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是清华大学校史上任期最长(1931 1948)的校长,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蒋梦麟称赞梅贻琦为负重前行的骆驼。梅贻琦也自比为于惊涛骇浪之中驾驶清华这艘大船的船长。 本书考察了梅贻琦在清华大学校务管理、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国际交流、抗日救亡等方面所做的重要工作以及蕴含在其中的优良品格和办学风格。不同于一般人物传记,本书基于大量档案,呈现诸多工作细节,很大程度上还原了梅贻琦工作的具体思考和推进过程;同时档案与回忆等各类材料相互参证,将人物活动置于特定的时空之中,澄清了一些长期流传的不虞之誉与求全之毁,使梅贻琦形象更饱满鲜活、接近真实。
《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 于漪传》讲述了于漪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的一生经历。全书以时间线叙述了于漪从经历战乱、流离却仍心系家国的少年长成社会主义基础教育教师典范的故事。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 人之完成 ,使学生从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为一个社会合格公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叩问语文之 门 的道路上,于漪始终坚持教文育人的教学理念,如若一位君子,不仅以其充盈的生命力向学生传道解惑,也用她至真至诚之心关爱他人,心系国家的发展。从一线教师到人民教育家,以教育自信创建自信的教育,于漪将她的教育理念融入毕生事业中,躬耕基础教育事业七十余载,对于学生,真正做到有教无类的悉心浇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尊师重教。北京师范大学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的校训,浓缩着北师大悠久的办学传统和文化遗产。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之先驱,自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创建至今,已走过120年的历程。2022年正值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值此校庆之际,由顾明远先生牵头,组织编写《北师大的先生们》一书。本书承前启后,遴选了新中国成立之后长期在北师大任教的35位大先生,早出生于1903年,晚至1938年,大多是20世纪初期至二三十年代的人物。书稿主要内容为所入选大师们的弟子或同事所撰写的文章,所撰写内容主要为这些大师们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事迹。北师大的大师灿若星河,我们只取一瓢,本次选录的大先生大多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对北师大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本书能够体现北师大人独
谭延闿(1880 1930) 字祖庵,是近现代史上重要的政治人物,晚清进士、翰林,辛亥革命元勋,民国后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追随孙中山先生开展北伐大业,是孙中山先生主要助手和继承者之一,任大元帅府大本营秘书长、建国军北伐总司令等,南京国民政府主席、首任行政院院长。 谭延闿也是近百余年来书法成就较高者。 本书以 长编 形式编撰年谱,涉及时间和史实更细,史料征引空间也更大,具有资料性和学术性互补互佐的鲜明特色。 全书以细致的时序线索征引相关资料,铺叙生平史事。 全书以《谭延闿日记》为核心史料,并以同时代人相关文献及报刊、档案史料为补充,通过详尽记述、谨严考辨,较为准确、客观、系统、全面地反映了谭延闿一生的生活道路、政治倾向、思想演变历程。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底蕴深厚,学脉渊远,学风纯正,启迪陶冶了一大批北师大学子。一批批优秀学子走出校门,走向神州大地,在各个岗位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百余年来,这些北师大优秀的校友们,不仅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为北师大的建设与发展贡献着力量。为迎接学校120周年华诞,北师大校友会联合党委学生工作部,组织编写了《北师大的校友们》一书。本书由周作宇、陈光巨担任主编,以 校友回忆 校友讲演 校友风采 为题归集为三编,分别展现校友们对求学时光的美好记忆、回归母校对后学的指引教导以及在各行业领域绽放的优秀风采。书中既有次旺俊美、张廷芳伉俪 到边疆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的理想信念,也有时代楷模黄文秀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的决心勇气,还有公费师范生钱家锋 做好基础教育的传承和创新 的坚定抱负 作为北师大优秀
王亚南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教育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大学的首任校长,是《资本论》全三卷的首译者之一。其一生著作等身,共有近40部著作和译著,340篇左右的论文和讲稿。适逢厦门大学百年校庆,我校组织专家学者编辑出版《王亚南全集》,本书为全集第十四卷,收录王亚南的译著《人类婚姻史》及《欧洲经济史》。《人类婚姻史》由芬兰作者韦斯特马克著,讲述人类社会婚姻制度的演变;《欧洲经济史》由Knight,Barnes,Flugel著,讲述近代欧洲经济发展史。
本书为纪念葛家澍先生100周年诞辰而作,全书共分三部分:*部分是葛家澍先生传记,由 少年家澍 先生在厦大 两篇组成。*篇介绍葛家澍先生的少年时代 包括多灾多难的童年、烽火连天的求学之路、潜心向学与出露锋芒。第二篇分别介绍历经艰辛的50 70年代;带领厦门大学会计学科走向辉煌的80年代。第二部分是家人和学生眼中的葛家澍教授,展示葛家澍先生作为父亲和老师的谦和、睿智与豁达。第三部分是葛家澍先生年谱、葛家澍先生著述一览表、葛家澍先生培养的博士生名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