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开放的,是中西文化的融合。武康大楼是上海的一座地标性百年建筑,具有浓厚的历史蕴含和强烈的艺术气息。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始建于1924 年,由万国储蓄会出资兴建,由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是上海座外廊式公寓大楼。1953年,诺曼底公寓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武康大楼,其后一些文化演艺界名流均入住此间,现今积极开展居民自治和弄管会自治,国际化程度高。 口述历史是一种起源于美国,并广为世界各国应用的公众记忆历史的记录方式。口述历史相较于大历史,是一种公众记忆的微观历史。口述历史在复原历史方面,有其他任何档案、文献资料无法替代的价值。口述史是为城市发展和历史保护留下鲜活资料的重要途径,是保存城市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价值观念等记忆的重要载体。居民口述历史从平民的角度反映一个时代的
刺杀孙传芳的传奇女性施剑翘、追随司徒雷登44年的傅泾波、亲历过东京大审判的高文彬、被淡忘的 中国考古学之父 李济、守候敦煌60年的绘画大师常书鸿 这些近现代人物,穿越历史的烟尘,在李菁的笔下复活,他们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传达着难以言喻的感动。
口述历史的整理与研究目前在国内外方兴未艾,本书详尽介绍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作者唐纳德·里奇,现任美国参议院历史室特邀历史学家。他毕业于纽约城市学院,在马里兰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主编过“特威恩口述历史系列”丛书,出版了几部美国历史教科书及多部学术著作。他曾提作画美国口述历史协会会长,也曾在美国历史学会等研究机构任职,并以其20多年的访谈经验于美国各地主持各种口述历史计划及研修营。因对口述历史的特殊贡献,他曾获得代表美国口述历史界崇高荣誉的“理查德·利奥波尔德奖”和“福里斯特·波格奖”。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于2023年9月份,正式启动 尼山文库 儒学学者口述史 项目。计划对儒学界、文化界年高德劭、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儒学名家、文化名家进行专访,以口述史形式全面系统呈现他们的成?经历、学术专?、主要思想等。组建学术指导委员会和执行小组,聘请张立文先生、安乐哲先生、陈来先生为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聘请温海明先生为执行小组总牵头人,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为工作平台,广泛联系海内外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积极参与该项目。 儒学学者口述史(第一辑)收录了李锦全、张立文、骆承烈、成中英、孟祥才、宋志明六人的口述史文稿,内容涉及上述学者求学、治学、修身、立业的方方面面。呈现了中华儒学发展演变史的历史面貌,展现了当代儒家学者的学术特色和精神追求。
本书主要是旗人妇女的口述。作者认为,只有从这些获自民间妇女的资料与通常带有权力意识的和民族中心主义的正统知识的比较中,我们才可以重新认识被边缘化了的一些人物和日常事件,并找到新的意义。 本书访谈主题集中于三点:一是相对汉族而言,这些有着旗人背景的妇女,对于自己出身的民族是否具有以及具有的是什么样的集体记忆;二是满族妇女的生活、婚姻、生育状况与族际通婚情况;三是辛亥革命以后这些妇女的家庭变迁和个人的生活经历。 丛书简介: 欧亚备要 丛书所谓 欧亚 指内陆欧亚(Central Eurasia)。这是一个地理范畴,大致包括东北亚、北亚、中亚和东中欧。这一广袤地区的中央是一片大草原。在古代,由于游牧部族的活动,内陆欧亚各部(包括其周边)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有了密切的联系。因此,内陆欧亚常常被研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于2023年9月份,正式启动 尼山文库 儒学学者口述史 项目。计划对儒学界、文化界年高德劭、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儒学名家、文化名家进行专访,以口述史形式全面系统呈现他们的成?经历、学术专?、主要思想等。组建学术指导委员会和执行小组,聘请张立文先生、安乐哲先生、陈来先生为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聘请温海明先生为执行小组总牵头人,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为工作平台,广泛联系海内外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积极参与该项目。 儒学学者口述史(第二辑)收录了收录了陈来先生的口述史文稿(并附有陈来先生夫人杨颖女士的访谈),内容涉及陈来先生求学、治学、修身、立业、生活等的方方面面,全面立体生动地展现了当代儒家学者的学术特色和精神追求。
本书以口述历史形式记录当代中国象棋宗师胡荣华先生称雄棋坛四十年的辉煌历程及其对推动象棋竞技、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兼及其家庭身世、亲人师友、成长道路、弈艺著述,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和全国的象棋竞技活动的一系列重要事件的亲历亲见亲闻,具有重要的体育的、文化的、社会的史料价值。
齐白石不仅是一位大画家,在诗、书、印等方面也均有极高造诣,真正做到了中国古代对艺术家的要求。本书内容为齐白石亲述,由其门人张次溪记录整理,配图兼顾白石老人书画作品和珍贵的生活照片、信函,并补充有张次溪撰写的回忆性文章《齐白石的一生》《回忆白石老人》等,还对本书历次出版过程进行简要梳理说明。全书完整展现白石老人一生际遇,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份珍贵的史料。2024年恰逢白石老人诞辰160周年纪念,本书的出版,也是对齐白石的纪念与致敬。
本全书二十余万字,以口述史的形式记叙了邬沧萍从出生到期颐之年的人生之路和治学育人历程,包括在动荡的年代中成长、我爱我的祖国、与新中国人口学共同走过的岁月、与中国老年学的不解之缘、百年回首等主要内容。该书由邬沧萍口述,李娟娟、孙鹃娟采写,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还从他的学生、亲人的视角反映了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风貌。这部口述实录不仅仅是对邬沧萍教授百岁人生的真实记录,也能够生动呈现这位爱国知识分子的治学报国、教书育人、老有所为的可贵精神,此外这部著作也是新中国老年学、人口学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复校40周年。为梳理学校历史,总结办学经验,凝练人大精神,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联合校团委、校史研究室、档案馆、出版社等部门,对人大77、78级校友当中阅历丰富、成绩卓著的 校友代表进行了采访。本书既是这些校友精彩纷呈的人生回顾, 是一部人大复校40周年口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