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中国传统手工纸生产旧影》,以王诗文先生生前整理的《中国手工纸生产过程照片》《福建长汀玉扣纸生产过程照片》《安徽泾县宣纸生产过程照片》摄影原片为底本,共计收录手工造纸相关原始影像八十九帧,按造纸原料及加工等不同,以竹纸、皮麻纸、宣纸分为三大章,并邀请专家分撰说明;全国手工纸技术经验交流会单为一章。书后还附有《造纸工业技术学讲义》以及王诗文先生部分已出版或未出版的著作书影。此书是中国传统手工纸生产过程早期影像资料和文献史料的汇纂,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手工纸的生产制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尝试从地毯制作者和使用者的视角来描绘中国古毯,分享染织工艺实践和生活方式,使这一中国传统艺术精粹更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内容上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中英文对照,包含了大量首次在国内公开发表的古毯和复原古毯过程的图片,其中不乏涉及关键工艺的 保密资料 ,以期对制作工序的介绍使人学会鉴赏地毯的方法,并体会到 美成在久 这一传统工艺的精神内涵。本书重点介绍了在历史上达到了地毯织作艺术的 古典中式地毯 ,在传统技艺的现代实践中,本书也探讨了传统染织在艺术创作和青少年教育上的应用,手工创作是一个心手相应的过程,乘物游心、器以载道则一直是创作者自身追寻的境界。
本书旨在从手工艺设计的视角,诠释畲族传统民间文化与造物艺术,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展现与释读,将抽象的文化研究落实到具体的事象中。本卷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全书共收录了100个案例,包括畲族传统建筑7例,传统服饰27例,传统食具6例;传统生活用具21例;传统生产工具13例,传统手工艺6例;传统民俗与宗教造像24例,基本囊括了畲族传统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书稿以数码图像与文字叙述的双重手段,为当代畲族凝固下一段时空,成为一个畲族文化的 时空胶囊 。通过对这些器具的形态与功能的呈现与文化内质的剖析,全面展现畲族传统生活方式,在体现文化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统一中展现畲族人文精神。
本书是大型丛书 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 之鄂伦春族卷。全书 基于 大设计 视角,从设计学范畴, 甄选鄂伦春族传统建筑、传统服饰、传统餐饮、传统生活用具、传统生产工具、传统手工艺、传统民俗和宗教造像等方面的传统造物设计案例,对其设计形式、特点以及文化价值进行专业阐释和评述,并附有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和专业设计图片。 为读者全面展示了鄂伦春族传统造物设计成就与文化, 从而体现了鄂伦春族的民族文化特点 。该书 是对鄂伦春族传统民族文化的记录、保护与深入、新颖解读。
本书为我社重点基金项目 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 之一,书稿约40余万字,数百幅图片,从设计学角度,详细展示了撒拉族传统建筑、服饰、餐饮、生产生活工具等,是对撒拉族造物设计的集中梳理和展示,也是对撒拉族生产生活、审美等民族文化的深刻解读。
传统戏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 由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策划出版的 十三五 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民族瑰宝 中国少数民族戏曲优秀剧目百种》,旨在对散布在我国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宁夏、湖南、江西、重庆等 15 个省市区的藏戏、壮剧、白剧、傣剧、彝剧、苗剧、满族新城戏、花儿剧等 20 多个少数民族剧种进行归纳、整理,精选其中既代表我国少数民族戏曲的艺术成果,也代表中国传统少数民族表演艺术精髓的101出剧目,系统介绍每个剧目的源流、历史传承、表演特色和艺术价值,完整呈现每个剧目的剧本等内容,全面反映出70余年来中国少数民族戏曲文学创作的丰硕成果。 《民族瑰宝 中国少数民族戏曲优秀剧目百种》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郭汉城,
本书为国家基金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其中一本,全书围绕我国哈萨克族的传统建筑、服饰、餐饮、生活生产用具、宗教习俗等方面,对哈萨克族的传统文化从设计学的独特角度全方位地进行了梳理与研究,对保存哈萨克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西蒙古民歌传统与历史文化变迁(蒙古文版)》以绪论、总结外分两大部分,六个章节等组成。部分论述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蒙古民歌的传承,历史演变、文化特征,与影响等西蒙古民歌的独特性问题;第二部分论述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蒙古民歌发展的共性问题。如:民歌中包含的历史文化传统、崇拜英雄人物与宗教信仰、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热情等。作者用大量的手材料来论证这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王中江著的《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思想新知论丛》主要围绕老子思想和黄老学展开,旨在探讨老子世界观与黄老学的内在结构和系统,准确认识它们的义理构造和精义,追寻从老子思想到黄老学的演变,扩展和深化对早期道家的研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用很好有限的文本建立了一个很好高明的世界观,这一世界观既有探寻世界根源的本原论,也有追求优选治理的政道论。黄老学继承了老子的本原论和政道论,又为其增添了用制度和规范保证客观、稳定、有效治理的法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