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婴编著的《毛泽东著作背后的故事》一书,主要介绍毛泽东著作的写作、编辑出版情况及影响。一方面,从总体上介绍毛泽东一生有哪些著作、这些著作是如何编辑出版的、毛泽东著作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另一方面,对毛泽东一些重要的单篇著作即文章进行重点介绍,介绍其写作背景、写作经过、发表过程、文章特点、文章价值及影响,写出文章背后的故事。
窑洞是新中国诞生的摇篮。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直至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离开陕北。毛泽东在转战陕北时期,先后途经延安、延川、靖边、佳县、等12县,37个村镇,行程2000余华里,同陕北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在世界上“zui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zuida的人民解放战争,度过了一年零五天的艰苦岁月,留下了一个个传奇动人的故事。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初春,组建采访小组,沿着毛泽东转战陕北走过的路程,以行走访谈的形式,对毛泽东曾经转战过的村庄、住过的窑洞逐一进行考察,采访窑洞房东后代和老村民、老民兵、老战士,搜集革命历史故事,征寻散存于民间的革命历史文物。《东方红》内容鲜活丰富,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既有毛泽东曾经居住过的窑洞绘画与图片,又有房东后人的口述
余玮著的《魅力周恩来》讲述了周恩来一生至情至性、至高至圣、大智大勇、鞠躬尽瘁。他出身名门,却是苦难童年;从小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求索救国救民真理;拒绝蒋介石委任要职,发动组织指挥上海工人运动和南昌起义,实施战略大转移,力主毛泽东进党中央领导核心;处置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赴国统区与蒋介石斗智斗勇,艰难推进民主进程;开国前夜,秉笔起草《共同纲领》,筹备开国大典,组建政务院,运筹抗美援朝,编制“一五”计划;代表新中国走上国际舞台,打开外交局面,实现中法、中日、中美建交;“文革”中苦撑危局,殚精竭虑保护干部,千方百计维持经济运转,果断处置林彪事件;病魔缠身的晚年岁月,同江青一伙较量,把邓小平重新推上前台这些历史的内情或迷局。生动再现了一代伟人的真情与风采。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先后发表一系列谈话,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南方谈话为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本书以邓小平视察南方为主线,依托丰富的一手文献和当事人的回忆资料,全景式地展现南方谈话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深远影响,深刻刻画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鲜活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