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本书英文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文本问世后,获得如潮好评,成为众多作家、学者、企业家、高校师生的案头书,并入选《新周刊》和《书城》 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的20本书 。另有日文、法文、德文等版本。
吴晗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历史的镜子》是吴晗的一本历史文集,正文17篇,附录2篇,共计19篇。鉴于该版本没有进行分类编排,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分类,以章节的形式重新编排出版。编辑过程中,为了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这本历史著作,除保留19篇外,再根据类别,酌情增添了一些文章,主要包括历史事件、政治研究、历史人物、社会文化等,这些文章皆为吴晗生前创作。
在袁枚的诸多爱好中,好味、好友、好游、好葺屋几项都与他的好吃联系在一起。他的家厨是一代名厨王小余,二人之间有深厚的 知味 之交;他广交宾朋,云游四野,得以遍尝美食;辞官后隐居的随园,是当地著名的食材生产基地。袁枚推崇饮食之道,四十年的美食实践使他对食物原料的选择与配搭、调味品的使用、烹饪火候的掌握、进食要求与步骤,了然于胸,循循有法。在《随园食单》中,袁枚用妙趣横生的语言记述了流行于14 18世纪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及美酒名茶,既有美食经验与制作技艺的分享,又有饮食理论的总结,堪称厨者之宝典、资深美食家的品鉴指南。 书中提出的本味为上、调和适中、饮食卫生等理论,对今天的饮食文化以及养生思想仍有极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对饮食制作和餐桌上的一些陋习的批判,足以令人警醒。
本书中,作者打破政治伦理框架下的 好人 坏人 之分野,将一张张忠奸分明的历史脸谱还原成一个个具有多面向的人;通过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品评,反思了 泛德论 、 忠 的观念的嬗变,以及无论是读书的还是放羊的,都 爱以天下为狗任 的传统。作者识见敏锐,文字洗练,通过对人性、政治、文化的多层面剖析,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中的人,以及历史的另一维度。
从慷慨悲凉的建安七子,到魏晋禅代之际睿智却凄凉的正始名士,从放荡不羁却落入凡尘的竹林七贤 , 到五胡入中原 、 世乱时危而狷介轻狂的中朝名士,再到晋室南渡之后的一手麈尾轻扬一手挥鞭北指的太元名士 , 他们是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诗人,他们中 有人 天姿秀出、 有人 行止彪悍、 有人坦率慷慨,有人甚似 蛇精病。他们终于脱离了道德模范高高在上的神坛,变成了活泼泼的值得尊敬让人欣赏却无法复制的个体 。这么 多闪烁着智慧和生命之美的个体,如同当风的披帛,如同流过溪涧的酒觞,如同和暖的阳光,给了我们俯仰天地的情怀,给了我们高贵 、 直率又让人喜爱的范本。 在这个熙熙攘攘的时代,拥挤而焦虑的十字路口,希望更多的人看到他们。
《历史的镜子》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从先秦到晚清的历史长河中,撷取或奇人,或轶事,娓娓道来,也或者品评忠臣名将,畅谈才子佳人,纵论社会现象,文字洒脱,态度严谨,内蕴深刻,异彩纷呈,让人读来赏心悦目,又回味无穷,尽窥塑造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思想根基。
Array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领导人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方法,在不同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工作方法的价值并不因时间的流逝和条件的改变而失去作用,今天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地挖掘它、继承它、使用它、发展它,以加快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的进程,学习的同时也是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优良传统的较好方式,让它们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对我们国家的干部来说这是国情教育的优质读本。
《历史深处的忧虑(四版)/近距离看美国之一》作者以信件的形式讲述美国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生动地介绍了美国政治法律制度的思想原则、建立与发展过程、操作方式、历史价值以及为这套制度已付出和将要付出的代价。
本书以生活化的语言描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文地景,以不同的文化主题为线索,梳理香港地区的各类风物,尤其关注店铺招牌、独特街景、交通特色和自然保育等方面,涵盖文化融合、传统民俗和赛博朋克等主题。本书有助于促进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历史的交流互通。不仅可作为香港文化研究的资料,还可以作为深度旅行和风物掌故等的参考读物。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者金雁的散文集,既是个人生活记忆,也是对一段历史时期的记录。 书中主要回顾了20世纪60 70年代,即作者的童年和青春阶段。通过翔实生动的文字,作者回忆了擅长持家且头脑清明的姥姥;伴随着饥饿和干旱环境的童年生活;被打落社会底层而早早承担起生活重担的经历;从知青插队到就业 供销社 的谋生岁月;恢复高考后考取研究生的一段拼搏过程;等等。字里行间充满令人唏嘘的故事、果敢顽强的人生态度,以及独立深刻的反思。 同时收入了一些回忆成家后与秦晖共同生活的文章,幽默戏谑,趣味盎然;以及访问东欧的一段独特经历与见闻。 书中收入珍贵照片及作者绘画作品。
高启是明代首屈一指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缔造的有明一代诗歌的气象、规模与轮廓。却在盛年因卷入苏州知府魏观的冤案,横遭腰斩。 高启有集传世,但因为始终未被平反,生平记载少之又少,青年时代充满了谜团。本书从高启的诗歌入手,勾勒出高启的行踪与交游。 更可贵的是,本书的并不止步于勾稽诗人生平,而是将个人的升沉置于元末大乱、群雄逐鹿与明初的高压时局下。被朱元璋消灭的张士诚政权,是曾让青年高启寄托英雄主义豪情的存在。之后则由幻灭转为疏离,这段经历终成为高启命运中难以摆脱的伏笔。 译后记从牟复礼写作此书的学术史意义谈起,旁及西方汉学著作的预设读者与终极追求,又将翻译过程中的种种纠结与思索一一呈现,极富意趣。
本书从皇权、官僚、军队、农民等角度,叙述了自秦朝到清末两千年间封建专制制度的建立、发展到崩溃的历史,剖析了专制社会的根本矛盾和必然灭亡的命运。指出历史的车头轰轰隆隆地前进,把旧的时代撇在后面,产生了新的事物,出现了新的情势,提出了新的问题,向着民主化、现代化的前途猛进,这是谁也违拗不了的前进的主潮,读来催人奋进。
庆历四年春 ,这是范仲淹千古经典《岳阳楼记》起首句所定格的不朽时间。宋仁宗庆历四年,这段貌似短暂的时间轴上,范仲淹、欧阳修、苏舜钦、滕子京 凝聚了多少载入史册的故事与文采风流的人物?夏坚勇由春入秋,从今论古,以古观今,小说笔法,微言大义,在历史的褶皱中纵横开阖,挖掘出丰饶的人文意义。 《庆历四年秋》为夏坚勇 宋史三部曲 的第二部。一次小小的酬神聚餐,引发了朝局的轩然大波,背景是北宋中期的庆历新政。作品展示了从北宋宫廷到市井百姓广阔的生活面,政治社会、军事外交,朝政百态错综复杂;变革权争、阴谋人祸,暗潮汹涌惊心动魄。一波三折的朝廷新政被置于日常性的生活描画之中,既有细密精微的人情洞察,旷达清远士人精神的张扬,又有对于天下大势纵横捭阖的宏观把握,读来令人深思。
本系列丛书是一套介绍三国人物的通俗读物,作者常年研究三国时期史实,颇有心得,且能精心选取史学典籍的可靠素材,笔法生动,兼具学术性和文学性,简明流畅、雅俗共赏。陆逊出自江东高门望族,而他本人的文治武功,又为自己的家族增添了崭新的光彩。他的儿子陆抗,完全继承了他的军事天才,后来也升任孙吴全军的主帅,成为孙吴皇朝可靠的安全保障。他的孙子陆机、陆云,则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大家,创作了大量的名篇佳作,是当时文坛上光芒灿烂的双子星座。本册描绘了陆逊家族丰富多彩的曲折人生,包括他们令人赞叹不已的辉煌文武功业,还有令人惋惜不已的悲惨人生结局。
雅尔塔会议是美英苏三大国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会议主要研究了战后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联合国问题。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会议巩固和维护了三国战时联盟,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 雅尔塔体系 ,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斯特蒂纽斯作为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全程参与了会议,是重要的决策人之一,其回忆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史料价值。
方北辰说三国 系列的基本定位,是具有坚实学术基础的大众化、通俗化读物,既不像史书《三国志》那样的文言表述那样艰深难懂,也不像小说《三国演义》那样多有虚构移植,失去历史的原真。作者精心选取史学典籍的可靠素材,放手运用文学审美的生动笔法,二者有机结合,力求达到生动有趣、简明流畅、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既定水准。 具体到本书,本书描绘了司马懿在三国政治舞台上极其精彩的 变脸 表演,也记录了他实实在在的文治和武功,而非简单贴上 奸诈 狼顾 的标签而已,总之,这是一部无敌忍者终结三国的破阵曲。作者文笔优美,对司马懿生平的描述以史实为依据,可信可靠,读来引人入胜,原稿质量佳,适合想要了解三国历史,从中汲取有益借鉴的读者。
方北辰说三国 系列的基本定位,是具有坚实学术基础的大众化、通俗化读物,既不像史书《三国志》那样的文言表述那样艰深难懂,也不像小说《三国演义》那样多有虚构移植,失去历史的原真。作者精心选取史学典籍的可靠素材,放手运用文学审美的生动笔法,二者有机结合,力求达到生动有趣、简明流畅、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既定水准。 具体到本书,本书描绘了孙权年轻时期的英武决断,抗衡曹操,扬威长江,也记录了他老年时期的昏聩糊涂,自毁基业,悲剧收场,这是一部半生明主的长恨歌。作者文笔优美,对孙权生平的描述以史实为依据,可信可靠,读来引人入胜,原稿质量佳,适合想要了解三国历史,从中汲取有益借鉴的读者。
《篮球姐妹》以中国女篮队长、2023年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女旗手、女篮运动员杨力维和她妹妹、中国女篮队员杨舒予这对篮球姐妹花以及队友的成长历程为线索,讲述中国女篮励精图治,一步一个脚印,从低谷走向辉煌,跻身世界女篮强队行列,凭借实力最终拿到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入场券。姐妹俩的坚韧与顽强,深刻诠释了永不放弃的 女篮精神 ,成为广大女性学习的榜样,也为全国青少年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困难时,要有不屈不挠和坚持到底的意志。中国女篮队员与杨力维,杨舒予姐妹的精神价值将远超篮球比赛的胜负。她们坚韧的精神和卓越的技能,传递着积极向上的信息,是中国女性的骄傲,堪为全国体育界的典范。
本系列丛书是一套介绍三国人物的通俗读物,作者常年研究三国时期史实,颇有心得,且能精心选取史学典籍的可靠素材,笔法生动,兼具学术性和文学性,简明流畅、雅俗共赏, 方北辰说三国 系列的基本定位,就是具有坚实学术基础的大众化、通俗化读物。刘备字玄德,蜀汉皇朝的开国皇帝,曹操眼中唯一能与自己并肩媲美的 天下英雄 。本册描绘了刘备如何走上人生的登峰造极时期,详细记录了他惨淡经营的艰难历程,可谓是:曾怀席卷吴江志,岂料魂归蜀道难。
建安七子 之一,曹魏开国皇帝,然留存千古的多是其煮豆燃萁欲杀曹植、赐死甄宓被发覆面、篡汉为帝逼死献帝。还原曹丕一生,随父征战四方,留守许都主持政务,立嗣之争得偿所愿,代汉受禅建立曹魏,设立九品中正制澄清吏治,休养生息民安物阜,英年身死长眠首阳。其执政七载建立文治武功、千秋功业,《典论》首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之风,重开西域沟通中西, 天才骏发魏文帝 ,尤值大书特书,名标青史!
《东京梦寻录》是夏坚勇继《绍兴十二年》《庆历四年秋》之后 宋史三部曲 收官之作。《东京梦寻录》由《宋史?真宗本纪》中的一句敷衍而来, 及澶洲既盟,封禅事作,祥瑞沓臻,天书屡降,导迎奠安,一国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 。 北宋真宗东京城,举国十年荒诞梦。宋真宗,两千年封建帝王史上东封泰山的终结者,作为一位仁厚但自卑、爱民却迷信的太平君王,宋真宗东封泰山的心理不可谓不复杂。他是北宋第三位皇帝,太宗赵光义三皇子,曾用名赵德昌、赵元休、赵元侃。985年,皇长子元佐焚宫被废;986年,二皇子元僖意外暴毙。三年后,一直在立储问题上首鼠两端的太宗正式下诏,立元侃为皇太子,并改名赵恒。此时,属于三皇子的大剧方才真正拉开帷幕。 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曾订立下 澶渊之盟 的宋真宗赵恒登基执政已届十年。岁末一日,
本书是根据郑天挺先生1962年为中共中央党校学员讲授清史的课堂记录整理而成的,提纲挈领地介绍了自清朝入关后到鸦片战争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重要史实,既便于读者迅速理解清朝前期、中期的基本状况,又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本书叙述事实简明扼要,分析问题高屋建瓴,能够体现作者本人的学术思想和观点,是一部出色的清史普及读物。
《杨钟健回忆录》以自传的形式集中展现了杨老一生的壮丽事业和百折不挠的科学探索精神。读之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现代中国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和自然博物馆事业的历史,了解辛亥革命以来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事业发展的真实状况。这本书值得广大的以求知为人生追求的青年学子一读,会从中汲取到力量和智慧,获得教益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