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汴京残梦
    •   ( 22982 条评论 )
    • 黄仁宇 /2018-05-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北宋末宣和、靖康年间是历史上一个剧烈的震荡关节, 小说围绕《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内容及命运, 用丝丝入扣的故事情节和精湛典雅的文字风格, 讲述一名参与此图绘制的画官的故事。 北宋汴京的繁华风情盈街遍巷, 徽宗时代的人物蔡京、童贯, 运送花石纲、党争遗风、靖康之难 动荡中的国事、家事、人生、爱情, 虚虚实实之间, 作者借主人公徐承茵的视角, 描绘出一幅跌宕起伏的全景式历史长卷。 以史家之笔做小说,述事熨帖细腻, 记人活泼如生,叙情悱恻缠绵, 展示了宋代的文化繁荣与政治衰败, 人称 小说版《清明上河图》 。

    • ¥30.7 ¥42 折扣:7.3折
    • 台湾战后七十年
    •   ( 17314 条评论 )
    • 陈世昌 /2019-08-01/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1945年二战结束后,在美、苏争霸的世界局势中,美国把从日本统治中夺回的台湾交给蒋介石接收,从此开启了战后台湾的新页 在美国战略布局谋略之下,台湾人刚挣脱 皇民化 ,又立刻成为防阻共产势力跨越的 西太平洋防线 枢纽。台湾北承阿留申群岛、日本、韩国、琉球群岛,下接菲律宾、新西兰、澳洲,外有美、苏角力,内有国共相抗 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台湾人走过二二八事件、戒严、白色恐怖、两蒋统治、十大建设、联招、万年国会、美丽岛事件、野百合学运等重大事件,历经各类社会运动与抗争后,终于一路走向民主化。

    • ¥39.8 ¥55 折扣:7.2折
    • 云南四川踏查记(近现代域外游记丛编·日本看中国)
    •   ( 175 条评论 )
    • [日]米内山庸夫 /2025-04-2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是作者1910年赴云南、四川旅行时的记录。他同年7月由上海启程,经香港、海防进入云南,后北上入四川,由四川下长江,过三峡,11月返回上海。其中,海防至昆明段利用滇越铁路,昆明至成都段则是徒步完成的。其行旅之艰辛及对滇蜀风土感受之深不言而喻。本书分纪行和调查两部分,纪行部分主要包括滇越铁道、云南高原、从自流井(自贡)到嘉定(乐山)、峨眉山、岷江与长江、下三峡、访古战场、滇蜀山水记等篇章;调查部分主要是有关地势及交通、沿道形势(滇越铁道沿线、云南四川大道)和气候等内容。书中还有许多作者当时拍摄的照片和亲手画的素描及旅途所得的拓片、名人笔迹等(约100幅),对了解和复原滇蜀地区的历史很有帮助。

    • ¥35 ¥48 折扣:7.3折
    • 西夏史稿(中华现代学术名著1)
    •   ( 463 条评论 )
    • 吴天墀 /2020-02-01/ 商务印书馆
    • 百年前,张之洞尝劝学日: 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 是时,国势颓危,列强环伺,传统频遭质疑,西学新知亟亟而入。一时问,中西学并立,文史哲分家,经济、政治、社会等新学科勃兴,令国人乱花迷眼。然而,淆乱之中,自有元气淋漓之象。中华现代学术之转型正是完成于这一混沌时期,于切磋琢磨、交锋碰撞中不断前行,涌现了一大批学术名家与经典之作。而学术与思想之新变,亦带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全面转型,为中华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至今日,中华现代学术已走过百余年,其间百家林立、论辩蜂起,沉浮消长瞬息万变,情势之复杂自不待言。温故而知新,述往事而思来者。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之编纂,其意正在于此,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收纳各学科学派名家名作,以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之新变,探求中华现代学术

    • ¥32.9 ¥45 折扣:7.3折
    • 缺席的岛屿故事:从头开始说台湾
    •   ( 1710 条评论 )
    • 杨渡 /2022-01-0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的写作做了一个新尝试:将个人命运、生命故事,连接到历史脉络中,重新书写民众的社会生活史。在大历史的观照下,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不是孤独的,也不是无端无依的。甚至每一首歌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如《港都夜雨》和《绿岛小夜曲》,既连接着冷战时代的大背景,也融汇着小人物的悲欣交集。历史也因为这样的生命、这样的歌,鲜活了起来。唯有从人的生命故事着手,历史才会有人性、有温度、有感情。 杨渡 从台湾岛的史前起源及十七世纪的历史开始讲起,用八十个故事,原原本本地理出一条贯穿台湾古今的链条。故事基本分三部:一、台湾的历史,包括先民的历史、荷兰及西班牙人的侵占、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结束郑氏家族的统治、中法之战及甲午战争后日本开始殖民台湾;二、日据时代殖民者对台湾的管理、压制、掠夺和

    • ¥43.1 ¥59 折扣:7.3折
    • 梅贻琦西南联大日记(精)新版
    •   ( 2676 条评论 )
    • 梅贻琦 著,黄延复王小宁 整理 /2019-06-01/ 中华书局
    • 梅贻琦先生字月涵,1931年至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37年,抗日战争时,清华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任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翌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一直到抗战胜利。《梅贻琦西南联大日记》即收录了梅贻琦先生从1941年到1946年在昆明主持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校务时期的日记(其中有间断和不少缺失)。 日记所记录的时间正是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八年的关键时期,真实记录了梅贻琦先生的思考活动、经历见闻。*,物价飞涨,生活紧张,不少教工兼职增加收入,而学校领导到处筹款,设法增加教职员工补助。第二,经常跑警报,生命财产没有保障,当时敌机经常来轰炸昆明,日记中有炸毁联大财产、炸死联大职工的记录。第三,校务繁重,梅贻琦先生同时掌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事务繁重可想

    • ¥37.5 ¥52 折扣:7.2折
    • 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
    •   ( 675 条评论 )
    • 侯丽 /2024-06-1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一本城市史研究的别致之作,是关于大庆油田这座模范 城市 如何成为时代工业地标的故事。国外关于城市的书籍非常多,但中国学者自己写的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而且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如此密切的著作,却不多见。《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着重探讨社会主义中国早期建设、城市化和工业化战略、土地和资源利用,以及城乡分化等问题。书中采用双线叙事,一方面透过大庆城市的设计与建设,折射出新中国前三十年历史环境变化及政治路线选择;另一方面通过女规划师晓华的个人经历,讲述她在大庆的工作、生活与大历史中的个体抉择。双线交织,互为补充。书中记录的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持续改革,以及城市建设在国家和地方一级的协商方式,殊为难得。同时也涉及粮食和能源的故事,这是决定新中国生死存亡的两大关键因素。

    • ¥48.2 ¥66 折扣:7.3折
    • 一个犹太人的上海记忆:1927-1952年
    •   ( 1427 条评论 )
    • 丽莲·威伦斯 /2022-02-1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见证了1930年代上海的经济繁荣、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对上海的占领、国共内战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她在书中回顾了这段岁月,以大量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当时上海不同阶层和不同种族的生活状况,尤其对居住于上海的外国人群体(如俄国人、法国人、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等等)的工作、家庭、教育、娱乐、心理和文化观念等进行了深描,并表现出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中国人和享受治外法权的租界居民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关于上海近代历史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记录。

    • ¥42.3 ¥58 折扣:7.3折
    • 蒙古社会制度史(汉译名著本20)
    •   ( 436 条评论 )
    • 鲍里斯·雅科夫列维奇·弗拉基米尔佐夫 /2023-05-01/ 商务印书馆
    • 《蒙古社会制度史》是苏联学界首*研究蒙古封建制度创建及发展历史的著作,为蒙古社会形态的演变提供了经典的解释。作者弗拉基米尔佐夫认为,蒙古社会的历史就是蒙古封建关系发展的历史。全书以时间为序,分古代、中期、近代三个时期,并借助大量不同文字的材料与典籍,细致入微、全面丰富地描绘了蒙古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他富有创见性地指出,围猎组织方法的改变显示了蒙古社会的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类似于西欧封建关系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在不断演进。这本书的问世在当时填补了巨大的研究空白,即便是到了,其经典性也丝毫未曾减弱,仍堪称学者研究11 17世纪蒙古社会的常备参考。

    • ¥47.5 ¥65 折扣:7.3折
    • 河西探险(斯坦因西域考古探险记)
    •   ( 169 条评论 )
    • 奥里尔?斯坦因 /2023-06-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斯坦因根据他第二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察与考古发掘的成果而写成的通俗纪实著作,也是他在哈佛大学的讲座手稿主要素材之一。本书含有107张图片,再现了探险考查所见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额济纳、新疆天山以及在南北方向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我们了解古代西域以及20世纪新疆英国探险活动不可多得的佳作。

    • ¥49.6 ¥68 折扣:7.3折
    • 乌古斯史(突厥学研究丛书)
    •   ( 164 条评论 )
    • 陈浩 /2023-12-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属于 突厥学研究丛书 第三种,由上、下两编构成。 上编是回鹘文《乌古斯可汗传》的汉译和注释。回鹘文《乌古斯可汗传》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有关乌古斯可汗传说的版本,具有重要的语言学、文献学和历史学价值。耿世民先生曾于 1980 年出版过汉译本,使用的是当时推行的拉丁化新维吾尔文。他在2006 年出版的《古代维吾尔文献教程》中收入了回鹘文《乌古斯可汗传》,改用了拉丁文转写,但没有提供新的译文。 我们的译本遵循国际突厥学界的惯例,先将回鹘文换写成拉丁文,再根据中古突厥语的规则进行转写,然后是对文本的语文学分析,最后一步是译成汉语。为了便于读者检校,编制了词汇表。 本书的下编是波斯语《史集 乌古斯史》的汉译。这部分不是直接从波斯语译成汉语的,而是从德国卡尔 雅恩的德译本转译成汉语的。拉施特《史集》

    • ¥49.6 ¥68 折扣:7.3折
    • 《峡江一瞥》译补图注
    •   ( 16 条评论 )
    • 蒲兰田 /2022-04-01/ 西南大学出版社
    • 蒲兰田(1866 1921),英国人,中国海关税务司长江上游河段首任巡江工司,曾主持在三峡航道上设置航标,建立信号系统,撰写船长手册,并培训了数百名中外领航员。在多年的川江调查研究中,蒲兰田掌握了大量关于长江上游流域水文、民俗等的资料,并于1921年以《峡江一瞥》出版。本书是对蒲兰田《峡江一瞥》进行翻译后加以注补,并增添大量相关的历史图片等材料,此外在对原著进行注补时,与多种史料,特别是与峡江地区本土史料相对照,从而寻找近代峡江地区的历史真相。

    • ¥42.3 ¥58 折扣:7.3折
    • 哈尔滨档案
    •   ( 702 条评论 )
    • 【澳】玛拉?穆斯塔芬 著 /2018-04-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四十多年前,女孩玛拉从外祖母的抽屉里偷偷拿走了一张发黄的照片。照片上的女子身穿风衣,凝眸远眺,有种难以言说的魅力。她叫曼娅,生于中国海拉尔,1938年因 日本间谍罪 被枪决。二十多年后,正是经由这张照片,外交官玛拉走上了一条历经曲折的寻亲之路。面对真真假假的历史档案、扑朔迷离的口述追忆,她以惊人的毅力,*终揭开了一个哈尔滨俄罗斯家族的悲怆往事。

    • ¥40.6 ¥58 折扣:7折
    • 发现燕然山铭
    •   ( 3048 条评论 )
    • 辛德勇 著 /2018-08-01/ 中华书局
    • 东汉永元元年(89年),车骑将军窦宪联合南单于、东乌桓等势力一起攻打北匈奴,一直打到燕然山,大获全胜,几乎全歼北匈奴的主力。这一战役在历史上非常著名,当时随军出征的班固撰写了这篇流传千古的《燕然山铭》。 二〇一七年七八月间,中蒙联合考察队实地踏勘,确定了蒙古国杭爱山一带的一处摩崖石刻系东汉史学家班固所作《燕然山铭》。这一发现,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北京大学历史系辛德勇教授认为, 学术界有责任和义务做出应有的说明和认识 ,陆续撰写了 《燕然山铭》漫笔 系列文章,遂成《发现燕然山铭》一书。该书对《燕然山铭》拓本真赝、铭文布局、铭文核校、刻者其谁、燕然山战役,等等,都做了详细而深入的考证。

    • ¥35.3 ¥49 折扣:7.2折
    • 齐鲁文化基本知识
    •   ( 28 条评论 )
    • 戚汝庆 /2020-04-09/ 山东大学出版社
    • 本教材以先秦至战国时期为主,兼顾其他时代,从齐鲁文化的形成、发展及*终交融,考察齐鲁文化孕育下出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化典籍及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学术性的基础上,强化了普及性、知识性,让广大读者了解齐鲁传统文化,增强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 ¥36.5 ¥50 折扣:7.3折
    • 带着老外看泉州——非遗泉州行
    •   ( 42 条评论 )
    • 黄盛 /2021-11-26/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本教材带领读者了解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概况和相关概念的英文表达。在阅读过程中领略泉州非遗的独特魅力,并使用英文向他人介绍。全书共12章,包括德化瓷烧制技艺、南音、水密隔舱海船制造技艺、梨园戏、提线木偶、惠安石雕、惠安女服饰、元宵习俗、李尧宝刻纸、永春纸织画、拍胸舞、五祖拳等内容。全书共12章,包括德化瓷烧制技艺、南音、水密隔舱海船制造技艺、梨园戏、提线木偶、惠安石雕、惠安女服饰、元宵习俗、李尧宝刻纸、永春纸织画、拍胸舞、五祖拳等内容。

    • ¥33.6 ¥46 折扣:7.3折
    • 《晶报》浮沉录:近代上海的小报江湖与社会变迁
    •   ( 0 条评论 )
    • 李时新 /2025-06-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笔墨江湖映市井,嬉笑怒骂写沧桑。在时代的浪潮中,一份小报 折射出社会百态。本书以近代上海著名小报《晶报》为研究对象,系统 梳理了在上海租界的特殊社会生态中,《晶报》从创刊、发展、兴盛到 衰落的完整脉络,揭示了小报与城市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通过大量史 料分析和深入研究,作者不仅从创办背景、编撰群体、内容生产、经营 策略、社会责任等方面勾勒了《晶报》的兴衰,更以小见大,呈现了一 幅近代上海小报江湖的鲜活图景及其背后复杂的社会动态。 《晶报》浮沉,恰如棱镜,映尽上海滩殖民统治、商业竞争与乱 世悲欢,为理解近代中国媒体生态、城市文化变迁提供了重要视角。

    • ¥35 ¥48 折扣:7.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