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新青年》创刊100年,上海鲁迅纪念馆举办了“鲁迅与《新青年》”专题展览,这本彩色图录即是对展览作品精选后加以重新编排而成。2016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希望能借由这本图录,展现20世纪初期的时代风貌和学人风采,为鲁迅研究与《新青年》研究提供一种新视野。是对《新青年》这本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上重要刊物的纪念,更是对新文化运动革命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本书在正史、野史、宋人笔记及苏东坡很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辅以苏轼诗词文章的解读,书写了苏东坡的顽童天性和跌宕多姿的一生。
十二岁那年,凯蒂?洛芙有了次濒死体验。长大后,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也遭遇了父亲毫无先兆的自然死亡。她没能见他很后一面。自那之后,死亡开始强烈地吸引着她,她决定通过研究死亡,来探寻人生很后时刻的真相。她称之为:查看死亡。在选取研究对象时,几个名字跃入她的脑海:苏珊?桑塔格、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约翰?厄普代克、狄兰?托马斯、莫里斯?桑达克。这些作家在自己的作品里,似乎都处理好了死亡的问题,拥有某种死亡智慧。洛芙认为,假如用语言捕捉死亡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他们是很有可能做到的人。通过大量与艺术家生前亲人和好友交谈,爬梳卷帙浩繁的文字资料,她在纸页上重现了作家们的很后时刻。《暮色将至》便是这样一部从死亡写起的逆向传记。每个人的人生,从死亡开始,缓缓地展开了。
一九一一年(清宣统三年辛亥)一岁6月1日(夏历辛亥年五月五日)1.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府城(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龙王庙南的张家大院,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改名张翅莹。祖父张维祯,生于1849年2月27日(清道光二十九年,夏历戊申年二月五日),卒于1929年。张维祯青少年时曾读过几年诗书,辍学时,适逢家业隆盛之际,辅助父兄经管农商。张维祯中年时家道衰落,分家时析得呼兰房地产,始从张家大本营吉林阿城福昌号屯迁居黑龙江呼兰。福昌号屯今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光明村,距呼兰萧红故居25公里左右。
《鲍勃·迪伦在纽约(1961-1964)(精)》是特德·罗素关于鲍勃·迪伦的摄影集,与克里斯·默里合作出版,多洛万作序。在机缘巧合下,罗素在20世纪60年代初,数度为日后蜚声靠前的鲍勃·迪伦拍下组照:在演出中、在公寓里、在汤姆·潘恩公民权利奖颁奖现场上……这批照片此后沉眠了三十多年(其中一些从未公开发表),才很终收入此书,重见天日。照片的拍摄,正值在纽约格林尼治村闯荡的鲍勃·迪伦开始自己写歌、崭露头角的起步时期。除了演出现场上口琴配吉他的经典造型,罗素更别具视角地摄下了迪伦在公寓中的日常生活:鞋也不脱地躺在床上悠然拨弄吉他,在打字机上敲打歌词,与当时女友苏西·罗托洛甜蜜互动,与友人一起练琴……在罗素精湛的抓拍下,照片展示了日后百变的迪伦极为本真自然的状态,定格了他追逐音乐梦想、无所拘束的青春岁月,直观
《童年的力量二十世纪美国童书天才那些事儿》,由美国童书史学者伦纳德·S.马库斯的著作《亲爱的天才》衍生而出,因此取名为“亲爱的天才”系列。本书以《亲爱的天才》所提供的人物为线索,按照他们的出生年月顺序,逐个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而将这些故事连缀在一起,竟然出现了一幅令人惊叹的画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约半个世纪美国童书生态的巨幅截面!美国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进运动、大规模的移民潮、二战、民权运动、越南战争、反战运动、肯尼迪总统遇刺、马丁·路德·金遇刺、女权运动、性解放运动、者反抗警察的暴力冲突……各类历史事件层出不穷,而在童书世界许多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恰好在这一年代诞生。其中到底有什么关联?美国早年儿童阅读推广运动的兴起,对美国儿童文学创作理念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
1987年,已过古稀之年的阿瑟·米勒出版传记,对自己所走过的漫长曲折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和艺术道路做了深沉的回顾和反思,尤其回顾了人生道路中的一些关键时刻: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与法西斯主义的抬头,使得他终身都持批判现实的左翼政治立场;五十年代,他与麦卡锡主义斗争,最后获得了道义上的胜利;在他的领导下,国际笔会从与世无争的文学俱乐部变成一股推进世界言论自由的重要力量;等等。在叙述这些事件的同时,米勒穿插记录了自己戏剧生涯的全过程,其中有成功亦有失败,并生动描绘了戏剧界、电影界、政治圈中的许多重要人物,其中包括田纳西·威廉斯、伊利亚·卡赞、李·斯特拉斯伯格、约翰·休斯顿、克拉克·盖博、劳伦斯·奥利弗、约翰·肯尼迪等。当然,还有他的第二任妻子玛丽莲·梦露,米勒在传记里首次大篇幅地
王维是盛世产物,盛唐文宗。王维诗,是盛唐不灭的灵魂。王维擅写蕴藏了宇宙真理的静谧景物,赋予诸色相以灵觉妙义,表现出他那个时代的存在与觉识的关系,表现出他那个时代的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其诗也成为他那个时代的精神映像。他的诗不作直言矫言,也不出大言狂言,更没有苟言嗔言与尖酸言,而表现以不落言筌且不涉理路的形态,其兴象饱满,意境空灵,情韵清远,氤氲着盛世的历史云烟。王维之热起,这是社会富强与和谐的必然,是唐诗功利之美的胜利回归,说明我们走出了学术偏见,也说明我们的思想与情怀不再狭隘,而开始了多元化的审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