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陶著的《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精)》是一部反映民间音乐家阿炳真实面貌的“口述历史”著作,填补了中国音乐史的空白,谨以此书纪念阿炳诞辰125周年。本书作者通过数年寻访,对十六位亲眼见证过当年阿炳生活的知情者,作了深入访谈。
《徐悲鸿/百年巨匠》的基础上,采取历史文献、口述历史与真实再现三种呈现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对徐悲鸿的艺术生涯、美术进诣及心路历程做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展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美术大师徐悲鸿的艺术历程及传奇一生。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徐悲鸿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主张发展“传统
《古斯塔夫·马勒》是“世界音乐家传记”丛书系列中的一本。这本书是有丰富配图的马勒自传,探索了马勒一生有起有落的名声。 马勒的人生轨迹异常坎坷,为了完成作为作曲家和指挥家的事业,辗转多个城市:从布拉格、莱比锡到汉堡,随后又去了维也纳和纽约。然而,他创作的乐曲经常被忽略:人名对他的创作才能,褒贬不一。1911年去世后,他遭遇了长达50年的忽视。 多亏了莱纳德·伯恩斯坦等著名音乐家的努力,马勒*终获得应有的声誉,被公认为指挥家。这肯定了马勒在传统的德奥古典音乐和20世纪现代音乐之间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 《古斯塔夫·马勒》是“世界音乐家传记”丛书系列中的一本。这本书是有丰富配图的马勒自传,探索了马勒一生有起有落的名声。 马勒的人生轨迹异常坎坷,为了完成作为作曲家和指挥家的事业,辗转多个城市:从
一代流行音乐天王的不朽传奇。迈克尔·杰克逊的成功被里根总统赞誉为“美国梦”成真。 不仅是音乐,迈克尔·杰克逊的商业智慧同样让全世界为之“颤栗”。迈克尔·杰克逊一生荣誉无数,在音乐史上 : ·他被吉尼斯世界记录认证为“世界历成功的艺术家”,其专辑《颤栗》被誉为“专辑”; ·他是格莱美终身成就奖得主; ·他曾荣获美国音乐奖世纪艺人奖; ·他曾得到两次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他曾三次入主摇滚名人堂; ·他“用音乐团结各种族的人们”,为后来的黑人歌手铺平了道路; ·他是全世界以个人名义捐助慈善事业最多的艺人。 他不仅为整个现代流行音乐史缔造了一个传奇时代,同时还成就了其商业王朝的辉煌: ·在商业经营方面,他锐意革新; ·他非常注重知识产权,擅于将名气转化为实利,在业内引发了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他去世后,依然
普契尼是受人喜爱的歌剧作曲家之一,他的《波西米亚人》、《托斯卡》、《蝴蝶夫人》和《图兰朵特》今天仍然会让世界各大歌剧院座无虚席。他生前获得了只有少数人才有望获得的国际声望,却很少能打动评论家,不仅开创了独特的自然流畅式歌剧,而且写出了一些的旋律。他的作品构成了长达数世纪的意大利歌剧传统的绽放,同时也对当时仍处于襁褓状态的电影音乐产生了影响。 这本传记全面展现了普契尼放纵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个人生活与他保持作品高水平的需要之间时刻存在的矛盾。
传奇英伦乐队山羊皮主唱布雷特·安德森为我们写就了这本他曾说过不会写的书。这是安德森的个人传记,更是山羊皮乐队的发展历程。在书中我们会看到乐队生涯的重要时刻,包括与吉他手伯纳德·巴特勒从亲密搭档走向决裂
鲍勃迪伦:重返61号公路是小文艺口袋文库33系列(第二辑)之一种鲍勃迪伦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很重要很有影响力的民谣和摇滚歌手,同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世纪60年代是鲍勃迪伦音乐生涯的黄金时期,重返61号公路即录制于该时段,该专辑被认为是其录音生涯的高度,真正赋予了摇滚乐以灵魂本书聚焦此专辑,按照歌曲的顺序串联起整个叙述,展现那一时段鲍勃迪伦的生活音乐与创作,并及其身后的美国社会,在音乐和文化价值之外,兼具历史和社会价值鲍勃迪伦对音乐很主要的贡献,就是歌词的深刻寓意与音乐成为同等重要的一部分,从他一开始的抗议歌曲,就展示了他的歌词比他的音乐更感召力更激动人心鲍勃迪伦是一个为20世纪世界摇滚乐树立了标杆和定义的人,他证明了摇滚乐首先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然后才是一种音乐类型对于喜欢摇滚乐的人
《巴托克》大量收录巴托克生活中的照片及其生前信件,描述了巴托克跌宕起伏的一生,尤其是他对民间音乐的探索。 从音乐学院毕业后,巴托克开始对民间音乐产生浓厚兴趣,此后一生致力于民间音乐的采集和研究,并将古朴的民间音乐因素融入自己的创作。巴托克一度怀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然而在采集民间音乐的过程中,随着与少数民族的接触,他逐渐从狭隘的民族主义转向人道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巴托克因公开反对法西斯主义被迫流亡美国,最终客死异乡。巴托克的人道主义赋予其后期作品以普世性,这也正是巴托克的之处。 巴托克是的民族乐派作曲家,但其作品不局限于民间音乐,而是融合了各种不同因素。他的创作对20世纪的音乐发展作出杰出贡献,音乐评论家尊其为“20世纪早期富于创造性的作曲家”。
克里姆特是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大师,绘画风格很好独特。他刻画的许多女性与裸体,不只反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特有的神秘、颓废、妖媚与情色的恍惚氛围,更是超越人类的欲望之后,达到另一个超然,崇高与孤独的金碧辉黄的彼岸。《吻》是他很有名的代表作之一。本书以克里姆特的生平与艺术创作为主线,结合时代背景,重点介绍了其作品中所蕴含的甜美、优雅、富丽与繁荣的绘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