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籍范围之广、种类之多、内容之富、材料之详、史料价值之高,都是世界上罕见的。从《尚书》、《春秋》出现算起,有近三千年史书编纂的历史,而且绵延不断,历代王朝,无不有史。然而,关于史学自身的自觉的理论反思和系统总结,却直到唐代才真正出现。唐代刘知畿所撰《史通》是我国*部史学理论著作,也是我国历史上*部史学史,对初唐以前史学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总结和批评,是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这次白云注译《史通》,采用浦起龙《史通通释》求放心斋刻本为底本,此本刻于乾隆十七年(1752),浦起龙将明清各种版本疏而汇之,博采众长,予以互正,对《史通》订讹补遗。
《读史方舆纪要》是我国古代极其重要的一部地理总志,尤侧重于军事地理。作者顾祖禹生于明末,有感于明统治者不明边防利病之处、兵戎措置之宜,而至亡国之恨,遂积二三十年之功成此书。 《读史方舆纪要》以明两京十三司为纲目,分历代州城形势九卷,各直省一百一十四卷,山川异同六卷,天文分野一卷,叙述各省、府、州、县建置沿革、疆域变迁。该书侧重于山川险易及古今战守成败之迹,对景物名胜所在皆略,且对旧舆地书名实错误,多据正史有所订正。 本书由贺次君、施和金先生整理,以宋氏纬萧堂写本为底本,校以敷文阁本、职思堂本、邹代过本,并以历代正史、《资治通鉴》及各种地理总志、方志参校,是一部校勘精良,便于读者利用的整理本。
《白话精编史记》精选了《史记》中本纪、世家和列传中的经典篇章,尊重原文的行文风格,以直译的方式编译成书,力求让读者能避开原书艰深晦涩的特点,领其要义,取其精华,真正了解《史记》,读懂《史记》。
《金史》为元朝脱脱等修纂的官修纪传体金代史,包括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1卷,全书135卷,另附《国语解》一卷。记述了从女真族的兴起到金朝建立和灭亡百余年的历史。 中华书局點校本《金史》,*初由傅乐焕先生承担,但到1966年傅先生去世时,仅做出少部分工作。其后大部分点校工作在1971年后由张政烺先生完成,崔文印先生负责编辑整理,于1975年出版。点校本采用百衲本为底本,与北监本、殿本参校,择善而从,又参考有关史料进行校勘,吸取了前人的考订成果,成为当代《金史》的一个通行本,面世后深受广大读者好评。 此次修订仍以百衲本为底本,通校元刻本、清武英殿本,參校明南監本、北监本、清江苏书局本,以及明《永乐大典》残本的相关部分。参考吸收施国祁《金史详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及道光殿本的考证、张元济《金史
《资治通鉴(繁体竖排版)(套装全20册)》为我国*部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16朝1362年史事囊括无遗,备受历代统治者及文人学士兵青睐,视之为之书。
《读史管见》全书三卷二十六篇,为清代著名女学者李晚芳所编选评点。此书书早在百年前就被传到日本刊行,而且一版再版,名声远播东瀛。安政三年(中国的咸丰六年、公元 1856年),日本学者陶所池内为浪华书林群玉堂翻刻的《读史管见》校订并作序,序中盛赞李晚芳审视历史时,灵心准确像一架天平、眼光雪亮如一把火炬,其明晰的论断和超卓的见识,即使把司马迁从九泉下请出来,也会对这位敢于批评《史记》的妇人心服口服。该书为日人池内陶所(1814-1863)于江户末期校订之和刻本。 丛书 简介: 《史记》选本丛书是由渭南师范学院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主编,择取古今中外对《史记》进行注疏、解读和编选的较好底本,汇集而成。第二辑包括《史记治要 文章正宗 古文翼》、《史记综芬》、《史汉文统 史记统》、《史汉初学辨体》、《史记
左丘明*的《左传》作为一部巨*,较之《春秋 》,其思想观点、政治倾向有明显进步,艺术水平* 是大为提高。作者歌颂和赞美了春秋时代的一些有名 的政治家,如子产、叔向、晏婴等,也尽情鞭挞了一 些暴君如晋灵公、楚灵王等,这些无疑体现了时代精 神,比尊孔文化进了一步,具有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 作用。在文学上,《左传》叙事生动精炼,富有文采 ,成为后世散文家叙事和议论的楷模。作者特别善于 写战争,如 秦晋觳之战 城濮之战 鄢陵之战 鞍之战 等*名战役,都叙述得有条不紊,精采 动人。《左传》写人,重在传神,绘声绘色,故晋文 公重耳、郑庄公、赵盾、子产等,都是至今活跃在人 们心目中的人物。书中大大小小的人物有三千多个, 构成了一座人物形象系列的画廊。 《左传(文白双栏对照)》精选《左传》之中大众 感兴趣的篇节,以文
.
《大戴礼记》是儒家重要经典,收录了数十篇反映早期儒家思想发展状况的文献,其中的 曾子十篇 是反映曾子及曾子学派思想的最重要的文献。本书开篇是一篇专论《曾子思想指要》,概述了 曾子十篇 的相关文献学研究,论述了曾子思想中仁与孝的关系、曾子孝道思想、曾子修身之道思想、曾子的宇宙观等。全书主体译注部分以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为底本,参校以阮元《曾子注释》、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等书,按 曾子十篇 原次序、分段落,对较为难解的字词句作了详略得当的注释,又给出了精准的现代译文。本书非常适合普通的国学爱好者阅读。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史学史上的杰作,堪称对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经典读本。本书是刘后滨教授、李晓菊教授主编的历史读本,选编、解析《资治通鉴》关于中国古代历史重大问题的记载,旨在普及大学生与历史爱好者的历史知识,培养其具有一定的文献阅读能力与历史赏析水准。
史学学习与研究有两大基础:一是史料,二是前人成果。古今中外的史学前辈留下的成果不计其数,它们是史学殿堂的宝贵财富,其观点、研究方法给后人以深刻启迪,为我们今天学习和研读历史提供了重要借鉴。《世界史学名著导读》为世界史、历史学专业课程教材,选取和精讲国内外学者有关史学理论、唯物史观、早期文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现代化、第三世界等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并以唯物史观予以深刻分析,有助于读者学习和理解世界通史各阶段历史演变的主题。
赖希的《希腊-罗马典制》在汗牛充栋的古典希腊-罗马阐释中独树一帜,长期以来却被忽视了。赖希的洞察兼备学者的严谨和思想家的睿识,既能涵盖细枝末节的阐幽之妙,又能包摄历史理路的宏大勾勒;既是论证缜密的专题阐释,又是独具情怀的通史撰述。 赖希*的主题是制度,超越具体人和事件的政治制度,那是文明的载体,真正的精神生命在其中汩汩流淌。或许在所有的制度中,希腊-罗马的制度堪配典制的美名,那是制度的范式,兼具历史本体和认识的双重示范意义。 赖希摈弃了古朗士、耶林的见解,摒弃了麦考莱、梅因的借鉴,摈弃了多数德意志、英格兰史学家的见解,在现代的智识环境中获得了某种古典风格的历史智慧。他从罗马的愧耻制度出发,贯通至罗马公民权、罗马官员、公民大会、元老院、共和国,再扩展至雅典和斯巴达,上升到普遍城邦,
赛雷全彩漫画明朝历史前两部重磅上市,明朝历史竟然如此有趣!10000000人都在看的 超萌赛雷 千万读者喜欢的历史专业科普平台 史图馆 强强联合创作,全彩漫画电影式全场景再现明朝三百年历史。 赛雷三分钟漫画中国史 系列全新作品,聚焦明朝历史,从朱元璋崭露头角,洪武治国一直到朱棣登基,讲到仁宣之治,土木惊变,一直到嘉靖年间的历史,用生动的四色漫画再现明朝的历史场景!对中国史,特别是明朝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本书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入门读物。全书用赛雷的爆笑风格来刻画人物和事件,几乎每页都有让人会心一笑的梗,让人在哈哈哈大笑中通晓三国历史的脉络以及关键事件。
恺撒战记 高卢战记》叙事翔实精确,文笔清晰简朴,历来很得爱好罗马历史、拉丁文学和军事史等各方面人物的推崇。本书共七卷,记述恺撒在高卢作战的经过,从公元前58年至52年,每年的事迹写成一卷。恺撒死后,他的幕僚奥卢斯?伊尔久斯续写了第八卷,以补公元前51年至52年的空缺。因此,《战记》又成为记述这些地区情况的*古老的历史文献,它对高卢和日耳曼各地区的从氏族公社逐渐解体到萌芽状态国家出现这段时间里的政治、社会、风俗和宗教等的记述,成为我们研究原始社会和民族学的重要依据。
《中华国学文库:资治通鉴(套装1-12册)》是中国古代知名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战国至五代期间1300多年的历史,向为史学界所推崇,在收集史料、考订事实、编排年月及文字剪裁润色等方面都代表了古代编年体史书的极高成就,是古代历史研究的基本典籍。国学文库本以点校本为基础,改为简体横排,为广大读者提供方便阅读的可靠版本。
《优雅的汉语》丛书以 轻松阅读经典,深入中文堂奥,体味汉语大美 为目标, 中文经典100句 ,通过经典 金句 , 句读 经典的方式,令读者无须整本 啃读 经典,即可了解 名句的诞生 ,更理解 名句的内涵 ,还能延伸 名句的妙用 ,在轻松阅读中精粹尽览,更觅得经典中鲜活的中国智慧。 《中文经典100句:礼记》遴选《礼记》中的名句一百条,用轻松的解读方式、故事性的描述,将名句与经典的主旨阐明,有助于读者通透运用名句。一部关于礼乐的百科全书,还原生机勃勃的礼乐文明。《礼记》之文,博达典丽,其义理宏深、文辞粹美。不仅是历代学习先民生活智慧、行为容止之美的圭臬,更是习得中文精粹万古不废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