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历史的真面孔·中国卷》通过综述传世文献,结合新出土材料,推敲历史的细节,揭开中国历史鲜为人知的真面孔。本书作者以不同的历史角度,比如帝王皇家、不为人熟知的小历史、名人不为人熟知的故事乃至古人与今不同的生活等,以“新奇”的角度为读者讲述历史不为人熟知的一面,如春秋霸主齐桓公竞被活活饿死、关公竟没用过青龙偃月刀、宋朝百姓也爱点外卖、“衣冠禽兽” 初竟然是褒义词等。本书内容虽然切入点小,但新颖有趣,写作时也严谨从文,是一本有趣而富有新意的通俗历史读物。
王守家,1926年9月生,辽宁海城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家经济委员会袁宝华主任秘书,国家计委生产技术室组长,国家经委重工业局处长、副局长、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76年10月至1977年1月作为中央工作组成员派往上海工作。1988年6月离休。这份详尽的日记就是王守家同志1976年10月至1977年1月期间的工作笔记,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主持整理。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的一部经典的普及性学术读物。全书篇幅不大,主要是为学习中国历史的专业学生和历史爱好者介绍了一些历史书籍,指出了一些读史门径和研究方法。作者从讲授史籍入手,而涉及史学的许多方面,进而又涉及历史评价的诸多问题,全书贯穿了作者的史料通识观和学术创新精神。该书文字通俗,但内容的学术性、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性,与专门的学术著作相比毫不逊色。读透本书,对于掌握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清晰脉络、掌握读史治史方法,极有帮助。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的一部经典的普及性学术读物。全书篇幅不大,主要是为学习中国历史的专业学生和历史爱好者介绍了一些历史书籍,指出了一些读史门径和研究方法。作者从讲授史籍入手,而涉及史学的许多方面,进而又涉及历史评价的诸多问题,全书贯穿了作者的史料通识观和学术创新精神。该书文字通俗,但内容的学术性、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性,与专门的学术著作相比毫不逊色。读透本书,对于掌握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清晰脉络、掌握读史治史方法,极有帮助。
有关汉代金文的辑录与研究,2006年前已有部分现代学者做过扎实的工作。但2006年以来迄今的十年间,随着汉代考古工作的大力推进,又出现了许多不见于此前学者著述的汉代金文,它们散载于各类文物考古杂志中,未加系统整理。此外,部分古代学者对汉代金文的辑录与研究成果,亦尚未引起现代学者关注。凡此皆为当前汉代金文整理研究工作中的一些缺憾。以此,本书乃以现代学者所辑为基础,增入2006年以来各类文物考古杂志所收汉代金文,补入部分古代学者的汉代金文研究成果。目的在于,通过系统整理编纂视域所及之汉代金文,稍补既有研究之缺,并为汉代文化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可资利用的基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