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沽趣谭”是《今晚报》为本书作者孙福海先生所开的专栏,旨在介绍天津的风俗人情、名人趣事。本书作为作者《嘛叫天津人》《嘛叫天津人·历史篇》的姊妹篇,收集了作者曾刊发于该专栏的100篇文章,内容涉及天津
《和平旧影》是宋文铎于20世纪50年代对天津墙子河的写生作品集,这些作品以素描形式,记录了墙子河 的风景和风貌,也记录了当时天津的历史文化,并由宋文力注文说明。墙子河是一条影响天津百年却已消失的河流,关于它的资料较少,所以这些写生作品,不仅是研究墙子河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20世纪50年代天津地理、建筑、风俗、历史、文化等的珍贵资料。除收录宋文铎的作品,本书还以副编的形式,收录了宋文铎的父亲宋亮生、弟弟宋文复和宋文力对墙子河的写生作品,共100多张。父子四人画作相互映衬,共同从侧面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的天津面貌,是研究天津历史的重要资料。本书由 史学家罗澍伟、今晚报社编辑王振良分别为本书撰写序言和后记。
“津沽趣谭”是《今晚报》为本书作者孙福海先生所开的专栏,旨在介绍天津的风俗人情、名人趣事。本书作为作者《嘛叫天津人》《嘛叫天津人·历史篇》的姊妹篇,收集了作者曾刊发于该专栏的100篇文章,内容涉及天津
《和平旧影》是宋文铎于20世纪50年代对天津墙子河的写生作品集,这些作品以素描形式,记录了墙子河 的风景和风貌,也记录了当时天津的历史文化,并由宋文力注文说明。墙子河是一条影响天津百年却已消失的河流,关于它的资料较少,所以这些写生作品,不仅是研究墙子河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20世纪50年代天津地理、建筑、风俗、历史、文化等的珍贵资料。除收录宋文铎的作品,本书还以副编的形式,收录了宋文铎的父亲宋亮生、弟弟宋文复和宋文力对墙子河的写生作品,共100多张。父子四人画作相互映衬,共同从侧面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的天津面貌,是研究天津历史的重要资料。本书由 史学家罗澍伟、今晚报社编辑王振良分别为本书撰写序言和后记。
书中将杨柳青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戏曲文物展开研究,挖掘了其中所包含的戏曲史实,对其作为戏曲文物的丰富价值进行了综合阐释,进而探索了杨柳青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戏曲传播媒介所具有的传播价值与传播特点,并对其进行了
“津沽趣谭”是《今晚报》为本书作者孙福海先生所开的专栏,旨在介绍天津的风俗人情、名人趣事。本书作为作者《嘛叫天津人》《嘛叫天津人·历史篇》的姊妹篇,收集了作者曾刊发于该专栏的100篇文章,内容涉及天津
书中将杨柳青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戏曲文物展开研究,挖掘了其中所包含的戏曲史实,对其作为戏曲文物的丰富价值进行了综合阐释,进而探索了杨柳青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戏曲传播媒介所具有的传播价值与传播特点,并对其进行了品牌定位与文化推广的策略思考。本书打通了传统戏曲与民间年画两个艺术门类,跨越了戏剧戏曲学、民间艺术学、传播学三个学科,在研究方法上契合当前国家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所提倡的交叉研究的学术思路,有利于深化中国戏剧史、年画艺术史等相关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