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数字和创意的融会 : 文化产业的前沿突进与高质量发展
    •   ( 461 条评论 )
    • 金元浦 主编 /2021-07-01/ 工人出版社
    • 《数字和创意的融会 : 文化产业的前沿突进与高质量发展》是描述中国文化产业前沿发展动态的著作。本书以数字与文化的融合为主线,直面5G技术、互联网思维、创意原创力等在文化领域的新变,描绘出互联网网独角兽、数客创客与极客、人工智能艺术、移动短视频、IP视频运营、沉浸式游戏、网络播映等,成为创意中国的华彩实践。

    • ¥47.6 ¥78 折扣:6.1折
    • 当代中国博物馆
    •   ( 154 条评论 )
    • 段勇 /2022-02-01/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本书深刻介绍和阐释了中国的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成就、问题和方向。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大潮背景下,中国博物馆事业过去三十年经历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成为当代世界博物馆发展全景中引人注目的亮点。全书正文部分共七章,涵盖博物馆各个方面:博物馆藏品;民办博物馆;博物馆陈列与展览;博物馆社会教育与公共服务;博物馆学术研究;博物馆治理与运营等。全书内容涉及当代中国不同类型的博物馆:综合类、历史类、艺术类、故居旧址类、考古遗址类,民族民俗(含宗教)类、自然科学类、工业遗产类,以及各种专题博物馆,以及新近的生态(社区)、数字等新形态博物馆等。

    • ¥44.5 ¥68 折扣:6.5折
    • 文化产业数字化赋能研究:跃迁与升维 黄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3
    •   ( 0 条评论 )
    • /2024-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数智时代,文化产业的技术体系与空间体系将发生颠覆式的跃迁与升维影响。故本书尝试借助技术轨道理论与系统论思想,洞察文化产业数字化赋能的前提与内外部条件、解析文化产业数字化赋能的跃迁机制、呈现文化产业数字化赋能的现状、解构文化产业数字化赋能的组织升维特征、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数字化赋能经验,进而给出文化产业数字化赋能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以期为未来政府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政策设计提供积极的理论指导。

    • ¥69 ¥138 折扣:5折
    •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职业传承
    •   ( 107 条评论 )
    • 阎晓明 /2018-01-31/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本书为丛书《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中的一本,追寻我们记忆中那些熟悉却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本册为职业传承,讲述了那些曾经在我们记忆中深深停留过的职业,心心念念想从事的行当。书中分为五部分:远去的邮递员、修补时光的人、美丽绣娘、归来兮鲁班、说唱这一行,邮递员、钟表匠、绣娘、木匠和说书人,曾经生活中平凡普通的职业,今天已不多见。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仍然以耐心和坚持,一生只做一件事,做到极致、*好。本书通过追寻这些职业传承人的足迹,回忆和讲述了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引人怀想过去的美好记忆。

    • ¥21.3 ¥35 折扣:6.1折
    •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视域、新变革、新路径
    •   ( 123 条评论 )
    • 许立勇 著 /2021-10-01/ 中国发展出版社
    • 本书在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背景下探析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命题,填补了文化产业创新研究的部分空白。一是战略观。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国家创新体系的维度审视研究命题,紧紧抓住当前产业、技术、政策等层面的变革。二是生态观。从整体生态观把握具体内容,创新理论视野,系统总结 技术经济 路径、 创意经济 路径、 平台经 济 路径。三是技术观。系统梳理传统产业、业态和新兴产业具体门类的技术特征与发生机制,为本书打上了深深的 技术烙印 ,也为文化产业创新路径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注脚。四是创意观。高度重视新兴业态下的个体作用和体验,研究涉及 创意者经济 的理论范畴,即文化科技 融合带来了文化产业的生态变革,形成文化产业 生态 系统。

    • ¥43.3 ¥65 折扣:6.7折
    • 重建秩序的场景 : 文化产业发展的伦理建构与隐私保护
    •   ( 48 条评论 )
    • 金元浦 主编 /2021-07-01/ 工人出版社
    • 文化产业应肩负的责任担当,要求必须构建与其相适应伦理秩序。社会转型之下文化产业面临的伦理冲突、互联网新媒体的历史性变革下的 伦理危机 、互联网自媒体传播的产业伦理困境等展现出重建秩序场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网络隐私是互联网时代全球重大的社会问题,加强隐私保护是中西方共同的责任与使命,也是一个全局性的国家系统工程。

    • ¥35.4 ¥58 折扣:6.1折
    •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文物百代
    •   ( 100 条评论 )
    • 阎晓明 /2018-01-31/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本书为丛书《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中的一本,本册为文物百代,共分为六章:青墙白瓦徽州梦、古镇新城难相宜、墓冢流枫百世梦、长虹飞渡今何在、书画无声怎言志、博物大梦路蹒跚,讲述了我国具有代表性文物的历史及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如徽派建筑、有中华特色的石拱桥不仅在建筑史上有重要价值,还具有典型的中式美学意义。中国书画和瓷器更是中国特色文化的代表。本书从对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追述和传承的角度讲述了有中国特色的文物的价值和历史。本书主编阎晓明现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党组书记、台长。

    • ¥21.3 ¥35 折扣:6.1折
    • 图书文创新思维
    •   ( 16 条评论 )
    • 吴昉 /2022-08-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多元业态与复合媒介的发展倾向,促成了全新的图书文化创意理念。经历了传统有形媒介与数字虚拟媒介的新旧媒介转化适应期,图书文化以 再媒介化 的表现形式探索创意产业发展趋势。本书旨在分析图书文化创意理念对传统出版装帧的现代转化,从出版品牌、衍生文创、实体书店、文化空间等多从视角,探讨现代图书文化产业的复合媒介特质,以及如何凭借整合不同的媒介优势,在多元文化创意产业环境中寻求发展的新思维。

    • ¥34 ¥68 折扣:5折
    • 体育蓝皮书: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 黄海燕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3
    •   ( 1 条评论 )
    • /2024-0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总报告系统总结了2022~2023年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情况与亮点,就区域体育产业在新发展阶段如何把握机遇,承担起建设健康中国、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任务展开讨论、提出建议。地区篇逐一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体育产业发展总体情况、主要经验和未来方向。行业篇围绕户外运动、体育用品制造等体育领域重点业态,以及区域合作办赛、体育消费、 专精特新 企业等研究热点,对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优势领域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经验篇归纳了三省一市在体育市场监管、体育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运动休闲乡镇发展、城市体育消费升级,以及杭州亚运会场馆设施建设与应用等领域的实践创新经验。案例篇选取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数字化赋能体育转型升级、体育助力

    • ¥117.6 ¥168 折扣:7折
    • 文化创业: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生产与创新
    •   ( 138 条评论 )
    • 翁昌寿 /2020-01-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青年和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文化创业与文化创新会成为新一轮的青年创业热潮和消费热潮,他们对于文化创业指导和理论认识的书籍需求不断增长。本书不仅完整详实地呈现当代中国文化创业的代表性公司和团队案例,还探究文化创业与文化创新的相关性和互动绩效,前瞻性地为新兴文化产业创业的发展规划提供智力支持。

    • ¥40.6 ¥59 折扣:6.9折
    • 拓展业态的边界 : 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与跨界融合
    •   ( 108 条评论 )
    • 王林生 /2021-07-01/ 工人出版社
    • 文化新业态是文化产业边界拓展的集中体现,也是文化提质增效的核心支撑。在发展实践中,文化新业态的阶段性迭代,展现出的多样性类别、消费模式,适应的是新生代群体的文化消费需求。新形态的影像、网红经济、偶像经济、媒体的转型融合、人工智能在文化领域的应用等,不断拓展着文化产业的边界,更新着文化表现的内容与形式。面对文化新业态发展实践中出现的产业乱象,构建新业态互联网平台的主体责任,是提升文化新业态治理能力与水平的关键。

    • ¥41.5 ¥68 折扣:6.1折
    • 当历史遇上创意:闲置空间再生中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研究
    •   ( 76 条评论 )
    • 陈燕 著 /2019-12-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在精神经济时代背景下,本研究采用理论文献分析和调研实证分析相结合、全国总体情况的宏观分析与各区域具体个案的微观分析相结合、以及多学科交叉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闲置空间再生中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进行研究。本书在绪论中介绍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本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以及全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在*章中提出了闲置空间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相关概念,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第二章探讨了闲置空间的资源特性,以闲置空间资源特性为导向的文化创意产业进驻,和闲置空间对主导性文化创意产业的选择。第三章针对闲置空间再生的动态发展过程,分析了空间形态的演变。第四章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动态过程,分析了产业结构的优化。第五章归纳总结了闲置空间再生中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终形成,分析了闲置空间再生中文化创意产

    • ¥45.3 ¥68 折扣:6.7折
    • 马产业
    •   ( 18 条评论 )
    • 王怀栋 等 著 /2020-03-01/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聚焦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内蒙古社科联组织策划了 内蒙古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重大项目 内蒙古马文化与马产业研究丛书 。 作为丛书的组成部分,《马产业》的写作任务由自治区马产业专家王怀栋教授主持,项目承担单位为内蒙古农业大学。近年来,国内现代马产业逐渐兴起,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内蒙古现代马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借鉴国内外现代马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马产业》以内蒙古马产业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内外马产业发展现状、特点及趋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内蒙古马产业发展的问题,基于 一带一路 的国际视野,从全产业链和产业融合视角提出内蒙古马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马产业》的主要内容有内蒙古马产业发展的背景和重大意义、马产业发展基础理论、

    • ¥48 ¥72 折扣:6.7折
    • 马科学
    •   ( 19 条评论 )
    • 芒来白东义刘桂芹 著 /2020-03-01/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马科学(Horse Science)是以马业基础理论研究为目的的理论性学科。马经历了约5000万年的进化,经历了迁移、驯化、扩张和发展等阶段,逐渐形成了当今的马业模式。在马属动物发展过程中,驯化是主要的事件,是人类高贵的征服。在马被驯化前,大多是马本身为了适应环境能够更好的生存而出现扩张和消亡并存的状态,而在被人类驯化后,人类按着马产业的发展需求进行了定向培育,从而导致了各个用途品种的形成和分化,这个过程大约进行了五六千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人类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马这个动物,展开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探索,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形成了严格的马科学体系。这些马科学体系对马产业的发展、马文化的传承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科学》在编写过程中,广泛汲取国内外现代马科学新内容,结合我国马业

    • ¥72 ¥108 折扣:6.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