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粮食、运河与白银 : 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历史
    •   ( 11198 条评论 )
    • 波音 著 /2023-04-01/ 工人出版社
    • 三千年的粮仓保卫战、厚葬毁了大汉江山、东汉王朝的财政困局、别说宋朝不差钱儿、经济学家王安石的两大创新、白银让明朝不明不白地死去、谁偷了康乾盛世的馒头 本书从钱、粮等经济学的视角来观察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希望在历史的王侯将相、善恶忠奸等视角之外,从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出发,为广大读者解读货币对推动历史和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用简单通俗的方式诠释货币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关系。

    • ¥32.6 ¥68 折扣:4.8折
    • 惠通桥之战(中国好书、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文津图书奖获得者余戈2024重磅作品,樊登盛赞推荐)
    •   ( 1111 条评论 )
    • 余戈 著;天喜文化 出品 /2024-05-01/ 天地出版社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的抗战,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事吃紧时期,滇缅公路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交通运输生命线,而天堑怒江之上能够承载汽车通行的桥梁只有一座 惠通桥。 在第一次入缅作战期间,惠通桥维系着十万远征军的兵力输送和物资补给;战事失利后及时爆破惠通桥,为避免形势危殆构筑起一道战略防火墙。在滇西反攻阶段,修复惠通桥、夺控滇缅公路,惠通桥又成为扭转战局、赢得胜利的战略枢纽。 惠通桥不仅支撑着缅北和滇西两个战场,也是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战略焦点。从此种意义上讲,惠通桥不仅关乎滇缅战场的成败,更关乎着民族抗战的命运。 本书以 微观战史 的写作方式,借助最新发现的原始档案,对围绕惠通桥的战事和人物细节进行了细致还原。作者以惠通桥这一战略节点为着眼点,冷静客现

    • ¥49 ¥88 折扣:5.6折
    • 航海、货币与贸易 : 从经济学角度看世界历史
    •   ( 4448 条评论 )
    • 波音 著 /2023-04-01/ 工人出版社
    • 海上马车夫的世纪辉煌、鲁滨孙是个奴隶贩子、棉花大战中的 X 因素、牛顿让银币遭殃、为了3便士茶税丢掉13个州、一战爆发与钱无关、美元成了世界Q币、国家信用多少钱一斤 本书站在经济的视角,讲述从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到 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五百年中,世界历史和经济演变中的精彩故事,特别是那些影响大国命运的经济共性和个性。通过观察全球列强五百年来的盛衰过程,探讨它们在经济领域的得失成败。

    • ¥32.6 ¥68 折扣:4.8折
    • 牛津全球书籍史(插图本):第二十届文津图书
    •   ( 783 条评论 )
    • 詹姆斯?拉文 /2024-11-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旨在同时打破关于书籍的两道认知藩篱,即时间藩篱和地理藩篱。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著名学府的十六位权威学者遍访全球、纵览古今,从刻有楔形文字的泥版,到承载数码图文的电子书,将书籍五千余年的历史娓娓道来,绘成一幅精彩壮阔的人类文明画卷,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书籍史的新鲜视角。

    • ¥71 ¥148 折扣:4.8折
    • DK铁路史:火车、工程师与工业文明的故事
    •   ( 2126 条评论 )
    • 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Christian Wolmar)著 陈帅 译 /2021-04-01/ 中信出版社
    • 铁路,是工业文明的缩影,是人类科技的伟大杰作。一部二百年的铁路史,也是一部轰鸣的现代史。这部铁路史由学者克里斯蒂安 沃尔玛尔与DK公司联合打造,用约200幅彩图,呈现珍贵车型、技术细节、重要路线以及历史现场。 铁路带来了过去难以想象的速度。1830年,利物浦 曼彻斯特铁路开通,标志着铁路时代真正来临,在此之后,从伦敦到爱丁堡,路程耗费时间由2个星期缩短到2天,商品、人力的交流被大大加快。在轨道铺设声和隧道开凿声中,涌现出暴富的铁路大亨、天才工程师、殖民者、铁路工人和火车迷,轨道铺向何方,他们的传奇就延伸向何方。 不过,铁路带来的不止于此。 短短的二百年间,火车从马拉车化为高速列车,而世界也从蒸汽弥漫的19世纪来到了现代。这是人类历史上风云变幻的二百年,在诸多塑造了现代世界的大事件中,铁路都是隐藏的

    • ¥87 ¥128 折扣:6.8折
    •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蓬莱阁典藏系列)
    •   ( 1546 条评论 )
    • 刘师培 著,程千帆 等导读 /2019-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1917年刘师培在北京大学国文门讲授文学史课程时的讲义,论述汉魏六朝文学变迁特点与诸家文章优劣得失,褒扬藻韵,推重美文,严辨"文"、"笔"二体之别,为声偶之文争正统。刘师培率先肯定魏晋玄学"撷佛老之精华,弃儒家之糟粕","不可谓非哲学大昌之时代",给予魏晋文学充分的重现。这本著述作为课堂讲义,其研究方法也促使了北大国文门文学史教学思想的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是近现代中古文学史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讲义共分五课,*课"概论"旨在阐明研究意义,第三、四、五课分论中古各时期文学的变迁轨迹或总体风貌,就史的分量而言,显然应该落实在这后三课的条分缕析之中。引人注目的是,在*课之后,也是在本来不多的课目中,作者又特设第二课"文学辨体",并说明这一部分的要旨是:"此篇以阮氏《文笔对》为主

    • ¥14.4 ¥30 折扣:4.8折
    • 符号密语(500个符号背后的人类文明,一本浓缩人类文明历史的趣味宝典)
    •   ( 12840 条评论 )
    • [英]大卫 .丰塔纳创美工厂出品 /2021-04-0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符号密语》讲述了符号背后的人类文明史。本书分三大层级、五大主题,共收录500种符号,涵盖从古罗马到古埃及,从东方到西方,上至宇宙天体,下至自然万物,既有宗教符号,也有民族图腾,范围之广,种类之多,不一而足。除了介绍各种符号的内涵,还从文化、历史、心理学等角度阐释它们产生的根源和演变历程,并对若干特定的文化、宗教和社会团体及其符号体系进行了深度挖掘,揭示了它们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帮助读者洞察这些事物背后的思想意义与文化内涵。

    • ¥42.2 ¥88 折扣:4.8折
    • 现代科学史(学术界和大众市场都难以超越的科学史范本,跨界科学家呕心沥血的倾情奉献)
    •   ( 135 条评论 )
    • [英]彼得?J.鲍勒 [英]伊万?R.莫鲁斯 著,朱玉 曹月 译 /2025-04-01/ 上海远东出版社
    • 科学的发展扩大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提高了我们对世界的掌控力;影响了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反过来也受到社会与文化的影响。在《现代科学史》一书中,彼得 J.鲍勒和伊万 R.莫鲁斯既探索了科学史本身,又探讨了其对现代思维的影响。 本书按时间顺序记载了科学思维演变中的所有重要进展。开篇介绍了过去三十年间科学史的发展以及对科学史的积极研究所引发的争议,随后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现代科学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包括17世纪颠覆性的科学革命以及科学家在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取得的个人成就。第二部分分析了科学所处的社会关系中的关键主题,即迫使社会重新思考宗教、道德或哲学价值的各项科学发现。 两位作者经验丰富,通过本书鼓励读者不要只将科学史看作一系列的人名和辩论,而应将其看作科学和现代

    • ¥51.8 ¥108 折扣:4.8折
    • 马兰花开:中国原子弹诞生记
    •   ( 217 条评论 )
    • 聂文婷 /2024-12-1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以大量史料文献结合档案材料,复原了中国1964年10月16日试爆第一颗原子弹的历史过程;前史后传,兼及国际、国内的背景史事,尤其是中苏从友好援建到后来的交恶撤援,以及美国核威慑核讹诈的外部环境变化,国内从中央顶层设计、军委决策领导到科研技术部门与专家的攻坚克难,叙事井然有序,史料脉络清晰,是一部著述态度严谨、史料史实真实可信、可读性很强的历史著作。 全书在史实、人物钩沉描述完整清晰的基础上,本书以史带论、聚焦 两弹一星 精神,对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这24个字,分别结合史料加以梳理阐释,体现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的立意高度。

    • ¥32.5 ¥59 折扣:5.5折
    • 技术与文明 技术思想史奠基者刘易斯·芒福德的经典巨著 吴国盛作序 汪民安、尹烨、吴冠军等联袂推荐 时代与未来 社会与文化
    •   ( 304 条评论 )
    • 刘易斯·芒福德 /2024-12-25/ 中信出版社
    • 20世纪30年代早期,已是纽约学界新星的芒福德为弄懂工具、器械和生产工艺在世界历史中发挥的影响力,如饥似渴地遍览论述工业社会兴起的著作,他注意到尽管技术在人类事务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却没有哪部作品充分探讨过人与技术丰富而复杂的关系。 由此,《技术与文明》以10世纪的发明创造为起点稳步向前,以始技术阶段、古技术阶段和新技术阶段为三个节点,记叙了艺术、工艺、科学、工程学、哲学、金融、商业等各个领域的千年技术进步史。在这一千年间,西方文明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形式因机器的发展而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如何发生的?在哪里发生的?推动环境和生活常规发生巨大转变的主要动机是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用了哪些手段和方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未曾预料的价值?芒福德都在这本书里给出了极富远见的回答。 芒福德对历史重大

    • ¥59.8 ¥88 折扣:6.8折
    • 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
    •   ( 2318 条评论 )
    • 冯时 /2018-10-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文化是传承的,只有传承才可能使数千年文化积淀而形成传统。天文作为中国文化之源,对中华文明诸核心内涵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本书旨在通过天文考古学研究揭示传统的宇宙观体系,重建上古文明乃至前文字时代的知识、制度与思想,从本质上阐释中国文化的特点及核心价值。全书将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和古天文学相结合,以对己身文明的理论探索为基础,完成上古时空观、政治观、宗教观、祭祀观、典章制度、哲学观及科学观的研究,辨析天文与人文的相互关系,是一部从天文学角度,运用天文考古学研究方法全面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著作。 封面随机

    • ¥92.4 ¥168 折扣:5.5折
    •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修订版)
    •   ( 1533 条评论 )
    • 冯时 著 /2019-07-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文明的诞生源于先民通过观象授时而对空间与时间有意识的规划,这既是传统知识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的基础。这意味着对于中国文化核心问题的理解,诸如时空与时空关系、中与方、帝廷与帝服、原始宗教对古史观的影响、封禅传统、儒道哲学的形成及其思辨基础,以及以天文学与中算学为主干的知识体系,把握天文与人文的相互关系乃是必要的途径。显然,天人关系事实上是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修订版)》运用考古材料与古文字资料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考证。

    • ¥30.8 ¥56 折扣:5.5折
    • 科技简史
    •   ( 2169 条评论 )
    • [意]弗朗切斯科·帕里西 著,周婷 译,酷威文化 出品 /2021-10-01/ 台海出版社
    • 我们生活在科技世界,当我们为科技的便利和不便夸奖或者抱怨的时候,当我们谈论智能手机、电视和电脑的时候,我们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我们由猿人进化到智人,学会使用工具,利用工具开拓视野,改造生活,认识世界。然而,技术仅仅意味着一种工具吗? 不,它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它是我们自身存在意义的一种映射,是我们存在于世间的注脚,并且烛照了人类文明演化的历史。这本书不是列举某些具体科技的作用,而是试图通过鲜明的案例研究,来展示技术之于人类的意义,或者说其对我们身体和认知的影响。本书融合了认知科学、认知考古学、美学、技术哲学、生物学等学科,多角度分析科技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塑造和影响,试图理清科技与人类关系的发展历程、重大脉络,漂亮地回答了 我们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是如何构建的 。科

    • ¥24 ¥48 折扣:5折
    • 故宫传:故宫六百年(终于有人给故宫立传,完整讲述故宫600年的前世今生)
    •   ( 9270 条评论 )
    • 张程 /2020-10-01/ 华文出版社
    •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本书分为十五章,以叙议结合的散文,辅以众多实拍照片、馆藏文物图片,主要讲述了北京故宫的历史沿革、建筑布局、主要宫殿的职能、皇权在故宫各建筑和宫内制度上的体现、整体价值等,具体涉及皇帝理政、大臣辅政参政、皇子教育、宫内各种人的饮食起居、故宫警卫、宫中所藏珍宝等知识,是一次对故宫文化的系统描述。也是对故宫建筑和宫内管理制度的历史价值做的一次较为详细的梳理。

    • ¥31.4 ¥69.8 折扣:4.5折
    • 宋元戏曲史(蓬莱阁典藏系列)
    •   ( 1791 条评论 )
    • 王国维 著,叶长海 导读 /2019-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宋元戏曲史》以宋﹑元两朝为重点﹐征引历代有关资料﹐说明戏曲从先秦两汉时期一直到宋元时期的源流演变。王国维作为一代国学大师,该书是其在戏曲文艺方面所取得建树的代表之作。该书论述中国戏曲形成过程﹐全书共16章﹐该书介绍了古代巫者的装神和娱神﹔春秋战国时代倡优的戏谑和讽谏﹔汉代的角抵戏﹔唐代的歌舞戏﹑滑稽戏﹑参军戏等。。书中认为﹐宋代滑稽戏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小说与讲史的故事结构﹐傀儡戏和影戏的人物造型﹐舞队的形体动作﹐乐曲的成套唱腔﹐都促进了宋杂剧的形成。书中提出﹐宋杂剧尚兼有竞技游戏﹐还不是纯正的戏曲。与宋杂剧时间相近﹑体制相仿的有金院本。《宋元戏曲史》是中国*部系统研究戏曲发展史的专著﹐材料相当丰富﹐治学态度谨严﹐颇有影响。其中有些见解(如关于杂剧的历史分期)更为研究界长期沿

    • ¥16.3 ¥34 折扣:4.8折
    • 中国书法史(增订本)
    •   ( 701 条评论 )
    • 沃兴华 著 /2023-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书法史(增订本)》在严格意义上说是一本历史学著作。借用美国哲学家梯利对历史研究范畴的论述,书法史研究亦有三大任务:明变、求因和评判。 明变 即完整地描述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使读者知道古今字体与书风变迁的线索,这是书法史研究的首要任务; 求因 是把书法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来观照,分析各种发展变化的推动力量; 评价 则是基于对书法未来发展的认识,总结出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基于以上三个维度的思考,本书从甲骨文、金文、篆书、草体、分书、楷书、帖学、碑学等专题展开,以500余幅历代作品为例,不仅完整地叙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史,包括从甲骨文到楷书字体的沿革变化,以及从帖学到碑学再到碑帖结合的经典样式的探寻过程;亦将书法艺术纳入各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大背景之下,关注书法演变的内因与外因;并考察各种

    • ¥42.2 ¥88 折扣:4.8折
    • 中国人口三千年 历朝历代,人口问题始终是影响历史发展的关键。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带你从人口角度看中国史。读客轻学术文库
    •   ( 658 条评论 )
    • 葛剑雄读客文化 出品 /2024-05-01/ 北京日报出版社
    • 历朝历代,人口问题始终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 人口不仅关系到战争兵力,还与粮食生产、财政税收、赋役数量等密不可分: 从秦朝开始一直沿用的重农抑商政策看似迂腐,实则是为了保证国家人口增长;唐朝之所以能够迅速缔造盛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吸纳了数百万外族人口;破亿的人口数量,让南宋可以在蒙金夹缝中生存152年之久;明朝多达20万的宗室人口拖垮财政,加速了明朝灭亡。游牧民族与中原战争不断,究其根本,是他们bi须通过战争获得战俘,补充人口 人口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史,人口是掌握真实历史的一把钥匙。它不仅影响了中国的过去,更将决定未来的走向。 翻开本书,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带你 从人口角度看中国史 。

    • ¥29.95 ¥59.9 折扣:5折
    • 大学问·黄宗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代表作两种: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套装共2册)(学者
    •   ( 1624 条评论 )
    • 黄宗智 大学问出品 /2023-03-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内容 简介: 本书为 超级教授 黄宗智成名之作,是认识中国小农经济和明清以来中国史绕不过去的经典。书中基于包括满铁资料和地方档案在内的大量史料,以及作者实地调查所得资料,对明清以来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的特点做了深入考察,探讨了一系列影响中国社会走势的关键问题,尤其对中国华北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西方式的工业资本主义这一问题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解释。全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 农业内卷化 这一核心观点, 没有发展的增长 的内卷困境使得中国走上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本书曾获费正清奖。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为黄宗智扛鼎之作,是认识中国小农经济、当代中国发展和明清以来中国史的经典。书中基于满铁资料等大量史料与作者

    • ¥89.8 ¥187 折扣:4.8折
    • 纯粹·中国笑话史
    •   ( 267 条评论 )
    • 王学泰 著,纯粹Pura出品 /2024-10-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这是shou部以中国笑话发生、发展为研究对象的著作,是一部梳理中国式幽默的开山之作。本书共分五章,作者首先以笑、笑话的基本要素、心理基础、概念等为研究开端,继而结合《诗经》《左传》《国语》《易》《汉书》《晋书》《史记》等史料,翔实整理了自西周至魏晋的中国笑话之萌芽时期、附庸时期和自觉时期的发展脉络。在此过程中,作者史论相结合,扒梳各种常见的文学作品、历史名作、笔记杂剧等,从中发掘出笑话元素,以新的角度予以记叙和评说,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文史价值。

    • ¥28.8 ¥72 折扣: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