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读本》分为 智慧与信仰 创造与交流 艺术与美感 民俗与风情 四大部分。 智慧与信仰 部分包括:孔子的天人之学、自然无为的老子哲学、强调变易的《周易》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等中国传统思想; 创造与交流 部分包括:诗意的符号 汉字、影响文明进程的四大发明、文明流通的动脉 丝绸之路、寻求整体平衡的中医、大唐盛世的开放气象、祈求和平的万里长城等文明创造和对外交流的历程; 艺术与美感 讲述了音乐 以乐治国与以琴养心、书法 飞舞的线条、唐诗 中国人的千古绝唱、明清小说 在艺术享受中品味人生、烟雨迷离中的江南园林、绚烂多姿的民间艺术等中国传统艺术; 民俗与风情 部分包括:《清明上河图》中的城市风情、茶香四溢的人生、深巷中的民居、功夫与蹴鞠、围棋 智慧的游戏等中国传统民俗和生活中的文化与艺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经典著述对国家的形成、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每篇短文介绍一本经典著述,时间跨度3000余年,内容包含了医学、数学、军事谋略、宗教、文学以及艺术、游记等。 Throughout China s long history, classic texts have played a vital role in shaping the country and influencing the daily lives of its people. In this series of short articles, we introduce classic texts spanning more than 3,000 years and covering everything from medicine, mathematics and military strategy to religion, literature, arts and travel.
中国民俗和文学史专家杨荫深先生代表作《事物掌故丛谈》,探究了日常生活中五百多种事物的最初来源及其历史演变,囊括古今中外众多的典故常识,基本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俗掌故日历2019》以《事物掌故丛谈》为蓝本重新梳理,选取掌故精华,按365天日历编排并配图。主体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民俗漫画一日一赏”鉴赏组成。民俗掌故的由来,汲取民俗学家杨荫深初版于1945年的《事物掌故丛谈》。南京大家潘方尔所作的水墨漫画,圆软通透,酷肖丰子恺先生风致,笔底磨尽岁月的火气,一派澹澹清华,读者能够更形象地感受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另一部分是日历主体,包括日期、星期、农历、节气、节日、纪念日等,亦以潘方尔秦风汉韵、古朴雅拙的印章和铁画银钩、冠绝古今的书法呈现。真可谓:一日一民俗,一画一世界。书
Chinese Furniture i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arts. It has the bright feature of oriental arts and is honored as a pearl in oriental arts. As for the uniquefeature of Chinese furniture, some say it can completely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born nature of wood and display the beauty of the texture of wood. Some say it has perfect artistic shape. Its lines are delicate, easy and smooth and its structure reasonable and elegant. Some say its producing technique is superb, tenon and mortise precise and decorations elegant. Some say it has long historical grace, elegant artistic style and colorful charm...
《中国历代著名绘画作品鉴赏(英文版)》介绍了38幅国画,从风格、技巧、视角等方面来引导读者领略国画艺术的美,同时也讲述了画家的创作背景和审美理念。 Chinese painting, also known as brush painting or ink-wash painting, is one of the oldest art forms in the world. However, the unique styles, techniques and perspectives of Chinese painting are often unfamiliar to readers and art lovers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This book aims to expound the aesthetic concepts behind some famous Chinese paintings and tell interesting stories about their creation and their creators. It may serve as a helpful guide in exploring the fabulous yet mysterious treasure house of great Chinese paintings.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学习掌握必要的文化常识,不仅是开阔视野、启迪心智、完善个人素质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百科:文化常识精粹》是一本浓缩古今文化知识精粹的工具书,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具有超强的参考性与指导性。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一书在手,即可领略到从吉至今中国文化的风采。
每日一句心学名言,每月一则心学故事,日积月累通晓知行合一的大智慧!每个人都能在心学中寻找到智慧和力量。《心学日历》从大量心学著作中,挑选出了366句对生活有用的心学金句,你不必花大把时间研究学习,只需在翻过一页页日历的零碎时间里,每天读一句心学语录,就能在日积月累中通晓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心学爱好者必选这本日历的理由:每天一金句:心学的要点,每天一句话全包括!围绕“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立志”主题,一天一句,由浅入深,每天都比前一天更懂心学!每句一解读:从难懂到好懂,只差一段讲解的距离!百万书《知行合一》作者度阴山大白话解读,将看似遥不可及的心学讲得明白又轻松!每月一故事:其实是心学案例合集!每月一个心学故事,带你读“事上磨练”的处事方法。将它们运用到工作生活中,不知
本书收录了楼宇烈先生2014—2022年在清华大学“君子的节日”系列活动中的演讲和为学生社团协会做的相关主题讲座实录16篇。面对百年来中国文化主体意识缺位、传统文化“失魂落魄”的现状,楼先生努力澄清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误读,全方位揭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颠覆了某些似是而非的文化观念。他的许多睿智的解说打通了旧说与新解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隔阂,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空间,让人如醍醐灌顶,耳目一新。 楼先生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带领读者探寻“中国何以中国”“文化何以自信”,为我们增强做中国人的底气,复兴传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气质,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有着直接的联系,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思想家颜之推写下上万字的《颜氏家训》,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孙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并告诫子孙不可自恃门第,骄逸怠惰,同时希望子孙能将士族门风维系不坠。 北宋名臣司马光的《温公家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封建家庭伦理关系、治家方法、子孙的身心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并告诫作为长辈的一定要“以德业遗子孙”。 文化的繁荣,靠的是文脉的传承。家族的赓续,靠的是家风的熏染! 家风,是隐藏在家族发展与文脉传承中的文化基因。纵使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但家风、家训就像精神脐带一样,为后世供应着营养。一句诗说得好,“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社会变化的是人事,但不变的是
“从来佳茗似佳人”,茶作为一种高贵的植物,与记录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变化的节气休戚相关。在不同的节气,在不同的季节物候,茶会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二十四节气 茶事》以优美风雅的笔墨,讲述了节气中的茶,以及独属于茶的历史、故事、传奇以及风情。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本书按照一年中二十四节气的时间顺序,将详实的内容配以精美图片,细细打磨,将与每个节气有关的传说、民俗等知识娓娓道来,从二十四节气这农耕文明的古老智慧中,吸取当下生活的感悟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