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说魂儿 精装(第三版)
    •   ( 465 条评论 )
    • 栾保群 著,汉唐阳光 出品 /2023-07-1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活着与死去,这是对立的,但有没有一个不死不活的境界呢?活着是人,死去为鬼,但有没有一个不人不鬼的状态呢?长期稳定的肯定没有,短暂一时的则无处不在,诸如昏迷、发疯、出神、丢魂,等等。魂灵离壳之后,躺在哪里的是不死不活的躯体,飘游在外的是若阴若阳的游魂。形神相离,但也没有断绝联系,只要有了适当的条件,它们还会合而为一。这些都是我们想谈的魂灵。 普通人活着的时候,一般不大会关心自己的魂灵,因为有比这更重要的饮食男女之类的问题。 及至人确确实实地死了之后,就除了魂灵什么都没有了,说明确些就是鬼魂或幽灵,其实已是异物,即成了 鬼 。一个在阎王判官案下受审判的魂灵,身不由己,这时再想关心、想净化、想改造,说什么也没有用了。魂灵的受人关注,最可能的是在即死尚活、是人非人的那一刻,也就是魂儿跑

    • ¥44 ¥88 折扣:5折
    • 成都的细节
    •   ( 1933 条评论 )
    • 张丰 /2022-03-01/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有人说,成都是一座去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府河、南河、锦江,河流见证了古蜀之地的生长与变迁;万里桥、老南门大桥、九眼桥,成都的老灵魂仿佛时刻走在桥上;泡菜、 盖碗茶、龙门阵,茶馆成全了市民相似的情感模式;老板娘,嬢嬢、市井粉子,成都女人将锐利与温婉结合得恰到好处;青春、酒精与音乐,九眼桥边挤满了不怕醉的年轻人...... 本书从自然景观、饮食习俗、文脉痴癖等不同维度对成都这座城市进行了介绍,从成姆斯特丹到千年少城、从食辣小史到陋室茶摊,作者带我潜入成都的大街小巷,立体呈现出一个地理的、历史的、现实的成都,深度解析这座 去了就不想走 的城市的魅力。

    • ¥32.9 ¥65.8 折扣:5折
    • 扪虱谈鬼录 精装(第三版)
    •   ( 508 条评论 )
    • 栾保群 著,汉唐阳光 出品 /2023-07-1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活着的时候,我们可能看不穿滚滚红尘,死了,就一定能释然于人间的温情冷暖、名利欲望吗?由文字和故事筑就的鬼世界到底是何种景象?冥界的生死薄籍由谁掌管,鬼的户口如何解决 鬼的世界,依然是人的世界。作者用幽默的笔触和旁征博引的考据,令读者洞窥中国传统民间传说中光怪陆离的幽冥世界!

    • ¥44 ¥88 折扣:5折
    • 印第安神话
    •   ( 245 条评论 )
    • 王觉眠 /2023-05-01/ 陕西人民出版社
    • 美洲印第安神话长期被掩盖在神秘主义之下,散落在这片辽阔大陆上的印第安人留下了水平相当高的古代文明。从北境雪国部落的动物半神和恶作剧精灵,到修建了属于自己的金字塔的阿兹特克、玛雅、印加三支前哥伦布时代的重要文明,再到宛如人类婴儿时期的最为原汁原味的火地岛神话,印第安神话成了今日美洲传统文化的底色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来源。作为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的难以再造的艺术典范,印第安神话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与审美价值,本书以印第安神话为主要内容,系统展现了印第安人认识世界、征服自然和思考自身生存的方式。

    • ¥34.9 ¥69.8 折扣:5折
    • 乡土日常:灵验 磕头 传说
    •   ( 132 条评论 )
    • 岳永逸 著 /2023-05-01/ 漓江出版社
    • 一种风俗、习惯、信仰、传说,即使在他者看来毫无意义,其中也蕴含了极其深奥的东西。当下华北腹地乡村的大小庙会,犹如一架古式钢琴,远近各色人等纷至沓来,用不同调式怡然自得地演奏着。神马、香炉、袅袅香烟、飞升的黄表纸、跪拜的身影、大小镜头、旌旗牌匾,是显圣物,也是行好的宇宙象征和心灵轨辙。这一切,既艺术化地点染着素朴的乡土日常,也在相当意义上成就着当代中国民俗学以及非遗事业。

    • ¥34 ¥68 折扣:5折
    • 江南烟火:有滋有味的百年民间饮食
    •   ( 194 条评论 )
    • 邹赜韬 著 /2023-07-0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四季轮回,可口食材数不尽。一年终始,应景美味吃不腻。江南的福气在此,江南的日常如此。作者勤挖史料、巧运笔触,真切而细腻地再现了百年前江南民间饮食的状貌与流变。本书是洞察近代江南民风民俗的 饮食方志 ,是亲近百年前水乡日常生活的 访古指南 。

    • ¥34 ¥68 折扣:5折
    • 阅读大运河
    •   ( 675 条评论 )
    • 阅读大运河》编委会 /2021-09-06/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为了大力弘扬大运河文化,促进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本书以阅读 行走的方式,遴选和大运河有关的城市及历史著作、文学作品等,邀请知名作家、运河文化研究专家、各地文化部们负责人、文化媒体等,在行走中阅读大运河,在阅读中传播和传承大运河文化,围绕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渊源、传说典故、风俗人情、文学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址、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等多个话题展开,力求通过名家领读的形式展现出大运河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对中国大运河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进行梳理和重新定位,并推动大运河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 本书将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五节。部分围绕大运河产生的文学作品展开,由知名作家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解读。第二部分围绕大运河滋养的名家展开,由运河文化研究专家讲述

    • ¥32 ¥48 折扣:6.7折
    • 古人的日常礼仪了解古人礼仪生活的*佳入门。清华大学教授彭林、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虞万里
    •   ( 22 条评论 )
    • 曾亦, 陈姿桦著 /2024-02-01/ 上海古籍
    • 中国古代礼仪,作为贯穿 、社会、家庭的血脉,影响古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曾亦教授精研经学二十余年,尤其擅长《春秋》学与《礼》学,在写作本书时,一方面注重以浅近的语言叙述古礼的精义,一方面又以历史与哲学的视角将其与当代人生活、西方礼仪比较勾连,对大众深入了解古礼、转化当代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通论礼之精意,然后以三《礼》为中心,结合《朱子家礼》,讨论以冠、昏、丧、祭等为核心的古人日常礼仪。深入文献,面对日常,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辨证,在古今之变中,把握礼仪的精髓。

    • ¥34.17 ¥68 折扣:5折
    • 桥上桥下的中国(本书为“九说中国”丛书之一种。中国桥梁之美跃然纸上。一册在手,了解中国古代桥梁的技术成果和悠久文化。)
    •   ( 259 条评论 )
    • 李晓杰 /2022-09-01/ 上海文艺出版社
    • 《桥上桥下的中国》是李晓杰教授专为 九说中国 撰写的读本,桥梁是如何起源的?津渡是怎样出现的?它们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它们与古代风烟四起的战争、曼妙无比的诗文、多姿多彩的风俗典故、气吞山河的历史名人都有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解答,就在本书中。 《桥上桥下的中国》从桥梁起源和它们在我国古代的发展与演变讲起。从古今史话、营造之术、建构之妙、园林飞虹、诗中赏桥、桥上战事、佳话典故、神仙传说、桥俗民风等九个方面让中国桥梁之美跃然纸上。书中介绍了中国古代在桥梁方面的技术成果和悠久文化,对桥梁的形制、结构、功能、审美、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特色等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无论是对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技术,还是对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来说,都是近年来有关这一领域的不可多得的普及型读物。

    • ¥38.7 ¥49 折扣:7.9折
    • 大地的耳语——江南二十四节气
    •   ( 787 条评论 )
    • 王寒 /2019-01-28/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节气里有日月盈亏,有风花雪月,有山河岁月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温情。拿起这本书,读到的不仅是江南风物,更是时光流转。 ★时间的流转全都在细枝末节里。本书在文字以外配以数十幅照片,是作者在行走中对光阴的影像纪录,让你学会从身边的一草一木里感受节气的更替。 ★每一个节气开头精美的黑白木刻盘图案,是从作者先生的几百幅木刻作品中精选出来的,质朴厚重而不失典雅巧思,与文字相得益彰,亦是对二十四节气的另一种写意概括。

    • ¥30.6 ¥68 折扣:4.5折
    • 成都:历史和文化
    •   ( 73 条评论 )
    • 何平 /2023-07-24/ 四川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通俗读物,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描述了成都的辉煌历史,包括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文化、文学和艺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诗人、学者,以及独具特色的人文地理景观和生活方式,并配以精美的插图。 本书前六章主要阐述先秦时期的古蜀国文化,第七至十六章分别讲述秦汉、隋唐时期的成都,第十七至二十章讲述宋元明清时期的成都。 多年来,成都被评为最佳旅游目的地,这座 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以其闲适的生活节奏、温润的气候、丰饶的物产、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吸引着八方来客。本书可以使读者深入了解成都的历史特征、认识成都的历史个性,促进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也是响应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宣传口号 天府三九大 安逸走四川 的重要作品,以期为提升巴蜀文化影响力贡献力量。

    • ¥44.9 ¥89.8 折扣:5折
    • 天上人间:禹域神话与岁时令节
    •   ( 37 条评论 )
    • 李松涛 /2023-04-01/ 上海三联书店
    • 四时烟火,陶染成俗,从历史深处,听到今天的故事。 如果我们相信自己是炎黄子孙,为何要怀疑伏羲女娲的神话?天圆地方的天坛地坛,建在北京城的哪里?今日香港铜锣湾大坑中秋节的舞火龙,为何有东汉大傩驱疫的遗意? 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我们华人的生活里代代相传。口头传说的神话历史,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都在今天的日常里活色生香。

    • ¥42.2 ¥50 折扣:8.4折
    •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建三坊七巷
    •   ( 27 条评论 )
    •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编写,潘鲁生邱运华总主编 /2023-03-31/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中心地段,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古城风貌核心。三坊七巷起源于晋代,历经千年变化,遂成著名历史街区。三坊七巷建筑格局规整,经纬分明,许多古民居保存良好,素称 明清建筑博物馆 。街区中二百余座古建筑,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等,它们是城市历史为鲜活的记忆。这里聚居了许多文人学士、名宦显贵,尽多钟鸣鼎食之家。坊内文人多以读书为业,所以科举事业极盛,据统计坊巷中共有一百五十多名进士,三百六十多名举人,几百位历史名人。这里的文化氛围成就了街区博大的气象, 人被诗书之泽,家传弦诵之声 ,这些人物,亦为三坊七巷书写了一段宏大历史。

    • ¥40 ¥80 折扣:5折
    • 【新华网】古代风俗百图 连环画大师王弘力 彩绘中国古代秦国两汉明清画集历史文化国画书习俗节日画册绘画绘本艺术临摹美术书读
    •   ( 94 条评论 )
    • 无 /2018-01-01/ 新星出版社
    • 1992年,连环画大师王弘力先生为《古代风俗诗画》一书绘成插图一百幅,十年后,以旧画为基础,遴选增删重绘成一百幅彩色插图,各配以风俗竹枝词一首、风俗源流考述一段,并于2006年初结集出版,名为《古代风俗百图》。读库此次校正文字、旧书新做,以小册子的形式将其呈现给读者。 插图所绘节庆活动上溯先秦两汉,近到明清时期,生动古朴、细节丰富;考述文字则从诸如《荆楚岁时记》《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典籍中辑录简明记载,时或引用历代文人墨客的相关诗作,以说明某一习俗之源流与变迁。 内容又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我国古代逢岁时节令则庆贺祈愿的具体习俗,从正月初一到除夕之夜,涉及节令风俗六十多项,有的到今仍有传承,有的则已散佚在典籍史料之中。二是三十多项具有时代特色的日常生活场面,

    • ¥32 ¥36 折扣:8.9折
    • 古人的日常礼仪了解古人礼仪生活的*佳入门。清华大学教授彭林、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虞万里
    •   ( 11 条评论 )
    • 曾亦, 陈姿桦著 /2024-02-01/ 上海古籍
    • 中国古代礼仪,作为贯穿 、社会、家庭的血脉,影响古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曾亦教授精研经学二十余年,尤其擅长《春秋》学与《礼》学,在写作本书时,一方面注重以浅近的语言叙述古礼的精义,一方面又以历史与哲学的视角将其与当代人生活、西方礼仪比较勾连,对大众深入了解古礼、转化当代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通论礼之精意,然后以三《礼》为中心,结合《朱子家礼》,讨论以冠、昏、丧、祭等为核心的古人日常礼仪。深入文献,面对日常,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辨证,在古今之变中,把握礼仪的精髓。

    • ¥33.32 ¥68 折扣:4.9折
    • 碧山11——方志小说
    •   ( 864 条评论 )
    • 左靖 主编,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2019-11-01/ 中信出版社
    • 《碧山》系列第11辑。以2017年 方志小说 项目组发起的联合驻村写作计划为主线,汇集这次活动的成果。方志记实,小说写虚,而 方志小说 将二者杂糅,意在虚实并用,彼此激发,开启在地写作新模式。同时,也借助方志和小说相对成熟的技艺,重新认识地方,认识人地关系。

    • ¥34 ¥68 折扣:5折
    • 春明梦忆
    •   ( 216 条评论 )
    • 翁偶虹著,张景山编 /2019-04-01/ 北京出版社
    • 本书以翁偶虹先生亲自选定并编排的《北京忆旧》为基础,由弟子张景山适当增补删减,并为每一篇文章精心配图,更加方便阅读,也直观传递老北京之美,从而使本书成为一本图文相生的旧京文化撷萃之读物。本书以一位梨园人的视角详细描述了老北京的吃喝玩乐,既有艺术性的,如烟画、烟壶、烧砖艺术等,也有生活性的,如逛庙会、养鸟、种花、货声等。

    • ¥44 ¥88 折扣:5折
    • 李氏姓氏字辈考
    •   ( 84 条评论 )
    • 黄泽岭 编著 /2019-11-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来自大槐树 百家姓字辈考》 本套丛书是研究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文化的一套丛书。 国史、方志、家谱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三大支柱,也是验证洪洞大槐树移民的重要依据。移民姓氏表明了一个家族系统和血脉关系,是了解移民文化的重要切入口。沿着姓氏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梳理移民姓氏和移民文化的社会功能,从中认识到移民姓氏文化研究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移民后裔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姓氏文化历经多个朝代不断传承变迁,至今姓氏数量就有一万多个,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姓氏文化。它可以解读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标记历史人口迁移、反映时代文化特征、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是一把解读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金钥匙。 中国自古就提倡伦理道德、祖宗崇拜和宗族制度等意识

    • ¥40 ¥80 折扣:5折
    • 发现中国:博物馆,赏博物馆,发现眼中的中国
    •   ( 142 条评论 )
    • 林德汤 /2022-03-04/ 北京出版社
    • 本书遴选了几十家中国知名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不同侧面,编者将它们分成了六大部分进行介绍,如部分 荟萃中华,包罗万千 中介绍了有着600 年历史的故宫博物院,还介绍了有着浓厚地方历史特色的四川博物院、山西博物院等;第二部分 星火燎原,势不可当 展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封建压迫、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历程,既有展现中华儿女14 年抗战史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也有讲述革命根据地特色的延安革命纪念馆等。而 巧夺天工,源远流长 温故知新,日新月异 风云际会,群贤毕至 术业有专攻 等四大部分则介绍了极具特色的历史艺术、名人故居、自然科学博物馆等。

    • ¥47.6 ¥78 折扣:6.1折
    • 农业文化遗产与乡土中国
    •   ( 76 条评论 )
    • 孙庆忠 /2021-09-30/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通过乌丙安、李文华、闵庆文、王思明、曹幸穗、骆世明、樊志民、田志宏、朱启臻、叶敬忠、杨庭硕等十几个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专家分别就不同侧面做的专题阐释,多侧面、多角度对中国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整体情况(价值、过程、现状、问题、对策等)进行了讲解,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中国名家谈。国内首次出版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整体情况,对于普及和传播该项目、推进中国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出版价值。

    • ¥45.3 ¥68 折扣:6.7折
    • 扪虱谈鬼录
    •   ( 16 条评论 )
    • 栾保群 /2023-07-11/ 山西人民
    • 活着的时候,我们可能看不穿滚滚红尘,死了,就一定能释然于人间的温情冷暖、名利欲望吗?由文字和故事筑就的鬼世界到底是何种景象?冥界的生死薄籍由谁掌管,鬼的户口如何解决……鬼的世界,依然是人的世界。作者用幽默的笔触和旁征博引的考据,令读者洞窥中国传统民间传说中光怪陆离的幽冥世界!

    • ¥44.22 ¥88 折扣:5折
    • 传统生活之美·帝王家的珠玉
    •   ( 82 条评论 )
    • 许丽虹 梁慧 著 /2022-10-26/ 黄山书社
    • 这是一本写古珠玉的书,更是一本借古珠玉透视历史、洞见传统文化的书。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示出历史庞大精微的细节。历史与当下、政治与审美、信仰与经济、习俗与工艺,在书中融为一体,交相辉映,趣味横生。丰富的图片加强了文字的现场感,问句式的标题,如 唐妆与宋妆区别在哪里?郑和下西洋如何买买买?明朝皇帝和官员腰上的的 呼啦圈 为何掉不下来? 等等,引人入胜,是一本好看好玩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

    • ¥45.8 ¥58 折扣:7.9折
    • 诗画光阴:中国人的节气和节日
    •   ( 32 条评论 )
    • 韩可胜 /2023-10-01/ 百花文艺出版社
    • 本书共分两辑,即 中国人的节气 和 中国人的节日 。作者分别从这两个角度介绍了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六个传统佳节,以及梅花、数九、花信等承载中华文化的精神图腾,诗意化地表达了农耕、时令、月相等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及其对当今世界的启示。 本书倡导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以爱国为主基调,弘扬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体现中华文化智慧。作者选取了40余首可读性、艺术性、思想性俱佳的诗词,同时选用40余幅古代中国画,辅以成文。无论是以自然为主旋律的诗词,还是反映了古代中国人衣食住行的中国画,都与全书文字内容衔接紧密,而诗词雅趣又与国画风物相结合,立体呈现中式生活美学,进一步诠释了本书对中式美学意象的表达空间。

    • ¥39 ¥78 折扣:5折
    • 河川的归属--人与环境的民俗学(人文东亚研究丛书)
    •   ( 219 条评论 )
    • [日] 菅丰 /2021-03-01/ 中西书局
    • 《河川的归属 人与环境的民俗学》以日本新泻县山北町大川乡为田野点,对其境内管辖的一条名为大川的河川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调查。大川至今仍保留着鲑鱼捕捞的传统,当地民众把大川亲切地称为 鲑川 。作者以田野作业与文献史料为依托,围绕鲑川这一共有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维护及其组织体系的核心内容,对大川至今仍在进行的传统方式下的鲑鱼捕捞活动进行了历史溯源与民俗志的深描,还原了自古至今大川鲑鱼捕捞活动的演变与发展。

    • ¥34 ¥6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