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了粟裕以省立师范学生身份投笔从戎,加入北伐军的叶挺铁军,开始其传奇军事生涯,在专门训练军官的铁军教导团中接受系统而严格的军事教育和训练,成为红军中有名的神枪手。南昌起义中,粟裕被任命为起义军前敌委员会警卫队班长,负责周恩来、贺龙和刘伯承等起义领导人和前敌委员会的安全警卫工作,同时负责策应朱德领导的南昌军官教导团的起义。跟随朱德上井冈山后,粟裕虚心学习毛泽东和朱德的军事思想、经验和理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1928年七溪岭战役中,粟裕带领三人小队俘虏上百名敌军,朱德夸赞粟裕是青年战术家,是未来革命的接班人。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粟裕指挥的黄桥战役为华中抗战打开了局面。1942年石港之战,粟裕指挥“老虎团”创造出了以零伤亡痛歼日寇600余人的战争奇迹。1944年车桥战役全歼日伪军千余人,自
《悲欣交集:弘 法师李叔同全传》是学界前辈金梅先生研究弘 法师李叔同生 事迹、艺术成就、佛学思想的结晶,是 史料可靠、重在呈现思想和 变化的 传记。全书真实、细 地再现了李叔同从朱门子弟、风流才子、艺术先驱到律宗高僧弘 法师的巨大转变过程,深入剖析和解读了弘 法师李叔同的全 人生历程和思想变化。作者观人入微,挖掘深层隐藏,甚 具挑战性与 性地分析了他出家前后的经历和佛学思想的形成与变化。《悲欣交集:弘 法师传》 始于写真, 于传 ,是 丝不苟、视野广阔、学养深厚的集大成之作。
本套丛书包含四种:《从文自传》《季羡林自传》《老舍自传》《徐志摩自传》。其传记内容,以名人童年、青少年、大学时期的经历为主,他们克服时代的艰难、家庭的困境,心有璞玉贫贱不移,坚持从课本中、从社会这本大书中积极获取知识,*终从乡野少年成长为知名作家、学者。其自传中既有生平自述,也有对家国的感慨。
《银河礼赞 我亲历的中国科幻》是《科幻世界》首任总编辑谭楷的一部自述史。从《科学文艺》到《科幻世界》,从自负盈亏以书养刊到成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从40岁命名 银河奖 到80岁登上牛背山顶,谭楷用多年的辛劳、不屈的斗志、深情的笔触,礼赞中国科幻的璀璨银河,揭秘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等中国科幻作家的跃升之路。这是一部嬉笑怒骂直抒胸臆的性情之书,也是一部高举理想火炬的励志之书。
内容简介 书号:9787555119722 书名:迪奥小姐 定价:16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书号:9787559674180 书名:奥登传:穿越焦虑时代 定价:14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命运多舛,身世传奇,两岁离母,十二岁被抢亲,十六岁逃婚。 凄美爱情,她的初恋故事让人唏嘘不已。 从巨富到囚犯,她究竟会面临怎样的人生判决。 精彩晚年,孑然一身的她将何去何从。 靠山山要倒,靠人人要走,凡事靠自己。 没有危机就是危机。 人品就是品牌,好的品牌是人品。 做人原则:坚持信念:做人诚信:少获利,不欠人情。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 经营你的长处,不要经营你的短处。 信仰不倒,希望不倒。 能低头,但不能失去人格。 不管身处何地,做人重要。 对自己负责,什么样的环境都不会放弃你。 拒绝同情,拒绝可怜。 职业可以平凡,灵魂需要高贵。
本书依据翔实的历史资料,讲述了近代中国著名的启蒙领袖、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和早期领导人陈独秀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被誉为“思想界的明星”“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毛泽东语),也是无数青年人心目中的导师和偶像。鲜明的个性塑就了陈独秀作为启蒙领袖和中共早期领导人的角色,而书生意气和固执倔强的性格也使他最终走向孤寂与落寞。本书侧重于勾勒陈独秀探索救国道路的曲折经历及其独特的个性和人格魅力,还原陈独秀在生活中真实的一面。
本书记录了周鸿祎先生从幼年时代开始,直到今天四十余年的传奇经历。周鸿祎先生的成长几乎伴随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成长,从90年代上大学期间在校园里销售反病毒卡,再到离职北大方正后创立3721;从与CNNIC的战斗,到成为中国雅虎的总裁;从互联网靠前口水战,到改变互联网格局的3Q大战;从免费杀毒到360成功在美国上市……勾勒出了一位互联网老兵近二十年的创业江湖路。同时本书也披露了许多大事件之后不为人知的背景与真相,大量的事实都是靠前次呈现在公众面前。通过记录这一次次关键的转折点、分享创业历程中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周鸿祎先生将其中的艰难坎坷、酸甜苦辣娓娓道来。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我的同代人无法领悟我的幻觉的意义,因此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匆匆赶路的傻瓜。”而现在,对于一直探寻生活意义的我们来说,荣格已是那个时代的丰碑和传奇。 在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的《荣格自传(回忆梦与思考)》中,荣格追溯了自己的童年、中学与大学经历。回顾了自己在精神科的实践以及与弗洛伊德的情谊,他谈了自己的无意识和那座有名的塔楼,同时也简要介绍了自己的生平著述。这些内容塑造了荣格传奇的一生,也构成了这部充满智慧的自传的主要内容。 追寻荣格的自我发现之旅,一窥这位智者的传奇一生,也许会让我们产生一种豁然开朗、孤独尽去的体验,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生而为人的意义。
1903年5月,饱受病痛折磨的高更孤独地死于希瓦瓦岛。在生命的尽头,已经无力作画的高更用文字总结自己的一生,就是这本《此前,此后》。 高更在这本书里叙述了他的艺术观点,他与梵高的友谊,以及他所有的激情和他所厌恶的东西。这是些散乱的记录,就像梦一样没有后续。正如生活本身,就是由零碎的小块拼接而成。
吴季松的80 年,横跨国内与国外,学者与官员,科技与经济。作为清华大学毕业生,他曾是中国科学院和法国原子能委员会课题组组长,也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级官员、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退休后当选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至今仍在热情洋溢推动雄安建设和湿地生态修复事业。 本书记叙了吴季松传奇精彩的人生,以及贯穿始终的对于中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模式的探索与思考。同时,本书也记录了他见证与参与的重大事件,结交的国内外名家大师,实地考察走访的重要国家与地区,以及工作之余著述的众多作品。 本书也讲述了吴季松在抗战时期担任东北救亡总会会长的姨父高崇民,以及留英回国参加抗战、解放与国家建设的父亲吴恩裕的经历。 这是一个人、一个家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国梦的故事,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艰难坎坷中
伪“满洲国”的童年、内战期间举家逃亡、起于草根的评书世家的辛酸和鼎盛、赴京探视被收监的父亲、家庭经历大裂变、“”期间受批斗、落实政策、一波三折复出艺坛、赴京艰苦创业等内容抢先发售得到全面披露和忠实再现。单田芳的个人求索历程经历大灾大难,他的成功绝非偶然,一个普通中国家庭所经历的颠沛流离,草根群体在追求生存、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磨炼、代价以及所收获的财富和心得,在这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情真意切,更有家国变局、时代蜕变。这是一部当代艺术大师用血和泪、热情和理性,将亲身参与的历史忠实记录的平民化读本,更是一部中国人不可不读的励志经典。
冯友兰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有建树的哲学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他一生虽从未脱离校园,却一直处在社会的中心地带,在他的身上印刻着时代的种种波诡云谲。冯先生著这部回忆录时,已是耄耋老年,一个世纪的风云从心头渐起,往事千端如在目前,“忆往事,述旧闻,怀故人,望来者”。所以,这不是一部书的自序,甚至也不是冯先生全部著作的总序,而是一个民族的现代大哲在大转型时代的自叙,是一个时代的纪录与反思。本书自问世以来,深受海内外学界的高度好评。
李安宅先生一生致力于民族学、社会学、藏学、人类学等方面研究,成就卓著,是中国早运用西方科学知识和方法实地考察和研究藏区的学者之一,可谓开中国现代藏学研究的先河,为中国西南边疆社会研究的开拓、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李安宅自传》撰写于1961年,是在那个特殊政治背景下的“交代材料”,并被单位存档,其年代、事件叙述详细,履历上几无遗漏,真实性高。 《的整理与研究》作者王川依托以对《李安宅自传》这一学术遗产的整理,将其学术活动、成就、价值、贡献做了细致的梳理、解读和深入的研究,不仅向读者呈现了李安宅先生的心路历程和学术人生的轨迹,也揭示了与学术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物、环境、社会背景、政治形势的内在联系,对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至解放初期中国近现代边疆学研究的历史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后的“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