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将杨柳青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戏曲文物展开研究,挖掘了其中所包含的戏曲史实,对其作为戏曲文物的丰富价值进行了综合阐释,进而探索了杨柳青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戏曲传播媒介所具有的传播价值与传播特点,并对其进行了
本书是系统发掘、考证西青当地运河文化的诗词集萃,为编辑组稿。作者把历代和西青运河文化相关的古诗词进行汇编,共选取诗词284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西青的运河文化进行展示。全书共分为运河名镇、乾隆留诗、运
有游戏才有童年 ——致玩着长大的一代 房前屋后,田野水塘 草垛树荫,胡同小巷 那个时代的孩子,玩是他们的“主业” 一颗杏核,一团泥巴,一块砖头,一根木棍,一段小绳,一张纸片 什么都是玩具,什么都能玩出花样 所以他们快乐,所以他们后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老游戏是一种回忆,一种文化整理 游戏无小事——它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和平旧影》是宋文铎于20世纪50年代对天津墙子河的写生作品集,这些作品以素描形式,记录了墙子河 的风景和风貌,也记录了当时天津的历史文化,并由宋文力注文说明。墙子河是一条影响天津百年却已消失的河流,关于它的资料较少,所以这些写生作品,不仅是研究墙子河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20世纪50年代天津地理、建筑、风俗、历史、文化等的珍贵资料。除收录宋文铎的作品,本书还以副编的形式,收录了宋文铎的父亲宋亮生、弟弟宋文复和宋文力对墙子河的写生作品,共100多张。父子四人画作相互映衬,共同从侧面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的天津面貌,是研究天津历史的重要资料。本书由 史学家罗澍伟、今晚报社编辑王振良分别为本书撰写序言和后记。
“津沽趣谭”是《今晚报》为本书作者孙福海先生所开的专栏,旨在介绍天津的风俗人情、名人趣事。本书作为作者《嘛叫天津人》《嘛叫天津人·历史篇》的姊妹篇,收集了作者曾刊发于该专栏的100篇文章,内容涉及天津
运河文化,源远流长,始于春秋,绵延古今。悠悠运河水沉积了2500余年的深厚文化,记录了历史的兴衰荣辱。我国大运河主要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组成,跨越了我国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市,是连接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本书收录了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大运河 文化公园的发展现状、大运河 文化公园的遗产保护制度、大运河 文化公园的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详细描述了我国 文化公园建设的顶层设计已初步完成,在管理机制、资金机制、利用机制、法律制度等方面的探索初具成效,大运河沿线省市的 文化公园建设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大运河 文化公园的保护、利用与管理已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关注的重要方向。
运河文化,源远流长,始于春秋,绵延古今。悠悠运河水沉积了2500余年的深厚文化,记录了历史的兴衰荣辱。我国大运河主要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组成,跨越了我国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市,是连接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本书收录了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大运河 文化公园的发展现状、大运河 文化公园的遗产保护制度、大运河 文化公园的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详细描述了我国 文化公园建设的顶层设计已初步完成,在管理机制、资金机制、利用机制、法律制度等方面的探索初具成效,大运河沿线省市的 文化公园建设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大运河 文化公园的保护、利用与管理已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关注的重要方向。
《天津记忆:致敬2021》是一本记录老天津的手账书。百年以来,天津这块沃土之上的老照片,有洋洋大观的、有社会市井的、有记录史料的。一张张发黄的照片,一段段珍贵的历史,将老天津的历史风貌记录其中。这本手账书新旧图片对比的巧妙,跨页、留白纵横交错的大胆,百姓生活记述的真切,建筑译名考证的严禁,200余幅记录天津的新照与旧影不仅展现了建党百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也预示着天津这座城市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将更加充满魅力。 《天津记忆:致敬2021》以 天津城市景观丛书 为基础,精选了 天津城市景观丛书 中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同时配有注释文字,每一部分配以若干老照片,艺术化地分布其间。旨在向读者集中展示天津城市景观的风采与历史内涵,展示天津城市景观、历史、文化。本书对于展现天津城市景观文化,追寻天津城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