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绪珂传》是著名园林专家程绪珂的绿色人生传奇。全书钩沉索隐,以文学语言叙写了程绪珂从小立志,数十年来矢志不渝,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呕心沥血的非凡历程,具有较强的史料性和可读性。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系首次披露。
《孔子的故事》是一部通俗读物,李长之却没有因此减弱他斟酌史料的严肃性,相反,他对史料取舍捡择上都做到有根有据,作者所引文献几乎囊括了当时可掌握的所有史料。这部作品语言通俗、史料翔实,正文、脚注、后记是一个整体,阅读时不可偏废。
茨威格非常善于对社会题材进行独到的观察和描述,尤其擅长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对人性以及人的灵魂暗影实施一种近乎残酷的精神剥离与心理剖析,其深刻与准确的程度几乎无与伦比。《师传》为茨威格为十九世纪独特的小说家——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著传记,本书直入精髓,评论并对比了三位文坛大师的创作风格和思想。通过对传记对象内心世界的分析,解读其作品风格形成及命运遭际的必然性,茨威格塑造了“一个巴尔扎克人物,一个狄更斯形象,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既是十九世纪“独特的小说家”的传记,也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小说家的心理学”著作。
《人生边上(钱锺书杨绛档案)》由钱锺书、杨绛等著。香港《明报月刊》定制授权,集辑了《明报月刊》自创刊以来50年之所有与钱锺书、杨绛有关的文集、文本、印象、掌故等,上部取名为“文化昆仑――钱锺书”,约13万字,绝大部分内容从未发表见刊,只曾载于香港《明报月刊》某段时期。六万字分为七部分,分别为:1.印象2.掌故3.文化与访谈4.小说选读5.追念6.评述7.附录,方方面面,林林总总,都是近50年来尘封档案,隐约可见钱锺书的铮铮傲骨,文人中的真骨血。正所谓“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 下部取名为“随遇而作――杨绛传”,约12万字,内容也是前所未见的居多。但与上部“钱锺书”相比,下部更偏重于情感经历。其中《充盈亲情和忧伤的“我们仨”》娓娓道出了杨绛与钱锺书六十多年间的生命痕迹和对爱女成长小事的深情记述,《“
刘聪著的《黄绾/大家精要》刻画了明代有名学者、浙中王门学派的代表人物黄绾的一生;概述了黄绾以祖荫入官至因在朝廷“大礼仪”中支持当朝皇帝而得重用的官场生涯;详细叙述了他的学术思想以及他在学术、生活中与王
潘晓玲著的《陈寿/大家精要》讲述了西晋有名史学家陈寿一生出仕蜀汉、西晋两朝,因性格耿介,在政治上颇不得志,遂搜集三国时官私著作,历经十年艰辛作成纪传体史学著作《三国志》的经历。书中不仅概述《三国志》内
本书介绍了教育家陶行知的生平,内容包括:生平与教育活动、求知与探索、洋博士、儿童的乐园、科学教育理念、实用教育理念、燕子矶头“回生碑”等。
茨威格非常善于对社会题材进行独到的观察和描述,尤其擅长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对人性以及人的灵魂暗影实施一种近乎残酷的精神剥离与心理剖析,其深刻与准确的程度几乎无与伦比。《师传》为茨威格为十九世纪独特的小说家——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著传记,本书直入精髓,评论并对比了三位文坛大师的创作风格和思想。通过对传记对象内心世界的分析,解读其作品风格形成及命运遭际的必然性,茨威格塑造了“一个巴尔扎克人物,一个狄更斯形象,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既是十九世纪“独特的小说家”的传记,也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小说家的心理学”著作。
本书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33年所写的杂文六十四篇。包括《夜颂》《“吃白相饭”》《晨凉漫记》《秋夜纪游》《四库全书珍本》《男人的进化》《电影的教训》《关于翻译(上)》《喝茶》,《外国也有》等。“准”有“程度不够”的意思,“准风月谈”就是不合格的风月谈。鲁迅本非“风月文豪”,而是思想斗士,“风月谈”前加“准”,正体现了他挑战思想禁锢的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