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视野里,弗吉尼亚 伍尔夫常常要么是一个性冷淡的脆弱女作家,要么是一个远离真实世界、矫揉造作的唯美主义者。林德尔 戈登通过伍尔夫的小说作品以及日记和书信重构出这样一个伍尔夫:她是强健的步行爱好者,努力工作的职业作家,更是 不知疲倦的探索者 ,探索 人类处境的千奇百怪 。林德尔 戈登想要呈现的并非常规的线性传记叙事,而是在真实性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详尽地追踪记忆和想象在伍尔夫一生中的持续流动。戈登同时论证了这种传记方法正是伍尔夫的发明,也曾由她实践,背后是一种全新的重视无名者的历史观。原书最初出版于1984年,2006年戈登在新材料的基础上,从新世纪的女性主义视角做了修订。本书译自2006年修订版。
他是才华横溢的故事家,也是有史以来极负盛名、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众多读者的作家,然而,在赛琳娜 黑斯廷斯这部里程碑式的传记问世之前,萨默塞特 毛姆(1874 1965)的真实人生从未被完整讲述过。 凭借前所未有的大量私家档案、扎实研究和强健的笔力,黑斯廷斯在本书中揭开了毛姆的神秘面纱,其生平交往与文学创作令人着迷的复杂真相也得以水落石出。书中生动讲述了毛姆经历的早年坎坷、中年显达、暮年背叛,他的多段秘密恋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谍报工作的传奇生涯,以及更重要的,一位天才艺术家如何将充斥着矛盾痛苦的私生活转化为苦心孤诣的创作激情。正是毛姆丰富多面的 大写人生 ,激发他创作出《人生的枷锁》《英国特工阿申登》《寻欢作乐》《刀锋》等杰作。 毛姆在戏剧舞台和出版界取得了同时代无人能出其右的巨大成功,财富
鲁迅一生创作了新旧体诗七十余首、散文诗二十余篇,另有译诗若干。他的诗作十分精粹,有些名句甚至成为其一生学问文章的总纲和写照,至今传颂众口,如 横眉俯首 联、 度尽相逢 联。他以 我以我血荐轩辕 表达志向,以 梦里依稀慈母泪 抒写亲情,以 于无声处听惊雷 凝聚期待。鲁迅的一生是诗意的,毋宁说,他将生命活成诗。他的散文乃至小说也饱含诗意,即便是有投枪匕首之称的杂文,也像一首首讽刺诗。他浸润了温柔敦厚的诗教,彷徨于荆棘满地的路途,呐喊于荒芜寒凝的旷野,发而为诗,显示了 兴观群怨 的博大和深广,给人以警醒、鼓舞和鞭策。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集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于一身的思想巨人、文化巨匠和政治精英。近千年来,世人大多聚焦他在文学艺术上的非凡造诣与杰出贡献,而对作为官员的苏东坡,及其致君尧舜的抱负、济世安民的理想、为民务实的作为和清正廉洁的品德,往往缺少系统关注与深入的探讨。汪维宏创作的《千载浩然苏东坡》即由此入笔,以清晰的逻辑,翔实的史料,自然而严谨的文字,对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仕宦生涯,做了生动、传神的刻画,再现了他作为有追求、有坚守、有建树的官员的立体形象。 《千载浩然苏东坡》为苏东坡传评作品,以丰富材料、严谨笔触书写了苏东坡从政40年的曲折经历。在朝任职7年,先后担任吏部、兵部、礼部尚书;在地方做官33年,曾任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8个州的太守等职;从政28年,被贬谪12年。书中
在大众视野里,弗吉尼亚 伍尔夫常常要么是一个性冷淡的脆弱女作家,要么是一个远离真实世界、矫揉造作的唯美主义者。林德尔 戈登通过伍尔夫的小说作品以及日记和书信重构出这样一个伍尔夫:她是强健的步行爱好者,努力工作的职业作家,更是 不知疲倦的探索者 ,探索 人类处境的千奇百怪 。林德尔 戈登想要呈现的并非常规的线性传记叙事,而是在真实性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详尽地追踪记忆和想象在伍尔夫一生中的持续流动。戈登同时论证了这种传记方法正是伍尔夫的发明,也曾由她实践,背后是一种全新的重视无名者的历史观。原书最初出版于1984年,2006年戈登在新材料的基础上,从新世纪的女性主义视角做了修订。本书译自2006年修订版。
本书是约瑟夫 弗兰克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传》的第三卷。在本卷中,弗兰克聚焦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从西伯利亚归来后的试图重归文坛主流的努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白夜》等作品使陀思妥耶夫斯基达到了这一目的。而《地下室手记》的写作则宣告了作为经典作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诞生,并预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其后写作方向及风格的突变与深化。也是在这一时期,陀思妥耶夫斯基遇见了情人波丽娜,遭受折磨的同时也带来了创作的灵感。
本书是约瑟夫 弗兰克所著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传记的首卷。作者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早年生活写起:从他在莫斯科的童年,到他的父亲之死,一直写到他因参加彼得拉舍夫斯基激进团体而被流放西伯利亚。本书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早期作品《穷人》《双重人格》以及《涅托奇卡 涅兹万诺娃》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因为它们反映了陀氏早年所受的某些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而且显示了将会继续在他那些伟大的作品中出现的重要主题的发展演变。
本书是约瑟夫 弗兰克教授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著作研究传记的第二卷,它是融合传记、文学批评和社会文化史的光辉典范。全书始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彼得拉舍夫斯基分子流放西伯利亚,十年后历尽艰辛重返彼得堡,到那时他已经是一个身心俱变的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称之为 我信仰的重生 。本卷聚焦于这种变化过程,在他所经受的磨难中探寻原因,在他为未来的伟大开辟道路时探寻结果。这一段人生经历对陀氏来说至为重要,影响其后所有创作和思想,因此对于解读陀氏这本书也显得尤其重要。
卡夫卡如何变成卡夫卡?施塔赫在这套传记三部曲的后一卷详细描述了卡夫卡成长的私人的、政治及文化的复杂背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塑造了年轻的弗朗茨 卡夫卡。本书讲述了从卡夫卡出生到一九一〇年职业和文学开端的故事,带领读者了解在卡夫卡成名作《变形记》诞生之前的突破性进展。施塔赫的叙述生动形象,关注细节,为我们丰富呈现了德意志犹太商人家庭形象和他的教育、心理发展历程,引述了包括与家人的通信,校友的回忆和卡夫卡密友布罗德笔记日记等大量一手资料。
我数了下脉搏,97 我一夜没睡,决定一早离开。 1910年10月28日,凌晨3点,82岁的托尔斯泰离家出走,随行的只有他的私人医生马科维茨基。 寒冷的深秋夜晚,没有具体的行动计划,要赶在妻子索菲娅 安德烈耶芙娜醒来之前离开。这一仓促之举托尔斯泰足足等待了25年。从那一刻起,围绕着他的行踪及随之而来的死亡,衍生出种种谜团和传说。 自称 一生都在研究托尔斯泰 的俄罗斯当代作家帕维尔 巴辛斯基,严格筛选日记、书信、电报、访谈、回忆录、报刊文章等海量一手材料,以充满悬念的写作手法,焕新素材,一步步重建托尔斯泰的行踪,并通过托尔斯泰的离开追溯了他的一生:从他的青年时代、他的婚姻、他的精神动荡开始,直至他的家庭悲剧,他遗嘱透露的秘密
对读者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每一部长篇巨著都是一次终生难忘的阅读体验。作家的一生也和他的小说一样,从内到外充满了戏剧性,令人为之扼腕。安德里亚斯 古斯基这部传记作品是25年以来德语文学界的部陀氏传记。 在书中,他生动地描述了作家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坎坷的一生:27岁因涉嫌政治被捕,在临刑前后一刻被赦,侥幸拣回了性命;在流放西伯利亚10年后浴血重生,重新返回文坛;为躲避债主的纠缠逃往国外,因生活窘迫而染上赌瘾。 古斯基用流畅的文字,回顾了陀氏从反叛到反动的政治立场变迁,以及为了靠写作谋生而付出的无数心血:他创作了《罪与罚》,这部托马斯 曼口中 有史以来伟大的悬疑小说 ;他以戏剧性手法,犀利而细腻地揭示了人类心灵中黑暗、隐秘的心理活动;他对现代社会本质的深刻揭露,使他成为 20世纪伟大的预
托马斯 曼是20世纪德国著名文学家,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等均已成为20世纪文学经典。除了文学创作之外,托马斯 曼也是颇有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家,在反纳粹活动、争取德国统一等方面有巨大影响,曾被视为20世纪德国文化的主要代表。 库尔茨科这本传记为托马斯 曼描绘了一幅精彩的画像,从托马斯 曼的生活入手,结合其作品的主题和思想,用丰富的材料向读者展示曼生活和创作的真实图景:爱情、死亡、宗教和政治不仅是《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等作品的主题,也是构成托马斯 曼生命的组织材料。
王蒙,当代著名作家,文化大家,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他不但在国内具有影响,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大家。他多次出国,对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往来和友好,传播中国文化、中国智慧,做出了贡献。本书主旨是介绍王蒙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的影响,是一部面对普通读者(当然包括研究者)的介绍与叙述性书籍,不是文艺作品,也不是资料汇编。本书力求所述有出处,但考虑到读者对象,也囿于编写者的时间、精力等因素,所以也不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学术著作(当然会对相关学术研究有很大帮助)。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以文化促进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具有一定的帮助。
曾国藩出身平凡,没有显赫家世,却凭借不懈奋斗,从一介书生成长为国之栋梁。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从布衣到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武英殿大学士,最终成为晚清中兴名臣。他是如何面对困难、咬牙立志,是如何在动荡的时局中赤地立新、运筹帷幄,又是如何在功成名就之时保持清醒、全身而退? 著名清史专家林乾、迟云飞研究曾国藩二十余年,积累深厚,本书基于扎实的史料,以简练而生动的文字,再现了晚清名臣曾国藩起伏跌宕、逆风飞扬的一生;不仅详述了曾国藩的成长轨迹、复杂的社会关系,而且深入解读了他的精神世界与成功秘诀。 本书文风轻松耐读,精彩程度虽非小说却胜似小说,令人爱不释手。这部传记不仅是对一位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动刻画,更是对普通人如何通过努力奋斗实现自我升级的深刻启示。
凌叔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代女作家的代表人物,出生于北京,一生命途多舛,饱经战乱与动荡,足迹遍及中国、英国、新加坡等多国,她的书写与她的人生互为镜像,展现出近百年来中国文学创作和女性命运交织的历史,是中国女子思想及生活的宝贵见证。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凌叔华年谱,以时间为核心线索,由凌叔华1900年出生始,至1990年去世止,追溯凌叔华的生平细节和创作经历,力图通过凌叔华的日记、书信、文学创作及大量的中英双语报刊杂志、方志史料等资料,重构凌叔华传统又现代、幸运又多舛、热闹又孤独、丰富而多面的一生,是研究凌叔华其人及20世纪中国文学、女性历史的重要成果和参考资料。
本书是英国著名传记作家汉弗莱 卡彭特撰写的权威奥登传记,在奥登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书中首次披露了大量珍贵材料,包括奥登的信件、日记、笔记以及青年时代的未刊诗作。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细致研究与平实严谨的记述,作者完整展现了奥登作为一个诗人和一个时代见证者的传奇经历,打开了一个隐秘的文学和心灵世界:诗人对生活与爱的巨大热忱,对艺术的诚与真的执着坚守,以及穿越整个时代的对信仰的精神探索。
但丁 阿利吉耶里(1265 1321),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被称为 中世纪的后一位诗人和新时代的初一位诗人 ,以代表作《神曲》闻名后世。马可 桑塔伽塔以但丁的多重身份 作家、哲学家、廷臣、政治家和父亲 为视角描绘了这位伟大的诗人。桑塔伽塔整合了大量意大利中世纪研究的学术成果,厘清了一个复杂的家庭和政治关系的网络,深度剖析了《神曲》为何是一部深受地方和区域政治影响的作品。对于喜爱但丁的人士而言 无论是专业的研究者还是广义上的文学读者 这部丰富、严谨、扎实的全新传记都堪称不容错过的佳作。
契诃夫生平标准参考书 他是伟大的作家 也是疲于奔命的普通人 契诃夫曾经对朋友说 我的一切迟早要为人所知,我没有理由为自己的过去感到害臊。 英国俄罗斯文学学者唐纳德 雷菲尔德前往俄罗斯各个档案馆,花费5年的时间,研究和考证了数千封契诃夫书信,尤其是未经披露的那一部分,以编年史的形式讲述了契诃夫的一生与创作。 全书共分十部分,重现了契诃夫的魅力形象,并解析了其文学之路上的成长与转变过程。 在这本书中,契诃夫的家人和朋友们占据了重要位置,他们共同构成了一幅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社会画卷。 《契诃夫传》英文原版自1997年出版后引起国际契诃夫学界的强烈反响,英文原版3次再版,俄文版也已3次再版。公认为目前为止研究详细、考证全面的契诃夫传记。
侦探女王 阿加莎 克里斯蒂的一生,本就是需要破解的谜团。 侦探女王阿加莎 克里斯蒂侦探小说式的迷人传记!人都是靠秘密运作的,如果把这个秘密说出口,我们就无法生活 她在与第一任丈夫阿奇的婚姻破裂后, 失踪的11天 是失忆还是报复性的策划?她曾经在托基药房从事过配药工作,这位 毒理专家 设计的惊喜有哪些?作为女儿、妻子和母亲,她又经历了怎样的打破性别桎梏的人生? 她与周遭格格不入,总有一种 做自己的冲动 。正是写作,帮助她从 1926 年的大决裂中幸存下来。要么这样,要么倒下;无须再拘泥于普通女性期望后,她发现自己自由了
李劼人(1891 1962),生于四川成都,是中国现代具有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 李劼人一生颇为传奇,写作、经商、从政均有建树,这在同时期的作家中极为少见。他经商的时间长,占据了人生的重要时光,而三者又密不可分,可谓是生路步步紧逼,命运暗中牵引。本书从李劼人早年在《四川群报》当主笔讲起,包括留学法国、筹办纸厂、开 小雅 饭馆、遭遇绑票案,抗战期间工业内迁、 文协 在成都成立分会、乐山遭遇轰炸、嘉乐纸厂谋求发展,以及抗战结束后四川工商业面临的巨大变化,以嘉乐纸厂的兴衰历史为线索,寻找李劼人先生笔下遗失的故事。 李劼人的写作有两个黄金时段,一个是1925年到1927年;一个是1935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后就被迫中断了。没有完成更多的作品也许是李劼人的遗憾。本书或许就是一种
我们找寻的梭罗不在任何一本书中,所以我才写下这本。当梭罗走在康科德的街道时,他和其他人完全不一样,梭罗属于我们的时代和所有的时代。 劳拉 达索 沃尔斯 亨利 戴维 梭罗(1817-1862),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诗人及思想家。生前鲜为人所知,20世纪后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美国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来自于日记,绝大部分都在死后才出版,生前只出版过两本书 《瓦尔登湖》与《河上一周》。 梭罗的一生,见证了美国从一个充满农民和工匠的社会,转变成了熙熙攘攘、相互联结的商业国度。而梭罗的形象从未被之前的传记完全捕捉,他过于天马行空,过于特殊且多面。本书对梭罗大量已出版和未出版的作品进行整理,追踪了他生命的全部轨迹,通过梭罗所有的奇特与矛盾之处,复活了他完整的一生。
英国著名女作家安吉拉 卡特(1940 1992),凭借《染血之室》《马戏团之夜》《焚舟纪》《安吉拉 卡特的精怪故事集》《明智的孩子》等新颖无畏、独树一帜的作品,成为一代人的偶像和百年来*富盛名的英语作家之一,被萨尔曼 鲁西迪、伊恩 麦克尤恩、石黑一雄、玛格丽特 阿特伍德等大作家拥戴为一代文学教母;时至今日,她也是女性主义的象征。 本书是安吉拉 卡特***经过授权的完整传记。 安吉拉 卡特的人生也跟她的作品一样不落俗套。从害羞、内向的童年,到胆大妄为、活跃叛逆的青年,再到快乐、自信的中年;从在窄小的出租屋里努力写作的年轻女子,到整个时代*重要、*胆的作家之一,她充满冒险的人生旅程启发了瑰丽、炫目而诱人的作品,乃至永久地改变了英国文学,为之注入新的能量。 这部迷人的传记讲述了一位伟大的女作家如何构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