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 扫除偏见浮辞 的日本通史著作,原名《日本全史》,将 日本上千年的沧桑变迁浓缩于短短十余万字之中,鞭辟入里,字字珠玑。 全书共二十四篇:第一篇详言日本地位;第二至六篇略叙民族由来、社会演进、帝权扩张等;第七至二十四篇,分述幕府统治时期到明治维新后,在政治政策、经济制度、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发展情形。尤其关于中日交涉、蒙古征伐等内容,其叙述弥补了我国历史参考书的部分缺遗。此外,书中还对重点词句进行了标记,并在附录中列出了一系列参考书目,以供读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本书按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 编写刚要的要求,对河北省的回族古籍进行了广泛的收集和整理,涉及的种类更广泛,内容更详尽。
位于我国新疆东部的哈密,是一块具有悠久历史、显赫地位的宝地。在恢弘而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哈密成为中原王朝进出 西域 的重要节点以及经营新疆的关键支撑,是中西文化文明互动互鉴、交流交融的 锁钥 咽喉 ,寻觅哈密这块土地上的人类活动迹象及其历史遗存,具有一定的考古和史料价值。昆吾人在公元前1600 年,经历河西走廊,纵跨千万里,来到哈密,在此定居、开发、繁衍,成为目前所知的在哈密地区早留下清晰身影、准确族属名称的开发者、居住民。作为夏商时期较为活跃的一支族群,昆吾族群对夏朝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书共有8个篇章,通过串联夏、商时期的一些考古材料(如遗迹、遗址、遗物等),通过比较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哈密地区的天山北路文化与焉不拉克文化文化,以及处于它们中间的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之异同
祭敖包是海西蒙古族特有的保留有古老遗俗的祭祀和娱人的民俗节日,是集中展示蒙古族赛马、射箭、摔跤、传统和现代歌舞等,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盛宴,同时也是海西蒙古族人民自由交流情感的场所。本书作者以自己从小到大参与祭敖包祭祀活动的感受,以流畅的文字和图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敖包祭祀活动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揭开了神秘的德都蒙古神秘祭祀,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商君书》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该书解决了在当时条件下实行变法的理论基础问题,提出了“壹”“法”“农战”等变法的几大原则,既有宏观理论阐述,也有具体的法令军规,其中有些内容比如不能让利益一致的人相互监督等,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普米族史话》是“云南史话·世居少数民族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介绍了云南普米族名称的由来、关于云南普米族起源的各种说法,追溯了从远古开始,直到近现代时期云南普米族的发展变化,勾勒出了云南普米族发展情况。全书文字简洁流畅,内容丰富全面,兼具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