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柴尔德家族史就是一部世界金融发展史 欧洲有六大强国:大不列颠英国、法国、俄罗斯、奥匈帝国、普鲁士和罗斯柴尔德家族。 本书是西欧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 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的传记。罗斯柴尔德家族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 梅耶 罗斯柴尔德 (Mayer Amschel Rothschild)。他和他的5个儿子先后在 英国 伦敦 、 法国 巴黎 、 奥地利 维也纳 、 德国 法兰克福 、 意大利 那不勒斯 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生意已做了250多年。 奔驰 汽车、银行和苏伊士运河是这个家族送给人类的礼物。其实,罗斯柴尔德家族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这些,19世纪的欧洲流行这样一种说法: 欧洲有六大强国:大不列颠英国、法国、俄罗斯、奥匈帝国、普鲁士和罗斯柴尔德家族。 本书介绍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法兰克福的贫民窟发家至今的历
王幼麟、刘恩义是大学时的同窗好友,她们从巴金和萧珊这对爱侣身上找到了崇高和美。于是,作者经过巴金本人的同意,收集了他们的资料和爱情故事,经数年之功,写成这本书,将巴金和萧珊从一见钟情到相守一生的爱情故事展现在读者眼前。本书2004年出版后,在文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为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为纪念巴金诞辰120周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 走近巴金 丛书,此书为其中一本。
《白手兴家(香港家族与社会:1841-1941)(精)》作者郑宏泰、高皓尝试在不同历史档案和文献中爬梳钩沉,透过分析不同商业家族的白手兴家,有系统地探索1841-1941年,香港社会走过的曲折历程。当中包括开埠之初,在香港开荒与经营的高满华、李升家族;属于土生一代、纵横商业市场的周寿臣、何东、周少岐与李石朋家族;大力开拓了港九新界建设的遮打、何启、嘉道理、曹善允与布力架家族,以及涉足革命的李煜堂家族等。对于各显赫一时的富家大家族如何在香港开拓经济环境、参与社会建设,甚至在政治、华洋问题上发挥着深远影响力,以及大家族之间的联姻、合作、如何传承维系家族力量、如何与社会产生互动等,作者都做出了深刻的阐释。不但有助于我们了解香港百年社会发展的轨迹,也有助于我们详细了解香港大家族白手兴家的故事和传奇。
“南通范氏”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一道奇异的也是的家族文化景观。它充分体现出中国文化传承以家族为系脉的积层性发展规律,同时也显示出由家族外延联姻的其他文化家族所构成的更为广大深厚的文明传承体系。这个自范应龙始、绵亘了13代的诗文世家,历经明、清、民国以迄于今,其间名家辈出,薪传火继,世次相序,雅颂未绝。在十三代爝火不息、薪传赓续的诗文传承中,大抵形成了三座高峰:一为明末英烈史可法所倾慕的“东林眉目”范凤翼;二为近世诗坛巨擘范伯子;第三座高峰即被季羡林先生誉之为“国画家、国学家、思想家”的范曾。从某种意义上说,南通范氏13代所合力完成的正是一部文化传承的史诗。随着岁月的积淀,它已然凝为一座巍峨的丰碑,耸立在我国历史文化的长廊。
《乔家史略/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系列丛书》是由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而完成的,书中采用了记、图、表等叙史记事的方式,将乔氏家族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编排和辑录,使之全面而真实的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全书共分为乔氏家族、商业概述、建筑史话部分,并对其进行详细概括,为进一步挖掘和研究晋商文化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从1912年担任袁世凯英文秘书初登外交舞台,到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挺身而出声名鹊起,从1945年代表中国第yi个签署《联合国宪章》,到1967年告别海牙国际法庭全身而退,顾维钧作为“近代中国第yi位职业外交官”,经历了民国几乎所有的重大外交事件。本书将顾维钧的一生及其家族发展,在历史、社会、婚姻和人性的重重纠结中展开,耐人寻味。
陈姓为中华大姓,得姓三千余年,历史上名人辈出,郡望世家源远流长。但由于年代久远,如今所存的史志谱对于陈姓的历史、人物、时间的描述矛盾重重,错讹屡现。《陈氏谱考辑要》为正本清源,以正史为依据,同时参考各种志书、族谱,并以考古发现相佐证,对各种存在争议的事件、人物作了深入考证,厘清了陈氏世系历史的演变,廓清了不少常见的讹误。
《曾氏源流/南雄珠玑巷姓氏文化丛书》以南雄珠玑巷曾氏起源、分布为出发点,研究该姓氏的文化内涵、历史影响等,追本溯源,弘扬姓氏文化。以姓氏历史让读者清晰地认识家族起源;以名人先贤事迹强化后人的宗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珠玑巷后裔的播迁流布激发读者探索姓氏起源的热情。
《罗氏源流/南雄珠玑巷姓氏文化丛书》以南雄珠玑巷罗氏起源、分布为出发点,研究该姓氏的文化内涵、历史影响等,追本溯源,弘扬姓氏文化。以姓氏历史让读者清晰地认识家族起源;以名人先贤事迹强化后人的宗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珠玑巷后裔的播迁流布激发读者探索姓氏起源的热情。
容庚(1894—1983),广东省东莞县人。容庚先生是我国的古文学家和考古学家,在篆刻书法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甚丰,曾出版专著30余种,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金文编》、《商周彝器通考》尤为海内外学术界推崇,成为一代宗师。其子容肇祖(1897—1994)我国中国哲学史研究专家、民俗学家和民间文艺学家。学者、原北师大校长陈垣致函容肇祖,赞以“粤中后起之秀,以东莞为盛”,说的就是东莞的容家。
《杨万里家族纪略/吉水县政协文史丛书》以“忠节”为线索,以挖掘文献价值为切入点,重点围绕杨万里、杨邦乂、杨士奇三位历史名人而展开,内容涵盖了名人名胜、家谱风俗,史料珍贵,考析有据,是全面探析杨万里家族、纪念杨万里诞辰890周年的一部佳作,也是弘扬庐陵文化,了解吉水、品味吉水、宣传吉水的又一精美名片。 寻找历史足迹,感受灿烂文明,汲取文化营养,激发创新活力。《杨万里家族纪略/吉水县政协文史丛书》是整理、挖掘和研究吉水庐陵文化的成果,它将以历久弥新的魅力和生生不息的活力,激励后人在传承历史辉煌中,续写更加美好的明天!
《倪嗣冲与天津倪氏家族》是以倪氏家族的变迁为轴心,描述了倪氏在颍州崛起、壮大及其播迁天津的过程,倪淑、倪嗣冲、倪毓菜、倪道杰、倪叔平等人物不断涌现,代有才出,他们维持了家族的延续、扩大乃至昌盛。近代国弱民贫,倪氏家族代表人物在社会变革中敢于担当、勇于任事,不惟捍卫乡里、安稳地方,还是参与国事、实业救国都留下他们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转瞬一挥间,他们又经历太多的国难家愁、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从晚清到民国,伴随时局跌宕、政潮起伏,他们或带领或背负,在历史舞台上承载了太多。透过倪氏家族史的研究,充分展现了家族、社会变迁的多彩画卷,也折射出近代中国历经劫波、矢志不渝的民族复兴历程。
古磉洲罗氏是显望于湖湘五百余年的名门世家,载于史志记载的名人近百人之多,如清代大教育家,经学家,岳麓书院山长罗典;清代《四库全书》提调官,纂修官,《明史》修纂官罗修源;清代知名经学家,文献学家,《湖南文征》总编罗汝怀等。该家族不仅在湖南近代史而且在中国近代史上均有相当影响与贡献,由该家族师友,姻亲关系更是串联起了壮观的湖湘英杰群体。本书对该家族的叙述,实际是对湖湘近代史乃至中国近代史的独特阐述。 本书作者为罗氏后人,历时六年,爬梳数千部史料文献,完成本书,展示了该家族的发展脉络,重要人物和事件。史料翔实,故事生动,文笔流畅,使本书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且富有思想启迪,也富有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