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日两位学者继《嘉定县事——14至20世纪初江南地域社会史研究》之后的又一部合著,是两人基于共同研究旨趣的十几年合作研究的阶段成果。书中记录了两人以江苏吴江地区为中心的田野调查成果,集中反映了历史人类学、社会经济史等研究视角中对近现代江南地区社会文化的若干认知,可以彰显中日学者对固有学术范式的追求和以及处理具体学术问题时采取的不同路径。
本书为“光启·情感史”主编、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江讲座教授王晴佳多年来介绍、探讨与实践情感史研究的专集,较为全面介绍了情感史的史学潮流来源、发展应用等。书稿以在国内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的论文为基础,修订结集。
《古希腊贸易与政治》阐释了古典时代,也即前希腊化时代,希腊城邦与各类商贸活动的关系,并描述了城邦的商贸政策。在古代史涉及的所有问题中,与物质基础相关的论题很迟进入古典学者的研究视野;处理类型迥异的材料时,面对诸多困难,即便经济史家也会踌躇不前,不愿将研究范围延伸到中世纪之前。正因如此,古代经济的发展程度仍是历史研究中很富争议的问题之一。 在本书中,作者约翰内斯·哈斯布鲁克阐明:国民生产或劳动者阶级的利益从未对希腊各个自治城邦的政策产生过决定性作用。在希腊处于独立发展的时期,城邦从未出于保护或促进城邦公民产业发展之目的丽施行过占领或维护靠前外市场的政策。古代社会决定政治和经济的基础是武力,人权还未得到广泛的认可。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著名学者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学术史名著,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书原为1923年秋至1924年春夏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课程的讲义。成书后共分十六讲,叙述了明末清初至清末民初近三百年学术变迁之大势及其在文化上所贡献的分量和价值,内容涵盖数十种学科概貌、上百种学术专著、众多学派源流和几百位儒士学者。 本书内容条理清晰,文笔流畅生动,实为学术思想史类著作中难得的佳作。出版后影响巨大,直到今天仍然备受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推崇。
本书是中日两位学者继《嘉定县事——14至20世纪初江南地域社会史研究》之后的又一部合著,是两人基于共同研究旨趣的十几年合作研究的阶段成果。书中记录了两人以江苏吴江地区为中心的田野调查成果,集中反映了历史人类学、社会经济史等研究视角中对近现代江南地区社会文化的若干认知,可以彰显中日学者对固有学术范式的追求和以及处理具体学术问题时采取的不同路径。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著名学者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学术史名著,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书原为1923年秋至1924年春夏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课程的讲义。成书后共分十六讲,叙述了明末清初至清末民初近三百年学术变迁之大势及其在文化上所贡献的分量和价值,内容涵盖数十种学科概貌、上百种学术专著、众多学派源流和几百位儒士学者。 本书内容条理清晰,文笔流畅生动,实为学术思想史类著作中难得的佳作。出版后影响巨大,直到今天仍然备受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推崇。
《中国史学名著》为一本简明的史学史著作,在讲座的基础上写成,扼要介绍了从《尚书》、《春秋》到《文史通义》的二十多部中国史学名著。作者从学科史的角度,以点带面、提纲挈领地勾勒了中国史学的发生,发展,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从中西史学的比照中见出中国史学乃至中国思想和艺术的精神与大义。
《国史新论》作者钱穆“旨求通俗,义取综合”,从中国的社会文化演变、传统的政治教育制度等多个侧面,融古今、贯诸端,对中国几千年历史之特质、症结、演变及对当今社会现实的巨大影响,作了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精彩剖析,内中各篇,“有以分别眼光治史所得,有以专门眼光治史所得,有以变化眼光治史所得。 《国史新论》的每一论题,必分古今先后时代之不同,而提示其演变。而各篇著作有其共通之本源,则本之于当前社会之思潮。”
本书为“光启·情感史”主编、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江讲座教授王晴佳多年来介绍、探讨与实践情感史研究的专集,较为全面介绍了情感史的史学潮流来源、发展应用等。书稿以在国内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的论文为基础,修订结集。
《按粤疏稿(二)》为《按粤疏稿》第二集,共六集,辑卷二部分。《按粤疏稿》明田生金撰,六卷,明刻本。田生金明朝湖广麻城人,大约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后至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前出任广东巡按御史,曾与两任两广总督张鸣岗和周嘉谟共事。其在任内,颇有建树。《按粤疏稿》则是“在粤言粤”,为任职广东时的疏草,六卷共收奏章103篇,其中有几篇奏章所言之事与澳门有关。《按粤疏稿》是明代广东文献中极为罕见之书,该书不仅保存了明中后期大量的广东原始资料,而且还披露了这一时期来自澳门的重要讯息这些文字,或证史,或补缺,为明代澳门史增添了极为宝贵的史料。为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料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