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历史文献辑译》第四辑为 澳门港华工出洋 资料专辑的专题报告部分,收录1861年澳门华工出洋监理官佩雷拉提交给澳门总督的《澳门港华工出洋报告》、1871年委员会向澳门总督提交的《关于保证实现移民的条件和自由所应采取措施的报告》、1872年澳门华政理事官巴士度提交给澳门总督的《澳门港未成年人出洋报告》、1874年葡萄牙海事海外部部长科尔沃向葡萄牙议会提交的《关于废除澳门口岸契约华工出洋的报告与文件》等。这批文献有利于对华工出洋的全面研究。
《大同书》是中国近代思想家康有为的名著。在书中康有为提倡“破九界”的人道主义原则,批判现实世界;设计“升平世”的范式,规划社会改造方案;进而展望“大同”境界,设计理想社会。汤志钧先生的《导读》,分析了康氏大同思想从孕育、发展到定型的历程,梳理了《大同书》从初创、增改到成书出版的经过。
刘萍主编的《近代史资料》根据国家图书馆藏《五知堂家藏函牍》整理的《李用清家书二十四通》,李用清历官广东惠州知府、贵州贵西道、贵州布政使、陕西布政使等职,晚年主讲晋阳书院,家书内容反映了李用清处事为人的思想。《英国与国民政府战后处置——英国外交档案选译》,反映了英国对中国战后有关领土等处置问题上的态度和政策。《赛珍珠致美国战略情报局长的备忘录》,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赛珍珠上书美国战略情报局局长威廉·多诺万上校,为美国的亚洲政策及援助中国的抗战建言献策。《清华大学留学史料选编》,是根据清华大学档案整理的有关1909-1949年间清华大学为留学生选拔、派遣、资助、管理等方面的资料。此外还将刊载孙中山佚文、钱穆佚文各一篇,并继续刊载《锡良函稿(五)》、《六二回忆(三)》。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 故时风物 名人一瞬 旧事重温 私人相簿 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香港威海卫警察谷迅昭回忆了他从威海到香港做警察的历史往事,呈现了清末民初的杭州运河和苏州城,以照片为中心考证了山东博山聚乐村饭庄的历史,等等。
《山海经》作为研究中国上古社会、领略古代神话传奇的珍贵史料,对于广大读者来说,一直存在阅读、理解上的难度。本书作为袁珂先生精心整理的一个 译注 本,没有改变经文本来面貌,并且有校、有注、有译,更加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注释在《山海经校注》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删去繁琐的学术性探讨文字;译文则逐字逐句全部翻译,力求能准确达意,以直译为主,小部分译文采用意译。精校的原文附以吸收了袁珂先生研究成果的注释和译文,除了重视学术性和资料性,更强调了通俗性。
本书是首次发现的叶向高墓志铭的整理成果,包括铭文全文加上相关人物、内容释读。叶向高是明万历年间首辅大学士,历经万历、泰昌、天启三朝,独相十三载。整块墓志铭近万字,以较大篇幅概述了晚明内忧外患,朝廷忠奸纷争和叶向高独撑残局,整饬朝纲,忍辱负重,力保忠良的高风亮节。该墓志铭具有重要的证史补史价值。同时,墓志铭颜体楷书,书法韵味隽永,风神超迈。书法者文震孟,天启二年状元,书法大家,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征明之曾孙,曾任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其书迹遍布天下,可与曾祖文征明相媲美,有书法字帖行世。故出版这份墓志铭,具有重要书法价值和历史文献价值。
本辑刊由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全书收录十七篇论文,作者来自上海图书馆、上海戏剧学院、苏州博物馆、复旦大学等单位,内容主要涉及对诗词、名人日记、手札的整理,及相关典籍的版本考订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名人日记、手札整理为主,如《李文忠公尺牍》《愙斋公家书》《冯煦手札》《钱基博致陈灨一、费师洪手札》等等,为近现代相关历史及人物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档案之魅》言简而意丰,是法国历史学家阿莱特·法尔热的代表作之一,被不少历史学家同行赞为经典作品。这本书所谈论的对象主体主要指收藏在法国国家档案馆、阿森纳图书馆和靠前图书馆中的18世纪的司法档案,包括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阅读近代报刊资料时,挖掘的鲜为人知的掌故轶闻的结集,讲述了众多近代人物鲜为人知的野史掌故,史料丰珍,颇有风趣。作者长期致力于江浙一带文化历史、风土人物的钩沉发掘,对于近代以来各个方面的掌故,十分熟悉。 书中所用材料均自旧书旧报中挖掘,有资料之独特性,写作的素材都是前人从未提及的 段子。书中所载掌故,皆娓娓道来,多白描,少评述。近年来,学界对于近代期刊报纸的研究整理并不少见,但主要是针对一些有名的大报、大刊。而从本书所引用的材料来看,作者选择的都是一些偏门的、地方性的小报小刊,比如《苏州明报》、《大光明》、《吴县日报》、《古今》等,且不说对这些报刊所载内容的爬梳、整理,即便是搜集这些报刊也殊为不易。由此也可见出作者别样的史家眼光及占有资料之丰富。本书是典型的“
《峥嵘岁月》集中收录了1921年至1949年革命时期的文章,如反映红军战士日常生活的《日常生活里的红军战士》《1936年:东征期间的两张红军合影》,反映中共地下党革命历程的《朱枫的家国情怀》《地下党忆
本书内容包括:高祖即皇帝位、汉高帝求贤诏、汉文帝赐半租诏、汉文帝忧水旱诏、汉文帝议振贷诏、汉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汉武帝元狩二年报李广诏、汉武帝诏求茂材异等诏、贾谊论积贮疏、晁错论贵粟疏蒯通荐处士等。
《峥嵘岁月》集中收录了1921年至1949年革命时期的文章,如反映红军战士日常生活的《日常生活里的红军战士》《1936年:东征期间的两张红军合影》,反映中共地下党革命历程的《朱枫的家国情怀》《地下党忆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
谢希德(1921-2000),我国 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第七届上海市政协 。她为我国现代物理学的研究、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倾往了毕生的心血。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全国政协文和学习委员会编的《师表(回忆谢希德)/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集纳了谢希德同志的学生、同事、家人、朋友所写“三亲”文章,讲述了谢希德的丰富人生、顽强精神、爱国情怀和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