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至今仍是大众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传记层出不穷,《张爱玲传》以 不做传奇 的立场,严谨地以文献为依据,对张爱玲生平及其作品做了全面深入的叙论。全书按张爱玲的生活轨迹分为上(1920-1943)、中(1943-1945)、下(1945-1995)三编。特点是以深刻细致的分析和评论见长,能够将张爱玲的作品与其经历、思想、情感等结合打通,处处传达出由文见人的洞见,寻觅出了张爱玲及其作品之间的深切关联。文笔清雅,不枝不蔓,既无学究气也避开了多愁善感的矫情气,甚至被读者认为是张爱玲式的文字。 1993年初版后,成为众多张爱玲传记中的经典之一。此次再版,作者重新修订,增加了作于张爱玲百年诞辰之际的《金句化的张爱玲,与真实的她差得有多远》一文,并配以精美插图,使这部经典传记更臻完善。
少时失怙,壮年失偶,没有子女,没有家庭,没有私产。因肿瘤手术住院,面对来看望的县领导,她说: 能否提前支取丧葬费,用来帮助大山里的孩子们? 身患骨质疏松症、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纤维化、脑动脉供血不足、脾血管瘤、颅骨骨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多种疾病,虽九死一生而无悔。 曾经有位哲人说过,那些为大家而献身的人,就是灵魂里有黄金的人,因此,他们不需要现实世界的黄金。那么,张桂梅,这个一出生就险被送人,黑龙江农户家里的第十二个孩子,她生命的轨迹从何处起,她灵魂里的黄金从何处来?
本书是一本讲述女性历史人物的传记作品,选取了12位在历史上具有影响力的杰出女性领袖,展现她们拥有的勇气与智慧,揭示她们面对的困难与挑战。伊丽莎白一世和梅厄夫人是老练的政治家,娴熟地运用外交手段削弱自己的敌人;布狄卡和满都海是勇敢的战士,像男人一样在战场上冲杀;埃及艳后和卡泰丽娜 斯福尔扎是阴谋的策划者,假他人之手实现自己的目标。从古波斯的炎热沙漠到中世纪一望无垠的中亚草原,再到现代南大西洋的荒凉群岛,历有权势的女性或隐于幕后制定完美的战略,或浴血前线施展绝妙的战术,她们拥有不同的肤色、年龄和领导风格,但对于她们的敌人,却同样危险而致命。本书作者从历史典籍中还原她们的性情,倾听她们的声音,重现属于她们的传奇。
目前学术界公认最权威详实的狄金森传记 艾米莉 狄金森 美国现代诗先驱者、西方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博尔赫斯的偶像,她是一个谜,而本书试图揭开她传奇人生的谜底 兼具严谨的历史考据和可读性,《出版人周刊》称其达到了文学传记的最高水准 作为现代诗的先驱者,艾米莉 狄金森大概是最受人喜爱的伟大诗人之一,同时也是难以索解的谜 她是博尔赫斯唯一公开表达欣赏的女作家,诗坛地位与惠特曼比肩,却在25岁之后逃避公众生活,只留下上千书信和诗作。 这个奇特的女性究竟有怎样的一生?生活中的遭遇,不同寻常的个性,激情与愉悦,失望与冲突以怎样的方式走进了她的诗歌世界? 当代学者阿尔弗雷德 哈贝格以时间为序追随着狄金森的脚步,用信实全面且深入的文献资料向世人展示他揭开谜底的雄心,带我们尽可能地接近这位诗人 这位天
1981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提名桑德拉 奥康纳为美国法院位女性大法官时,《时代》周刊封面写道:公正 终于等到。1950年,美国只有大约5%的女性上大学并顺利毕业。这个来自美国西部的牧场女孩从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因为女性身份没有收到任何一家律所的面试邀请,经多番努力才得到一份法律助理的工作,谦逊地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美国法院工作的24年中,奥康纳在堕胎权、平权法案、宗教自由等诸多重大社会议题上主导着投票倾向,以至于媒体称法院为 奥康纳法院 。她的关键一票,帮助维护了美国法院在1973年肯定的堕胎合法性,也是她的关键一票驳回了艾伯特 戈尔要求在佛罗里达州重新计票的请求,终助力布什入主白宫。当她的生命迈入第90个年头的时候,她成了女性进步事业鲜活的纪念碑。在2016年的一场颁奖典礼上,没有人知道此时的她已
这本林徽因传记中要叙述的,是她的才华,她的性格,她的信仰,她的苦难,她的事业,美丽之外的坎坎坷坷、灿烂辉煌。此书作者陈学勇系国内知名的林徽因研究专家,这部传记是他积多年研究积累结出的成果,是目前国内为严肃完备的林徽因传记,作者此次又做了大量的修正和增订。本书打破了以往林徽因传记单纯以时间顺序记述的套路,采取新颖的切入角度为读者展现了林徽因动人的一生。它不但纠正了以往林传的谬误,而且提供了大量手材料。书中基本收入了林徽因一生全部的照片,并辅以手稿、画作,是集趣味性、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好读本。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备受瞩目的作家。与之相关的出版物往往强调其性别、天才的创作、错综的感情经历和悲剧的命运,从而导致了大众对萧红的刻板印象。而平石淑子通过爬梳史料勾勒其一生,尽量还原萧红的生活环境、交游情况、创作背景,结合萧红的作品,描述其精神世界的发展变化历程,对几个有争议的问题做出回应:萧红是否在缺少爱的环境中长大?萧红是反对封建男权的新女性还是依附男权的受害者?在《生死场》《呼兰河传》等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中,萧红选择哪些往事再现,又对哪些进行艺术虚构,其再现和虚构的动机是什么?萧红的绝笔之作《马伯乐》与之前的作品风格迥异,其创作为何发生大的转向?作者在勾稽史实分析作品的过程中,祛除读者对萧红的想象,呈现真实的萧红形象。
从16岁只身闯荡美国到大学期间获得 夏威夷水仙花公主 , 从成立电视制作公司到成为传递东西方文化的人, 从 艾美奖 获奖电视节目主持人到成功转型为企业家, 她创立 羽西 化妆品品牌,用一支又一支口红改变了中国 女性形象。从美的启蒙教育,到用爱回馈社会,羽西都是先锋人物。 秉善天下,敢为天下先,她为中国人带来了色彩,带来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带来通用的国际礼仪,为国人融入世界和提高自身修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她一生致力于东西方文化交流,让世界认识中国,用她独特的视角讲述当代中国故事。
《被误解的林徽因及其时代》将林徽因置于大历史中,还原了一个进取、清醒、充满自省但也充满矛盾、并在困境中保持独立性与奋斗精神的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学者形象,梳理林徽因作为文化符号被绯闻化、鸡汤化的过程,并呈现出民国时代知识精英们在婚恋意识、改革意识、国族意识上面临的共同课题
\"“人的一生不知要遇到多少人与事,到了我这个岁数,经历过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发生的种种,我虽是个平凡的人,却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可念,许许多多的事想说。”本书是五四运动同龄人、西南联大进步学子、翻译名家、百岁老人杨苡的 口述自传。从1919年走向 ,杨苡的人生百年,正是中国栉风沐雨、沧桑巨变的百年。时代与人生的淬炼,凝结为一代知识女性的天真与浪漫之歌。 世纪回眸中,相比于传奇与成就,杨苡 看重她的“日子”,及其承载的亲情、友情、爱情和世情:童年深宅里,祖辈的煊赫、北洋政商两界的风云变幻她不大闹得清,念念不忘者,是一个个普通人的境遇;同窗情谊、少女心事、诗歌与话剧,“中西”十年乘着歌声的翅膀,无忧无虑;民族危亡之际,自天津、上海、香港到昆明,西迁途中高唱《松花
无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 重要 的君主之一,在其统治的六十余年间, 英国完成了两次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 的辉煌时代。本书精选了 200 余幅珍贵历史照片与艺术作品, 介绍了维多利亚女王的个人生活,以及 维多利亚时代欣欣向荣的社会风貌。 作者从维多利亚的出生及作为“德里娜”的童年时代写起,以传记的手法描绘了女王丰富多彩的一生。书中对维 多利亚面临个人和 重大转折时的所作所为和复杂情感做了细腻刻画,向人们再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全民女王” 形象。同时,本书不单记述王室和宫廷的细节,对维多利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变革做了全景式的勾勒。这些社会变革即使在 看来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张爱玲至今仍是大众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传记层出不穷,《张爱玲传》以“不做传奇”的立场,严谨地以文献为依据,对张爱玲生平及其作品做了全面深入的叙论。全书按张爱玲的生活轨迹分为上(1920-1943)、中(1943-1945)、下(1945-1995)三编。特点是以深刻细致的分析和评论见长,能够将张爱玲的作品与其经历、思想、情感等结合打通,处处传达出由文见人的洞见,寻觅出了张爱玲及其作品之间的深切关联。文笔清雅,不枝不蔓,既无学究气也避开了多愁善感的矫情气,甚至被读者认为是张爱玲式的文字。 1993年初版后,成为众多张爱玲传记中的经典之一。此次再版,作者重新修订,增加了作于张爱玲百年诞辰之际的《金句化的张爱玲,与真实的她差得有多远》一文,并配以精美插图,使这部经典传记更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