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百年来,我的人生就是 尽我所能,得我所好 。让每个人都能够 尽我所能,得我所好 ,世界就可以变得更幸福。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使得世界变得更好。 这是书中许渊冲先生百岁感言中的一段话。他用100年的时间活出了意义上的自我,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此书是许先生百岁之际,以回忆录的形式讲述他的百岁人生。全书分三个篇章,分别是:名师流芳、风华绝代;时代精英、不负韶华;家国命运、联大情怀。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许先生百岁时年。许先生曾经历战火纷飞的年代,但仍坚持学术深造,清华、北大、西南联大这些学校汇聚了中国学术资源和师资力量,名师荟萃,成就了各界精英,他和他的师友们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化脊梁,树立了文化强国的丰碑。因此,在许渊冲先生的一生中,师友之间的友谊和命运都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沙博理从事汉译英活动50余年,共计翻译中文著作200部,为中文著作的英译作出了重大贡献。本书基于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和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翻译社会学新视角下的译者行为理论框架,分析沙博理的翻译观及其翻译活动所涉及的政治文化因素、翻译机构、参与人以及译者和其他参与人的主体因素,重点探究沙博理的翻译惯习并尝试挖掘其翻译惯习的深层成因,再现沙博理半个世纪的翻译活动场景,管窥50余年中国文化外译史的历程,以期为当前中国文化 走出去 提供历史借鉴。
许进雄喜欢研究文字,几近 天生自然 ;他非常焕发非常畅快的岁月,是他在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服务并整理甲骨收藏那二十几年。他的文字学研究蜚声甲骨学界,诸多学术创见与论证,使他被列于殷墟博物馆二十五名家之一。他在博物馆远东部主任任上的工作使他对古器物了如指掌。他更以本业文字学为主,融合器物学和民俗学,写成一部极其厚实且被译成多国文字的经典之作《中国古代社会》。 许进雄的学术为世人所仰望,却无人想到他会写 自传 。其理由他在《自序》里说得很清楚,非常重要的是他心存感恩,借此表达他对所怀念的亲人、师长和朋友的感激。这是多么可感可爱的 理由 ,进雄为人就是如此的 简单朴质 ,也由于这样的气质,使他锲而不舍地沉潜于甲骨文字与古器物的钻研。而即使他兴到笔随,写作长篇的自传体散文,也能如数
《我的词典人生》是曾获 2014中华文化人物 称号的车洪才的个人自传,讲述了一位 小人物 不平凡的奋斗史。 1959年,23岁的车洪才被外交部从北京外国语大学选派到阿富汗学习普什图语,归国后接受了商务印书馆编纂《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的任务。然而,人生际遇的起起落落,让这项浩大的编纂工程数次停摆。5.2万个词条,大约15万张卡片,200多万字,车洪才终于在2012年完成了词典的初稿。 2012年4月,当76岁的车洪才走进商务印书馆交付成果时,已无人记得这项战略任务。因为这么多年发生了太多人事变迁,这本词典也渐渐被遗忘,只有车洪才,始终记得这项国家派给他的 任务 ,并称之为 终生之宿愿 。2014年《普什图语汉语词典》正式出版,距离车洪才接手这个任务,已经过去了整整了36年。这个匠人匠心的感人故事引起央视等各大媒体热切关注,这个关于认真
这是部关于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政治活动家、出版家罗竹风的传记著作。该书根据深入的研究,客观地叙述了罗竹风的生平事迹,反映出他作为革命者兼学者、出版家的风范和品格。本书资料丰富,大量援引了罗竹风早期创办的期刊资料、佚文和书信,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对了解罗竹风的精神世界及其革命活动、文化成就以及现当代历史、文化史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跨文化的一颗星:汪德迈》共3册,为丛书《汪德迈全集》第7-9卷。以汪德迈先生晚年学术集大成时期与中国文化书院发生联系的时间段为主,适当兼及其他时段,对其生平、学术与中法交流活动的史实,进行全景式纪录
阿瑟·韦利的译作是20世纪英国汉学发展的标志性著述。这些著作广涉文学、绘画、宗教、历史、社会学等诸多领域,部分著作如《西游记》甚至为相关领域的开拓性成果。他运用的跳跃式节律及其倡导的大众化汉学理念推动
《医疗通识英语》(第二版)共5章,20个单元。其育人内涵寓“课程思政”于多媒融合的“新形态”之中,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中国传统健康文化,通过批判性比较西方文化,实现唯物辩证观与全球人文价值观的融合。其教学内容更广泛涵盖并反映当今国际社会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及中国发展等不同领域的诸多主题,并通过弘扬家国情怀,力求真知,鼓励思辨,既培养跨文化意识,又凸显强文化自信,再激发语言探索。其教学设计更多思考学习者为中心的教法与学法的统一,通过采用多媒融合的数字资源开发、信息技术与语言教学的深度融合、学生泛在学习空间建设等手段,重点突破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难题,实现学习者与本教材资源共同“成长”。
本书系职业教育阶段的英语教材,旨在满足机电一体化及相关专业学生和行业从业人员学习专业英语的需要。 本书依照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企业的实际情况,遵循“实用、可用、好用”的原则,在内容编排上突出“贴近企业,贴近实际,贴近岗位”的要求,并力求通俗、易懂、好学、易用。 全书含10 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包含一些与生产岗位紧密结合的英语实用范例。 本书既可作为职业教育、成人高校及相关院校的专业英语教材,也可用作企业培训的教材,还可供有关的教师和学生及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英语阅读与思辨》以产出导向法为教学理论指导,以不同的思辨与阅读任务为模块,通过对话题新颖、主题各异的思辨性语言材料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分辨事实与观点、辨析论点、主题与逻辑、推理与评估等与思辨相关的基本概念,把握命题、论证、证据种类、逻辑谬误辨析等思辨技能,使得学生能够打破作者、文本的地位,在阅读实践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形成对某一主题所特有的、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使得学生能够在语言交流、文本分析、以及学术场景中运用思辨技能,了解思辨的基本元素和模式以及各个环节所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能够用英语获取、理解、表达以及批判性地分析不同领域之内和之间的概念关系。此外,《英语阅读与思辨》通过综合分析篇章的信息架构和作者的思辨技能,帮助学生了解思维本质、理性地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