿打字机为代表的西文打字机开始征服全球,希伯来文、阿拉伯文、俄文、暹罗文等字母或音节文字纷纷自我裁剪、迎合潮流,唯独处理不了中国的汉字,这种5000年来一直坚持音 意 形一体的方块字。优越惯了的西方开启了全方位的围剿,蔑称 汉字没有现代性 !汉字是 无法培养科学 的 落后文字 !外界不绝的嘲讽和质疑,引发国内如潮的批判与否定,废除派喊出 汉字不死,中国必亡 ! 要证明汉字具有现代性,就必须发明中文打字机。然而,常用字多达5000个的汉字,该如何才能全部搬上键盘?一代代发明者,于狼狈、尴尬、挣扎、局限中实验和尝试,这场前赴后继的宏大

    • ¥93.1 ¥98 折扣:9.5折
    • 中华文明五千年(获2022年中国好书、第18届文津图书奖)
    •   ( 4565 条评论 )
    • 冯天瑜 /2022-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是全球悠久的文明,它以巨大的创造力书写出了令世界赞叹不已的人类传奇。《中华文明五千年》创新中国传统的叙事方式,以开阔的人文科学视野、博大精深的内容、浓郁的家国情怀、严谨优美的文笔,全景展现了中华文明波澜壮阔的发展道路。它史料丰富、例证翔实、叙述简洁、笔墨精湛,从远古到近代,把五千年跌宕起伏、五彩斑斓、精彩厚重、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美好而又深情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向世界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中国智慧。《中华文明五千年》是传承中华文明传统、借鉴中国智慧、弘扬中华精神的优秀学术普及著作,它重理论、成系统而又多有史料的佐证,有描述、配百余幅彩色插图而又不乏精辟的警语,可以给我们温暖和力量。它可为普通读者领略中华文化

    • ¥84.6 ¥89 折扣:9.5折
    • 吉金文库 早期中国的鬼
    •   ( 2662 条评论 )
    • 蒲慕州黄咨玄 译 /2023-05-01/ 新星出版社
    • 中国古代有一个鬼的世界,它在广被接受的文化话语体系或宏大叙事中并不明显。然而,这个阴暗的鬼世界一直是中国过往的一部分。想要完整认识中国,洞察历史与人心,就不能不了解鬼。 在早期中国,人们认为鬼是从哪里来的?它们长什么样?人们如何认知和对待鬼,如何想象它们与生人的关系?鬼在信仰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文学、艺术,并改变人们的世界观?是什么让鬼变得可怕?是什么让它们充满恶意?又是什么让它们也很脆弱?人们从什么时候开始以温和的方式谈论鬼,以及为什么?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蒲慕州,采用跨学科的方法,从宗教、历史、社会理论、心理认知等多角度,追溯了从远古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存在的鬼观念;并将中国的鬼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美索不达米亚的鬼进行比较,揭示每种文化的个体特征。

    • ¥64.6 ¥68 折扣:9.5折
    • (守望者·文化&历史)在黑暗中舞蹈:美国大萧条文化史
    •   ( 159 条评论 )
    • /2024-04-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美国文学学者、文化史学家莫里斯 迪克斯坦的重要著作,探索了1930年代深陷大萧条的美国的焦虑与希望、绝望与惊人的乐观,回顾了整整一代表演者、艺术家和作家的故事,展示了一个丰富、全景式的文化如何既揭露又有助于缓解国家创伤。 尽管经济上贫困,但这个时代创造了一个在生产流行幻想和尖锐社会批评方面富有活力的文化。这就是大萧条文化的双重人格:一方面,努力应对前所未有的经济灾难,解释和解读它;另一方面,提供逃避之所,创造艺术和娱乐来分散人们的烦恼 这最终是另一种与之和解的方式。正如迪克斯坦彻底转变了我们对大萧条文学的理解一样,他打破了1930年代的音乐剧和电影仅仅是逃避现实这一流行误解,提出,百老汇和好莱坞的悲喜剧世界保留了一种光辉和活力,成为抵御社会苦难的堡垒。 迪克斯坦从对大萧条时期重要文

    • ¥75.9 ¥138 折扣:5.5折
    • 物品、权力与历史:拉丁美洲的物质文化(纵横五个世纪,以衣食住行为线索重述西属拉美殖民地历史)
    •   ( 20 条评论 )
    • [美]阿诺德·鲍尔 著 /2025-03-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为什么我们会获得某些事物?在这个看似天真的问题背后有不少答案,有些直截了当,有些则更有趣。养活自己可能是我们首先想到的答案,因为我们很容易看到,人类在寻找食物时消耗了很多能量。衣服和住所似乎也构成了我们的基本需求。然而,即使在伊甸园里,人们想要的也比他们需要的要多。这种简单的冲动创造了不断增加的富足(我们称之为 进步 ),但也带来了我们这个星球上几乎所有的麻烦。本书是对拉丁美洲物质文化和消费历史的综合探索,特别关注食品、服装、住所等基本生存需求的变化,以及物质对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的安排的影响。其中,四个相互交织的主题贯穿了过去五个世纪拉丁美洲物质文化和消费的发展:供应和需求;消费与身份的关系;仪式对于消费的重要性;以及殖民与后殖民权力在消费中的关系。

    • ¥76.6 ¥89 折扣:8.6折
    • 医学文化史 启蒙时代卷
    •   ( 0 条评论 )
    • (英)罗杰·库特总主编;(加拿大)丽莎·温妮·史密斯分卷主编; 谷晓阳,姜姗译 /2025-03-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由英国医学史家罗杰 库特领衔编撰的 医学文化史 系列是人类医学文化跨学科综述史开创性著作,按时代分为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时代、帝国时代、现代六卷,每卷均有环境、食物、疾病、动物、物品、经验、心灵/大脑、权威八章,展示了从古代到现代的2500年里医学文化演变的历史图景,包括医学知识和实践的变迁,以及人类对疾病、健康和医学理解的变化。 《医学文化史:启蒙时代卷》从启蒙运动关于心/身、人/自然、理性/想象等概念的模糊性出发,探讨了环境与公共卫生、化学与饮食学、情绪与疾病、残疾与痛苦、心灵与大脑、超自然现象与怀疑主义、医学权威与神迹等话题,跨学科综述欧洲启蒙时代医学。

    • ¥66 ¥66 折扣:10折
    • 茶在中国:一部宗教与文化史
    •   ( 3447 条评论 )
    • (加) 贝剑铭(James A.Benn) 译 者:朱慧颖 /2019-12-16/ 工人出版社
    • 《茶在中国:一部宗教与文化史》以一件日常商品和大众饮品为切入点,探索了封建中国早期到其后大约1800年的时段里,传统中国宗教与文化变迁的概况。它追溯了饮茶从具有神话色彩的起源到19世纪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宗教思想、机构和人物是如何影响茶的故事,也考察了茶带来的传统习惯、审美、仪式、科学和知识观念方面的变化。

    • ¥58.5 ¥68 折扣:8.6折
    • 医学文化史 古代卷
    •   ( 0 条评论 )
    • (英)罗杰·库特总主编;(比利时)劳伦斯·托特林分卷主编; 苏静静译 /2025-03-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由英国医学史家罗杰 库特领衔编撰的 医学文化史 系列是人类医学文化跨学科综述史开创性著作,按时代分为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时代、帝国时代、现代六卷,每卷均有环境、食物、疾病、动物、物品、经验、心灵/大脑、权威八章,展示了从古代到现代的2500年里医学文化演变的历史图景,包括医学知识和实践的变迁,以及人类对疾病、健康和医学理解的变化。 《医学文化史:古代卷》从希波克拉底的 医学三角(病人、疾病、医生) 入手,依托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等医学名家的文本、文学和史学著作、纸莎草书、葬礼铭文、考古遗迹等史料,跨学科综述地中海世界的古代医学。

    • ¥69 ¥69 折扣:10折
    • 医学文化史 中世纪卷
    •   ( 0 条评论 )
    • (英)罗杰·库特总主编;(英)爱奥娜·麦克莱里分卷主编; 孔钇雅译 /2025-03-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由英国医学史家罗杰 库特领衔编撰的 医学文化史 系列是人类医学文化跨学科综述史开创性著作,按时代分为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时代、帝国时代、现代六卷,每卷均有环境、食物、疾病、动物、物品、经验、心灵/大脑、权威八章,展示了从古代到现代的2500年里医学文化演变的历史图景,包括医学知识和实践的变迁,以及人类对疾病、健康和医学理解的变化。 《医学文化史:中世纪卷》依托中世纪大学和城市发展、瘟疫大流行以及战争、宗教等背景,通过对城市法规、食谱、诉状、诗歌、奇迹叙事、护身符、陶器、骷髅、手稿、私人信件等史料的研究,跨学科综述基督教欧洲和伊斯兰世界的中世纪医学。

    • ¥69 ¥69 折扣:10折
    • 医学文化史 文艺复兴卷
    •   ( 0 条评论 )
    • (英)罗杰·库特总主编; (加拿大)伊莱恩·梁, (德) 克劳迪娅·斯坦分卷主编; { /2025-03-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由英国医学史家罗杰 库特领衔编撰的 医学文化史 系列是人类医学文化跨学科综述史开创性著作,按时代分为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时代、帝国时代、现代六卷,每卷均有环境、食物、疾病、动物、物品、经验、心灵/大脑、权威八章,展示了从古代到现代的2500年里医学文化演变的历史图景,包括医学知识和实践的变迁,以及人类对疾病、健康和医学理解的变化。 《医学文化史:文艺复兴卷》立足20世纪80年代 文化转向 以来对文艺复兴时期医学文化的诸多讨论,通过书籍、插图、病人自述、日记等印刷文本,以及显微镜、医学院、解剖演示厅、出土文物等物质文化资料,跨学科综述欧洲近代早期医学。

    • ¥69 ¥69 折扣:10折
    • 大明:明代中国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
    •   ( 5972 条评论 )
    • [英] 柯律格Craig Clunas)著 黄小峰 译 /2019-09-3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大明》是一部具有创新性和可读性的历史读物,通过丰富的图像和实物材料,呈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 明朝。前七章分别讨论明代视觉文化和物质文化中的七个侧面,为现代读者进入明代历史提供了一组新颖的切入点:有关 动 与 止 的观念,有关图像与知识的分类,有关文字书写的位置和特色,有关空间和时间、娱乐和武力的视觉表达 第八章则讨论了明代灭亡之后的 明代 ,即明代的图像和物品如何被重新编排、重新想象。作者把全书比作一幅绘有八个段落的长卷,并非钜细靡遗,但具典型性。 书中的199幅插图选自世界范围内的公私收藏,既有大量书画、瓷器,也有兵器、家具、服饰、货币、丝织品、书籍印刷品。然而,作者无意写作一部把各种不同材质、形式、尺寸的艺术品串联在一起的 明代艺术全史 ,而是试图在明代各种艺术品、物品之间

    • ¥64.6 ¥68 折扣:9.5折
    • 新民说·诗歌小史
    •   ( 261 条评论 )
    • [英]约翰·凯里新民说出品 /2024-05-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流传至今的最古老的诗歌讲了什么故事? 与荷马齐名的女诗人是谁? 欧洲人眼中的李白、苏轼作品什么样? 诗歌是用特殊的方式构成的语言,因此它会被人记诵,被人珍惜。本书要讲的,就是这些至今没有被遗忘的作品,主谈英美诗歌,兼及欧洲其他地区和东方诗歌。英雄史诗如《吉尔伽美什》《贝奥武甫》,传奇歌谣如《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仙后》,中世纪大师如但丁、彼特拉克,现代主义诗人如华莱士 史蒂文斯、兰斯顿 休斯 还有各个历史时期,不可不提的女诗人如毕晓普、普拉斯。他们共同构成了本书璀璨的诗人星图,他们的故事与创作写就了四千年诗歌史。 诗人告诉我们,一切都将变为尘土,但这首诗本身不会消亡。

    • ¥93.1 ¥98 折扣:9.5折
    • 日本茶道一千年
    •   ( 681 条评论 )
    • 周朝晖 /2022-04-01/ 文化发展出版社
    •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唐宋时期的寺庙禅院。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奈良、平安时代,茶叶经由遣唐使和留学僧传入日本,有宋一代,高度美学化的饮茶风习再由渡宋僧带回日本并被全面吸收改造,成为一种超越茶的植物学、农艺学、饮食学领域,进入一种形而上的 道 的层面,不仅是一种追求 和敬清寂 的灵修仪典,也是一门融建筑、造园、书画、插花、饮馔、陶艺为一炉,融日常生活与审美体验为一体的艺术宗教 日本茶道。 茶道是日本风情的文化符号,也是日本的国粹之一。一千多年以来,没有一种外来文化能像茶一样全方位影响日本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茶道是一大综合艺术,也是理解日本文化的切入口。本书从中国茶东传日本的平安时代(794 1192)到日本茶道走向世界的明治时代(1868 1912)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对它的发展和嬗变进行追根溯源的求索

    • ¥59.8 ¥59.8 折扣:10折
    • 石上众生:巴蜀石窟与古代供养人
    •   ( 713 条评论 )
    • 萧易 /2024-03-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石窟创造者供养人的角度对巴蜀石窟重新解读。所谓供养人,是指提供资金、物品或劳力开凿石窟的人。本书分为初入、生莲、大佛、乱世、梵音、涅槃6个章节。作者寻访了大量四川、重庆荒野中的石窟,并对石窟进行分期,勾勒出不同时代的造像题材与风格,第一次将视角放到供养人上,揭示石窟供养人的希冀、哀伤、欢喜,往往会决定石窟的题材。作者通过对巴蜀石窟题记的解读与辨识,找寻出近百位供养人的故事,通过他们的故事,串联巴蜀石窟的脉络,还原其生活与时代。 四川石窟艺术的题材、艺术的变化与供养人的身份有直接关系。本书从历史文献和碑刻中对其进行梳理,通过对不同时代供养人身份、地位、情绪等方面的还原,勾勒出每个时代的风貌。

    • ¥81.7 ¥86 折扣:9.5折
    • 西方现代思想史:1789年至今
    •   ( 2144 条评论 )
    • 罗兰·斯特龙伯格Roland N. Stromberg) /2021-06-01/ 中信出版社
    • 半个世纪来风行欧美高校的思想史经典,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罗兰 斯特龙伯格扛鼎之作,中文版面世以来屡屡再版,以高屋建瓯的历史眼光、激越昂扬的文字表述、犀利透彻的哲理分析,生动而简约地勾勒了现代西方思想全景。 在本卷中,作者将各派思想置于历史脉络之中,以时代为分期回顾了1789年以来的西方现代思潮: 18世纪是启蒙的世纪,促使人们将认识世界的重心从自然转移到人世。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标志着启蒙思想的实践高潮。 19世纪是文学的世纪,文学成为帮助人们理解世界的重要思想载体。马克思和达尔文都在这个世纪的中叶发表了自己的学说, 进步 成为流行的世界观。 20世纪是科学的世纪,这个世纪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他们的学说将人类带入更为不确定的世界里,现代主义从这里诞生。随之而来的是两次世界大战、共产主义和资

    • ¥50.2 ¥98 折扣:5.1折
    •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重订增补本)
    •   ( 1005 条评论 )
    • 葛兆光 /2022-09-30/ 商务印书馆
    • 丛书简介: 葛兆光讲义系列 为葛兆光先生从教以来给学生们开授多门课程的讲义结集,均历其十多年之反复修订,其中既有关于古代中国文化的地图、古代中国的经典,征引广博,不同于掇拾浮华;亦有关于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思考,研思深厚,尤其有裨益于后学。此系列可为读者之锁钥,使其在习得传统文化知识时,亦可一窥学术研究之门径。 本书为葛兆光讲义系列之一,是《古代中国文化讲义》的重订增补本。本书凡十三讲,涉及汉字、婚礼丧仪、家族和社会、儒佛道、阴阳五行、民间信仰、传统的世界观等。本次重订,对内容进行了大量增补修订,增添相当数量的配图,还在每讲后面增加了阅读文献和参考论著,以供读者延伸阅读。 本书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古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地图,带领读者感受一个早已随着时间远去的 古代中国文化世界 ,

    • ¥82.8 ¥98 折扣:8.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