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 浙江现代文学名家年谱书系 之一种。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30年发起并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代表作为《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等。作者为郁达夫研究专家,结合郁达夫文本及相关考证,以谱牒学为学术方法,对郁达夫的生平、作品进行描述。
本书是对《遂宁张文端公全集》的首次点校整理。《全集》凡八卷,卷首为李星根《序》、张希良《〈河防志〉序》、《国朝名臣传》本传、张知铨《遂宁张文端公年谱》,附论说十三篇;卷一至卷三为奏章,主要奏报修筑河道事宜;卷四为杂文;卷五、卷六为诗歌;卷七为杂记,附亲朋好友所记张鹏翮生平事迹等文;书末附点校者所辑张鹏翮佚文十四篇及点校者所撰《张鹏翮世系》。是集收录了张鹏翮的主要诗文、奏疏,于光绪八年由张知铨依据世代家藏的张鹏翮手稿刊出,是研究张鹏翮的珍贵文献,此次即据光绪八年刊本点校整理。
本谱由上中下三编组成。上编自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吕梦奇撰写《招讨使李存进墓碑》始,至宋真宗咸平二年(999),此时吕蒙正三度拜相,当是东莱吕氏真正意义上的崛起期;中编自真宗咸平三年(1000)吕夷简登进士第始,至哲宗元祐八年(1093),时吕夷简三入中书,前后执掌朝政十三年;下编自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始,至理宗景定二年(1261)吕祖谦追封开封伯并从祀孔庙止,北宋末年,东莱吕氏于政治上受到重创,即把注意力转到文学学术领域,至吕祖谦终成理学大家,成为浙东学术之代表人物。
内容简介 nv 在本书中,作者倾情讲述了南家三代人百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包含从未披露的家庭生活细节,以及旁人无法得知的家族事迹。 n nv 《人生路漫漫》就像一生的底色和背景。本书围绕祖父南仰周、父亲以及作者自己三代人的人生起伏,从祖父的少年时期开始讲起,将亲身经历的家族往事细细道来。并记录了在风起云涌的20世纪,南家如何完成从一方商业经营者向中华文脉传承者的跨越。 n nv 作为一代宗师,的一举一动不仅影响着海峡两岸的政治界、文化界,也影响着他的家庭。在特殊时期,因身份的原因,南家人经受了许多磨难。改革开放后,回归故里,修铁路、办学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他的事业与心迹,本书也作了详实展现。 n
本书是由10个宋代相对独立的个案世家研究组成,但彼此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主要是对宋代世家个案加以深入探讨,升堂入室,具体解剖典型家族的各个侧面,并以之为例来说明世家的群体特征及其与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世家以仕宦为基本特征,故本书对所选个案家族的仕宦情况,均进行了必要的研究。除此之外,重点论述了所选个案的突出社会特点,如苏州范氏、成纪张氏等家族的义庄建设和家族经济,三槐王氏、饶阳李氏等家族的婚姻关系,华阳王氏、浦城章氏等家族的科举状况,真定韩氏等家族的文化状况,真定曹氏、邢州柴氏等家族的特权身份,以及青州麻氏等家族的社会行为等等。通过探讨不同类型家族的发展途径及其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宋代世家的总体特征及其历史影响。
《倪嗣冲与天津倪氏家族》是以倪氏家族的变迁为轴心,描述了倪氏在颍州崛起、壮大及其播迁天津的过程,倪淑、倪嗣冲、倪毓菜、倪道杰、倪叔平等人物不断涌现,代有才出,他们维持了家族的延续、扩大乃至昌盛。近代国弱民贫,倪氏家族代表人物在社会变革中敢于担当、勇于任事,不惟捍卫乡里、安稳地方,还是参与国事、实业救国都留下他们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转瞬一挥间,他们又经历太多的国难家愁、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从晚清到民国,伴随时局跌宕、政潮起伏,他们或带领或背负,在历史舞台上承载了太多。透过倪氏家族史的研究,充分展现了家族、社会变迁的多彩画卷,也折射出近代中国历经劫波、矢志不渝的民族复兴历程。
陈姓为中华大姓,得姓三千余年,历史上名人辈出,郡望世家源远流长。但由于年代久远,如今所存的史志谱对于陈姓的历史、人物、时间的描述矛盾重重,错讹屡现。《陈氏谱考辑要》为正本清源,以正史为依据,同时参考各种志书、族谱,并以考古发现相佐证,对各种存在争议的事件、人物作了深入考证,厘清了陈氏世系历史的演变,廓清了不少常见的讹误。
《曹操曹雪芹家族基因考证》对历史人物河间相曹鼎、东汉丞相曹操、清朝文学家曹雪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借助于现代DNA科学技术,找到了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一证明了河间相曹鼎是曹操亲祖父;其二证明了曹雪芹是曹操曹丕曹髦后裔,填补了相关历史研究的空白。这种跨越1800多年的大跨度的历史研究,将人类学、历史学与现代遗传学结合起来,其对中国学界的影响将是非常深远。
《曹操曹雪芹家族基因考证》对历史人物河间相曹鼎、东汉丞相曹操、清朝文学家曹雪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借助于现代DNA科学技术,找到了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一证明了河间相曹鼎是曹操亲祖父;其二证明了曹雪芹是曹操曹丕曹髦后裔,填补了相关历史研究的空白。这种跨越1800多年的大跨度的历史研究,将人类学、历史学与现代遗传学结合起来,其对中国学界的影响将是非常深远。
古磉洲罗氏是显望于湖湘五百余年的名门世家,载于史志记载的名人近百人之多,如清代大教育家,经学家,岳麓书院山长罗典;清代《四库全书》提调官,纂修官,《明史》修纂官罗修源;清代知名经学家,文献学家,《湖南文征》总编罗汝怀等。该家族不仅在湖南近代史而且在中国近代史上均有相当影响与贡献,由该家族师友,姻亲关系更是串联起了壮观的湖湘英杰群体。本书对该家族的叙述,实际是对湖湘近代史乃至中国近代史的独特阐述。 本书作者为罗氏后人,历时六年,爬梳数千部史料文献,完成本书,展示了该家族的发展脉络,重要人物和事件。史料翔实,故事生动,文笔流畅,使本书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且富有思想启迪,也富有可读性。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金山钱氏家族的故事。这一支钱氏出自吴越王钱镠家族,在五代以来干余年的中华历史长河中绵延传承,名人辈出,最终在金山的这片土地上扎稳脚跟,成为一方望族。金山钱氏崇文重教,其传承数代的刻书事业在中国印刷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近代动荡的时局中,钱氏中人不改本色,砥砺前行,敢为天下之先,也将金山钱氏之精神传承至今。 这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也是一个书香世家的千年回眸,更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真实演绎。
张姓祖根地的研究,是河南姓氏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濮阳:中华张姓祖根地/“河南历史与考古研究”丛书(第二辑)》就是这一认定的相关内容的汇编。为了进一步丰富这一认定的背景材料,《濮阳:中华张姓祖根地/“河南历史与考古研究”丛书(第二辑)》收录了在早期研究过程中,朱绍侯、谢钧祥、袁义达、程有为、王大良等专家的成果,也将早期有关张姓祖根地争论的代表陛文章收录进来。 《濮阳:中华张姓祖根地/“河南历史与考古研究”丛书(第二辑)》还收录了2016年4月在郑州举行的张良文化国际高峰论坛与会专家所提交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