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只剩半年的生命了。 这是2020年12月,发现癌细胞转移时,医生的宣告。 然而,在那一天来临之前,有些话必须要说。 关于艺术创作和社会活动背后的哲学,关于坂本家的历史和家人的羁绊,以及关于自己离开后的世界 本书是继回顾幼年至五十七岁人生的《音乐即自由》后,记录坂本龙一暮年足迹并将遗赠给未来的决定性自传。 收录由好友铃木正文亲自撰写的后记,记录作者后的时光。
用幽默生动的现代语言讲述诗词大神们的传奇人生,内文配插图,方便读者轻松阅读。让一个个历史人物鲜活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令人耳目一新,记忆深刻,原来历史可以如此有趣。
武曌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堪称传奇,充满了戏剧性、谋杀、阴谋、谜题、欺骗、情爱以及疯狂,令人不可思议却又引人入胜。美国著名汉学家罗汉利用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及其他史料文献,追溯武曌一生错综复杂的轨迹。在还原真实的、而非被神化或诋毁的武曌的同时,《武曌》一书对于了解古代中国的朝廷、社会、两性关系的性质,以及礼制、象征和美学在皇权政治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芯片是现代科技的基石,而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核心 利器 。荷兰高科技企业ASML(阿斯麦)设计了巨大且极度复杂的光刻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成为光刻技术壁垒象征,其合作伙伴云集当今世界顶尖的半导体制造商,包括英伟达、三星、台积电、英特尔等。这家诞生于荷兰宁静小镇的欧洲小厂,不断挑战技术极限,用四十年时间缔造其科技帝国。 本书是ASML的权威企业传记。荷兰记者马克 海金克从内部追随ASML多年,基于300余次对ASML及其供应商的高管访谈与大量档案,以调查记者的敏锐视角和老道文笔,将大量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串联起来,首度披露ASML四十年创立发展的崛起之路,全景式透视以芯片制造为核心的全球市场争夺战。
1973年至1979年,饶平如下放安徽,毛美棠留在上海照顾家庭。不久,家中年长的孩子们也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去江西下乡。分散在各地的家庭成员,连接他们亲情的,是一封封往来两地的家书。本书收录了饶平如在1973年到1979年之间收到的来自妻子美棠和孩子的71封家书。在通讯不便的年代,一封封家书里,他们互相汇报生活近况,通报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给对方出谋划策,家书支撑他们度过了三地分散的艰难时期,也是那个年代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生活的真实侧写。
本书记录了15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女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以及她们为艺术界做出的突出贡献。它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传记集,带你清楚地了解艺术家们的代表作,里面还附上了生动的手绘插图。年轻的读者们能够在这里近距离接触那些常被历史书忽略的重要艺术家。读完她们的故事,你就会知道她们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她们所属的艺术流派,作品的意义,她们曾遭遇的困境和灵感的源泉。不论你是对艺术感兴趣的青少年读者,还是有志于成为艺术家,这本书一定能给你带来启发。为世界创造精彩的艺术,这件事从来都与性别无关。
《平生记》是饶平如的遗稿,可以说是他的自传,记录了他的一生。 童年时代、戎马生涯、公私合营、下乡见闻、在土方队制造木牛流马、晚年奇遇 作者以平和细致的笔调,铺展出一部从出生到死亡的个人史,时间跨越一个世纪。历史的风雨飘落在一个普通人身上,其间种种,构成了一代人不平凡的记忆。终这一滴水又重新汇入时代的洪流之中
本书作者以史铁生的挚友、知青、女性等多重身份,真情回顾了史铁生多舛而又昂扬的一生,深刻展现了史铁生人格的光辉与不屈的精神。史铁生的文字触动着人的灵魂,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去探索生命更深层的意义。相信每一位读到史铁生故事的人,都能得到心灵的洗礼与共鸣。
像哲人罗素一样活着吧,永远渴望真爱、追求智慧、热爱同类罗素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毕生致力于哲学的普及,被誉为“世纪先知”;在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建树,195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20世纪西方影响力优选的社会活动家之一,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还曾来到中国讲学,对近代中国的文化启蒙与社会改革影响深远。罗素以98岁高龄辞世,他在《我为何而活》中完整回顾了自己的百岁人生。“有三种感情,单纯而热烈,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他的叙述即围绕着支撑他生命之舟的三种动力而徐徐展开。罗素的一生是理性与激情的完美融合:取得显赫的地位,攀上智识的巅峰,拥有情感的至乐,也经历牢狱之灾,最终可谓度过了幸福的一生。阅
“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只剩半年的生命了。”这是2020年12月,发现癌细胞转移时,医生的宣告。然而,在那一天来临之前,有些话必须要说。关于艺术创作和社会活动背后的哲学,关于坂本家的历史和家人的羁绊,以及关于自己离开后的世界……本书是继回顾幼年至五十七岁人生的《音乐即自由》后,记录坂本龙一暮年足迹并将遗赠给未来的决定性自传。收录由好友铃木正文亲自撰写的后记,记录作者最后的时光。
本书以图文辉映的叙事方式,记述了中国现代医学奠基人伍连德的传奇一生。他生于南洋槟榔屿,求学于英国剑桥大学,之后毅然归国立志传播现代医学科学。当东北暴发鼠疫,朝廷束手无策,他义无反顾逆行一线,以解剖、隔离等在当时封闭的中国属于破天荒的科学抗疫手段,在短短67天内扑灭了鼠疫。他视发展中国现代医学事业为己任,成立中华医学会,筹建人民医院、滨江医学专门学校(今哈尔滨医科大学)、协和医(学)院等,使现代医学在中国渐成燎原之势。此外,他也是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领航者,在他的竭力提倡和推动下,中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正如本书作者所写, 他曾经顶天立地地站着,是一个伟大国家现代化的先锋和旗手 。
《倾谈录 深度对话鲁奖作家》是《中华读书报》著名记者舒晋瑜追踪采访7届35位鲁奖获得者和7位鲁奖评委的访谈录,受访作家包括林希、徐坤、石舒清、徐剑、徐刚等。全书以 鲁奖 为切入点,从创作与评奖两个角度透视中国作家与文学界,为中国文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呈现了当代文学的心灵地图。专访中所涉及的问题,既是当代文学界的热点,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焦点,蕴涵了深刻的文学思想,无疑是文学理论的一大宝贵财富,而且必将是未来一切文学史研究的最可靠作家自我表白。
纵观世界文化交流史,海外汉学家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架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提供了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视角。本套丛书选取16世纪到20世纪世界范围内对汉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汉学家为对象,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讲述其生平经历及学术成果,旨在回顾中西文化交流历程,发现审视中国文化的新视角,探索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径。 卫礼贤,原名理查德 威廉(Richard Wilhelm,1873-1930),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汉学家。他1899 年作为传教士来到中国青岛,很快被中国文化所吸引,开始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在中国居住长达25年。1900年,卫礼贤在青岛创办了 德华神学校 ,1901年定名为 礼贤书院 ,开新式教育先河。卫礼贤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对中国典籍的德文翻译,他翻译了《论语》《孟子》《大学》《礼记》《易经》《吕氏春秋》《
本书为中国 书法家颜真卿的传记。通过丰富坚实的史料爬梳,本书以客观、凝练的笔调地勾勒出一个鲜活的颜真卿,一个书法家之外的颜真卿。出生名门,家学深厚,颜真卿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也深受节义传统的影响,少年及第。这本传记以时间为线,梳理了颜真卿刚毅果敢,凛然面对不义不正的一生,并穿插介绍了他的书法作品的背景由来。通过本书深入浅出的讲述,读者不仅能知道颜真卿的品节和他的书法一样流芳千古,还能深入传主所处的时代,看到人物与社会、历史的种种勾联。
科塔萨尔长着一张娃娃脸,在那下面藏着一颗永远年轻而敏感的心。童年时代,他遭受了两次重击:母亲怀疑他抄袭诗集,父亲弃养而去。为了谋生,他当过地理老师,翻译过童年偶像爱伦·坡的作品,还做过图书商会的行政。幸运的是,博尔赫斯一眼相中了他的小说《被占的宅子》。马尔克斯对他怀着钦佩与友情,略萨更是将自己的家借住给他。1963年,《跳房子》横空出世,他打破线性叙事,邀请读者进入文本迷宫。科塔萨尔创作的幻想小说从不颠覆现实,它们不过是对童年碎片的温柔回望。他一生游走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巴黎,还有革命中的拉丁美洲,用文字介入现实。终了之时,他的耳边响起了音乐,或许那就是令他倾心一生的爵士乐声。
A.S.尼尔(Alexander Sutherland Neill),是旷世天才还是狂想者?是一位带领人类走向更美好教育的不朽人物,还是一个现世的盗火者???无论历史*终会如何评定,尼尔及其创办的 *久远的民主学校 *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 夏山学校,已经对世界各地的教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书是尼尔在他去世前一年、年近90岁时写的自传,追溯了自己动荡挑战的一生。 尼尔!尼尔!橘子皮 ,源自夏山学校一位小淘气尾随尼尔时吟唱的歌谣,是一把解开这位非同寻常的教育者人格密码的钥匙。尼尔非但没有感到不被尊重并捍卫尊严,反而把这个短句视为友爱的礼物。??尼尔以他充满犀利的幽默、炙热的情感和诚恳的反思,不仅讲述了他的成长故事,以及他为确保夏山学校这样一所非正统学校所持续存续的宝贵经历,更有他在暮年时对于一些主题有趣、先锋的思考,如虚荣心、诚实、
郭实猎(1803-1851),德国人,19世纪上半叶中外关系 的关键人物,然因清末以来相关之记录粗糙失实, 手史料则多存于海外档案、特藏文献中,致使他在历 的形象历来迷离难辨,充满矛盾,在中外交流 发挥的作用亦难展现。 本书从新发现的莱顿大学特藏郭实猎文献、圣公会非官方档案、荷兰传道会档案入手,将这些用英语、德语、荷兰语、日语、汉语等多语种文献写成的日记、书信、自传和著作互勘,以考察郭实猎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分析他的人格特征和行事风格,揭示他的语言学习能力和交际方法,勾勒他由东印度群岛到暹罗再到中国的入华路线,进而考索他与在广州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港脚商人、新教传教士的互动关系,以及他在“开放中国”的过程中所发挥的舆论作用和实践层面的影响。
“田径赛80%靠的是体能,而跑马拉松时体能只占大概60%,剩下的40%考验的则是人的精神力量。”42.195公里的孤独之旅,独自一人、无可逃避,尽管艰辛,但跑完全程之后的欢欣与成就感无与伦比,许多烦恼和问题也会在奔跑中得到解答。本书是日本马拉松纪录创造者大迫杰的跑步历程全记录。从练习马拉松过程中外界的舆论影响到他个人曾经历过的生理、心理矛盾与烦恼,大迫杰讲述了在独自奔跑的过程中学会与自我对话、应对外在的纷扰,进而让自己内心变强大的心路历程。此外,大迫杰也面向大众跑者分享了关于饮食、负重训练、睡眠与恢复的实用建议,针对跑者感兴趣的31个问题做出了解答。
一间成立一年时间就直接获得米其林三星的传奇餐厅;一位26岁才出道的法餐天才。米田肇,从普通公司职员到烹饪学院的学生,再到成为拥有自己明星餐厅的主厨;从日本到法国,从法国再回到日本。他一路克服了诸多近乎不可能的困难,内心有着常人无法撼动的执念 没有完美,只有永远追求完美的姿态。那道在日法身份认同的纠结中迸发而成的 地球 料理,因为其内强烈的个人表达而成为了一种艺术,深深打动了阅美食无数的老餮。正是米田肇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段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特里 普拉切特:脚注人生》是英国国宝级作家特里 普拉切特的唯一官方传记。 特里 普拉切特爵士是英国奇幻文学大师,现象级系列小说 碟形世界 的创作者,备受全球读者喜爱。他的作品畅销世界,其中洋溢着精彩的讽刺幽默;同时,他也热心公益,以人文关怀回报社会。但这一切,都仅仅是特里其人的冰山一角。 在2015年去世前,特里正在创作他最伟大的故事 他自己的人生故事。故事中,六岁的特里被班主任断定将一事无成,而他将用余生证明老师的判断是错的;他放弃了高等教育入学考试,选择成为一名记者;不到二十岁,他便有了自己第一部小说的灵感;在因对文学的贡献获封爵位后,他为自己铸造了一把剑 不幸的是,特里没能亲自写完这本回忆录。 如今,这本特里遗憾未能完成的书稿已由他的助理、挚友、现普拉切特文学遗产负责人罗伯 威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