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与表达:一年级》结合绘本及其他相关儿童文学作品、语言教育资料的阅读,对儿童展开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针对的对象是幼儿园大班或学前班的幼儿。学前班侧重幼儿言语和语言教育及文学教育,遵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和指导要点,从幼小衔接的角度设计阅读和语言训练的重点,使幼儿能够在学前一年,具备初步的语音意识,积累较为丰富的词汇,会使用一定的句式,准确、完整、流利,甚至是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建立起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始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
此书由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画坛新秀刘麦联袂创作。在九曲黄河一湾,有一个的景点 “红军柳”,静静诉说着八十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一个故事。
本书是针对0~3岁儿童设计的早教启蒙触摸发声书,让宝宝通过抓握、敲打、摆弄、点按,了解农场动物的种类、声音及特性。欢乐农场里,小动物们一个一个醒来啦,农场里都有什么小动物?它们都在做什么呢?为宝宝展示热闹的农场世界。本书采用加厚纸板,圆角装帧,防止宝宝小手划伤。精心挑选皮、毛、布等仿真触摸材质的各种材料,符合宝宝爱抠一抠、摸一摸的特性。音质清晰,哑光覆膜,保护宝宝的耳朵和眼睛,促进视觉、听觉和触觉发育。
这是一本大人和孩子都会喜欢的图画书。主人公是一个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的小女孩。有一天,爱听她说话、分享新发现的爷爷不见了。她望着空空的椅子,心也变得空空的。她决定把心放在一个安全的瓶子里,暂时收起来。可是没有了心,她不再喜欢星星,也不再关心大海;女孩失去了对世界的好奇心。直到有一天,她遇见一个对世界仍然充满好奇的小孩。没有心的女孩,决定把自己的心从瓶子里拿出来,才能开心地和这个小孩一起玩。可是,她用了各种方法,都没办法成功。最后,小孩帮助她把心拿出来,放回原位。从那时候起,女孩的世界又恢复了色彩……
本书精选了屈原、曹植、李白、欧阳修等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25位诗人, 将他们的人生故事以自述小传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其中贯穿了200余首经典诗词, 孩子可以通过故事进入诗人的世界, 更感性、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人生, 他们的作品, 以及他们的时代。诗人以聊天的口吻, 向孩子讲述诗与人生, 化解了年代感带来的距离感。极具现代感的表述方式赋予诗人鲜活的形象, 让古人的故事在现代化的场景里“复活”, 是今天的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本书对于激发孩子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有极大的助益, 是一本优质的文史知识拓展读物。
1、风吹呀吹——对比 风吹来一片漂亮的银杏叶,小蚂蚁钻进去把它当自己的小房子,毛毛虫躺上去把它当小床,青蛙拿来当小伞,大白鹅用它做帽子……同一片银杏叶居然可以做不同的东西,难道是它可以变大变小吗? 2、兔子太太回来了!——分类 兔子太太出门旅行,家里只剩下兔子先生一个人。用过的碗碟没人收拾,衣服全都堆在沙发上,鞋子左一只右一只丢得哪儿都是……今天太太就要回来了,兔子先生抓狂地看着这一切——“我到底该怎么整理?!” 3、糖果店的有奖竞猜——规律 为了庆祝自己的糖果店开业,棕熊大叔举办了有奖竞猜的活动。小朋友们好奇地围在店门口的桌子旁,发现各种各样的美味糖果被摆放成三排,仔细看,好像是有规律的。聪明的小朋友们能猜出来吗? 4、月光晚会——加法 傍晚时天气阴冷起来,朋友们还会来参加獾的晚会
本书从作者团队多年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与实践出发,以必要、实用为编写准则,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渗透共融。全书从理论、技术、实践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共12章,系统而详尽地阐释了儿童心理咨询的概念、历史发展、伦理及职业素养、评估、三大理论流派、四种主流治疗技术以及常见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危机的评估及干预对策。 本书的编写充分体现了定位清晰、理论扎实、案例丰富、实操性强、注重本土等特点,既可作为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及相关实践工作者的学习用书,也可供广大儿童心理爱好者及家长参考使用。
本书内容包括: 月饼 ; 我有一个装满星星的口袋 ; 一刀两断 ; 包装 ; 在超市收银台 ; 我有千万种语言 ; 我现存的学校 ; 空气 ; 倒立 ; 挑妈妈 ; 躲猫猫 ; 喝汤 ; 孤独等。
《我的父亲拉齐尼》是根据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70年守卫边境的爱国奉献壮举和拉齐尼·巴依卡为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的先进事迹,以拉齐尼·巴依卡女儿都尔汗·拉齐尼为第一人称视角撰写的纪实文学作品。作品内容暗线以都尔汗·拉齐尼的逐步成长为线索,由孩子在知道父亲牺牲后的悲痛欲绝,无法接受;到后来完全理解了她的父辈们,且以父辈的使命为使命。父亲的离去,加速了孩子的成长,也让孩子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思考和责任担当,曾经不谙世事天真娇嗔的小儿女,变成了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的未来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