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邓小平同志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他在工厂至住所的一条炉灰渣铺就的1500多米长的小路上,风雨无阻地往返,这就是著名的 小平小道 。小平同志在小道上观察、思考、等待,用稳健的步伐走出了一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的大道,一条通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著名文化学者朱虹以长达五年的深入研究,披览大量资料,考察历史现场,采访事件亲历者,倾力完成了《小平小道》的创作。全书讲述了小平同志在江西劳动锻炼的特殊经历,记录他在小平小道上对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事业等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探索了一代伟人在困厄中的心路历程,展示其身处逆境仍然葆有的伟人风范、坚定信念和崇高境界。本书兼具历史的真实性、厚重感与文学叙述的独特魅力,给人以在新时代继
《读毛泽东札记》呈现的,是毛泽东读书做人的内修之道和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是怎样一个人?他是怎样被历史选择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的?他深厚的主观素养和非凡的历史功绩有什么联系?怎样看毛泽东在当代中国的影响和意义? 毛泽东是如何从前人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的? 他是怎样知人善任、重视人才的? 他怎样评点党内一些重要领导干部? 他为什么重视培养党内领导干部的理论素质和工作方法?
本书选取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中国历史开天辟地大事变诞生的特殊年份,全方位挖掘日后成为伟大领袖的毛泽东同志在这一年的行迹经历、心路变化与成长历程,探讨这位伟人的人生底色,以及这种底色对他一生抉择的必然影响。为年青一代更真实生动地了解成长中趋于成熟的青年毛泽东提供了确实可依的读物。 本书将叙述历史的故事性与真知灼见的史论分析相结合,以故事吸引读者阅读,以史论表达新意与认知高度,是一本角度、形式都比较新颖,贴近时代的通俗读物。
......
陈长江、赵桂来著的《毛泽东最后十年》中作者讲述了自己跟随毛泽东同志27年所见所闻,特别是较全面的反映了“文革”十年毛泽东主席的生活、工作、学习、巡视的工作细节,也披露了“接见红卫兵”、林彪“九一三事件”等重大鲜为人知的情节和片段,为有志于了解和研究这段历史的读者提供一些重要的史实资料和史实依据,更为全面理解一代伟人的心路历程和思想。
约瑟夫·富歇(1759—1820 ),法国政客。在法国大革命的腥风血雨中,富歇堪称政坛不倒翁,无数和他共事的政治家被送上断头台,而他不但全身而退,且大部分时间身居要津。茨威格以入木三分的笔法刻画了富歇的人生轨迹。
《四川党史人物传( 卷)》收录了数十位四川早期革命先烈和先驱的传略,本卷主要收录了王右木、吴玉章、赵世炎、王维舟等四川党史人物,系统介绍了他们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而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书稿具有较强的史料性、可读性及正面教育意义。
《四川党史人物传》收录了数十位四川早期革命先烈和先驱的传略,第2卷主要收录了刘愿庵、罗世文、袁诗荛、廖恩波、曾莱、车耀先、孟本斋等十余位四川党史人物,系统介绍了他们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而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书稿具有较强的史料性、可读性及正面教育意义。
......
约瑟夫·富歇(1759—1820 ),法国政客。在法国大革命的腥风血雨中,富歇堪称政坛不倒翁,无数和他共事的政治家被送上断头台,而他不但全身而退,且大部分时间身居要津。茨威格以入木三分的笔法刻画了富歇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