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自我突围 施一公著 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作品 韩启德 杨振宁 钱颖一 潘建伟 刘彭芝 白岩松 张磊 鼎力推荐 中信
    •   ( 4026 条评论 )
    • 施一公 /2023-04-01/ 中信出版集团
    • 从河南小郭庄的淘气少年到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再到致力于培养科技人才的教育工作者,施一公在自我成长之路上从未停下脚步。 2008年,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施一公放弃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全职回母校清华大学发展生命学科,在海内外引起大关注。2018年,他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全力创办西湖大学。 他在56年的人生历程中,总是做出让大多数人难以理解的抉择。是什么促使他一次次突破自我?如何发挥理想的力量? 实现人生理想的路径又是什么?相信读者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这是一本关于成长、求学、教育、家庭、友谊、理想之书,既写给自己,也写给教育科研工作者,更是写给青年学子,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共同前行。

    • ¥49.68 ¥69 折扣:7.2折
    • 吕叔湘传
    •   ( 48 条评论 )
    • 方有林 著 /2024-12-01/ 语文出版社
    • 本书是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的第一本传记。全书大致按时间顺序评述了吕叔湘一生的主要生活经历、学术活动与学术成就。本书在具体细致的时代背景和人际网络之中呈现吕叔湘的生活和重要学术活动,引用了丰富的资料,有较好的可读性,既可供专家参考,也适合大众阅读。

    • ¥46.9 ¥68 折扣:6.9折
    • 我的父亲顾随
    •   ( 225 条评论 )
    • 顾之京 /2019-10-01/ 河北大学出版社
    • 本书由多年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河北大学教授、顾随第六女顾之京用两年时间创作父亲小传。全书以父亲一生的经历为线索,分 求学之路 执教齐鲁津沽 登上大学讲坛 困居沦陷的北平 寄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抗战胜利后与古都黎明前 生活在新中国(上) 生活在新中国(下) 八章讲述了国学大师顾随不同时期的学习、生活、教学与文学创作情况,同时也展现出顾随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所做出的独特贡献。本书中很多细节从未面世,由其女儿悠悠道来,笔之所至,情为所动。这幅大师的肖像图亲切感人,使为学之顾随、为师之顾随、为文之顾随、爱国之顾随的形象更加丰满和圆润。本书为读者立体呈现了大师顾随之风采,为顾随研究者提供了更为详实的、更为丰富的研究材料。

    • ¥45.8 ¥58 折扣:7.9折
    • 张伯苓:一人一校一国家
    •   ( 665 条评论 )
    • 张伯苓 等著 /2019-03-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张伯苓一生可谓传奇:早年参加清朝海军,亲历甲午海战;而后将余生献给教育事业 只为教育兴国,只做南开一件事,却在我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书将张伯苓关于教育、关于兴国的 说 ,与著名人士、亲朋好友对他人生点滴、教育理念的 忆 相结合,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张伯苓开创的教育宏业,又从日常小事上展现他的不凡人生、卓越品行。

    • ¥42.9 ¥49.8 折扣:8.6折
    • 孔子的故事
    •   ( 130 条评论 )
    • 李长之 /2022-06-2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孔子的故事》是李长之先生专门写给大众读者的一部通俗读物。他用通俗而富有情感的笔法讲述了孔子的精神面貌和孔子的坎坷一生。全书截取了他一生中*精彩的片断,以故事的形式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书中的孔子有十五岁便 志于学 的少年意气,有夹谷会齐时牛刀小试的喜悦,有见君王 好德不如好色 的悲叹,有率领众弟子奔波辗转的艰辛,有命悬一线却不改从容的气魄,有至死不渝追寻理想的执著。《孔子的故事》是一部通俗读物,李长之并没有因此减弱他斟酌史料的严肃性,相反,他对史料的取舍拣择都有根有据,一丝不苟。《孔子的故事》不到十万字,而脚注多达239条,引书几十种之多,可称言必有据,其中凝铸着作者的史的眼光和不苟的精神。本书是一部集学术性、思想性、通俗性于一体的优秀读物。

    • ¥36.1 ¥42 折扣:8.6折
    • 蔡元培:爱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爱国
    •   ( 1023 条评论 )
    • 蔡元培 等著 /2019-03-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1916年冬天,蔡元培踏着风雪,走进北京大学,把 爱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爱国 的理念带进北大,更把教育救国的理念写进历史。 本书将蔡元培关于教育、关于爱国的 说 ,与梁漱溟、顾颉刚等著名人士对他人生点滴、教育理念的 忆 相结合,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蔡元培开创的教育宏业,也从日常小事上展现他的不凡人生、卓越品行。

    • ¥42.9 ¥49.8 折扣:8.6折
    • 钱穆传
    •   ( 521 条评论 )
    • 杨明辉 著,紫云文心 出品 /2019-06-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钱穆传》以丰赡翔实的史料,层层剥去历史的尘垢、文本的遮蔽,以历史学家、教育家钱穆先生的人生阅历为主线,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创作《国史大纲》等诸多著作的历程及学术成就等融入其中,鲜明地勾勒出其思想演化的轨迹,不仅总结了先生在中国历史和儒学上的不凡成就,分析其重要著述的特点和写作背景、史学研究的特色,还努力展现出传主*本真、*人情化与生活化的历史面目。 本书作者史学功底深厚,文笔生动,立足于知人论世的人物传记体创作,客观描述了大学问家卓荦不凡的一生,全面再现了钱穆作为历史人物的真实性、立体化的影像;通过描述与钱穆相关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也让读者得以一窥清末民初直至八九十年代的时代变迁的历史风云。本书既叙事严谨又文采盎然,史学视野与文学表现相互融合,史料性和可

    • ¥42.8 ¥49.8 折扣:8.6折
    • 少年陈景润
    •   ( 967 条评论 )
    • 宋凌陈忠坤 /2019-07-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聚焦于少年陈景润的人生轨迹,真实反映了少年陈景润在福州、三明等地成长的故事。该书从真实史料出发,讲述了少年陈景润是如何凭借良好的家教、恩师的提点、自身的好学,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克服种种苦难,*终踏入厦门大学的校门,实现了其研究数学的愿望。

    • ¥45.6 ¥48 折扣:9.5折
    • 力从平地起,心向实处行 : 范源廉传
    •   ( 153 条评论 )
    • 江峡 著 /2024-01-01/ 团结出版社
    • 《力从平地起,心向实处行:范源廉传》为近代教育家、教育慈善家范源廉传记。范源廉师从梁启超,两度留学东瀛,成绩卓越,名重士林。曾先后出任教育BU次长、总长,中华书局编辑部主任,中华教育改进会首任董事长,北京师范大学首任校长和北京图书馆馆长等职,参与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的创办工作,乃近代中国当之无愧的重要教育家和慈善家。全书包括 概述 从湖湘寒门到教育改革家 为民国教育奠基的一等人物 从救助到慈善公益的推动者 范源廉年谱 等几部分,重点阐述了其在近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奠基、教育慈善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褒扬了其可歌可泣的爱国精神。

    • ¥49.9 ¥58 折扣:8.6折
    • 晏阳初 东方出版社
    •   ( 6 条评论 )
    • 苗勇 /2021-09-01/ 东方出版社
    • 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三人被并称为“民国乡建三杰”。他们不仅同年出生,更都是民国时期那场规模大、时间长、波及面广、影响深远的乡村建设运动中有重大建树的杰出人物。小说以晏阳初一生拼搏奋进为主线,以平民教育运动的实践探索为复线,以爱国爱家爱众生为辅线,生动讲述了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的传奇人生。

    • ¥44.7 ¥82 折扣:5.5折
    • 百年巨匠·于右任
    •   ( 278 条评论 )
    • 祁硕森 著 /2019-10-01/ 文物出版社
    • 于右任是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书风当代中国书法的开拓发展。他又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于右任/百年巨匠》分家世、心志、教育、报业、军政、诗赋、文物、书法八个章节,配图以于右任书法和珍贵老照片为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于右任作为教育家、民族诗人和一代书坛巨匠的艺术历程及传奇一生,是火炬,是呐喊,是惊雷,也是方寸之间传承的文明血脉。

    • ¥47.3 ¥49.8 折扣:9.5折
    • 马君武:欲以一身撼天下
    •   ( 65 条评论 )
    • 马君武 等著 /2019-03-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马君武是民国时期的大才子。早年他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为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者之一。十几年的宦海沉浮,马君武备尝艰辛,逐渐淡出政坛,投身教育事业。从此,中国政坛上便少了一个 勇夫 ,却多了一位雷厉风行的大学校长,与蔡元培一起被时人誉为 北蔡南马 。 本书将马君武关于教育、关于兴国的 说 ,与知名人士、亲朋好友对他人生点滴、教育理念的 忆 相结合,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马君武开创的教育宏业,又从日常小事上展现他的不凡人生、卓越品行。

    • ¥42.9 ¥49.8 折扣:8.6折
    • 民国大先生:陶行知传 王一心 团结出版社【可开电子发票】
    •   ( 1 条评论 )
    • 王一心 /2016-11-01/ 团结出版社
    • 陶行知是一位的教育家、思想家,生于晚清,卒于民国。书中从其病逝和身后哀荣写起,详细记述了其致力教育事业的一生。原是一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陶行知,在时代的疾风险浪中,未能坚持住本来的立场,先是被动后又主动地与他的同乡同庚同学的胡适反向而行。探究其道路的选择,不仅可以了解作为个案的思想与性格因素,还可以明了使其转变的社会因素,从而为那一代同样作此选择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共性提供参照。

    • ¥39.29 ¥88.58 折扣:4.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