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要籍选刊·集部”之一种。以上海图书馆藏汲古阁本为底本影印。“楚辞”是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后经宋玉、东方朔等人参与并发扬光大,至西汉时刘向将历代楚辞作品裒辑成书,名为《楚辞》。楚辞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诗文研究者所重视。至南宋时洪兴祖对《楚辞》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作《楚辞补注》,排解了其中的疑难问题,提升了该书的可读性,是迄今最重要的《楚辞》注本。汲古阁刻本《楚辞》即吸收了洪兴祖的注,刊印精美,差错较少,是古代《楚辞》刻本之殿军。
本套书为博库 。全套书应渠道方要求进行重新设计包装,使之 加赏心悦目,全面提升本书的档次和品位。 本套书以入选 “首届向全国 中华 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的《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为基础。全书选收唐诗名篇1100余篇,所收唐诗作品面广,各种艺术流派的诗篇兼收并蓄,较全面地展现了唐诗绚丽多彩的艺术风姿。由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古典文学专家撰写赏析文章。分为四册, 加便于读者携带、阅读。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收录金词38家、103首,元词54家、155首,明词72家、136首,清词152家、318首。每位词人的作品前,列有该词人的小传,内容包括生卒年、籍贯、经历、艺术风格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每篇作品之后,由钟振振等百余位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专家逐篇进行了校勘、注释和分析鉴赏。鉴赏文字典雅规范而又流畅易懂,能够为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起到相应的启发、解惑和帮助提高鉴赏力的作用。
《桐城派大辞典》是一部知识性与学术性兼备的全面介绍桐城派文化的大型专科工具书。它以桐城派的产生、发展、壮大、消亡的历史事实为依据,以人物、著作、理论、评论研究、文化遗存为主体内容,对桐城派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内容翔实,资料权威。全书包括《人物编》《著作编》《理论编》《评论研究编》《文化遗存编》5编,17个部类。成书条目12527个,人物1209位,著作6797部,全书2186千字。
本词典是印度学者魏坦 玛尼的《Puranic Encyclopaedia A Complete Dictionary with the Epics and Puranic Literature》翻译本,全书约收录8000词条,这些词条的内容包括印度古典文学中的人物、地点、事件等。这些印度古典文学主要是在印度广为流传的《摩诃婆罗多》《薄伽梵歌》以及18部《往世书》等。本书内容丰富,材料翔实。对于词条,除了基本意思外,还以 知识链接 的形式给出了这些词条在某著作中的相关内容。
《世界名诗鉴赏大辞典》精选世界61个国家260位著名诗人的经典诗歌771首,由我国现当代著名翻译家巴金、王佐良、吕同六、杨宪益等,以及现当代著名诗人冯至、卞之琳、穆旦等亲自翻译,由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朱维之、戈宝权、袁可嘉等亲自撰写赏析文章,集名诗、名译、名析于一身,可谓经典荟萃,名家云集。本辞典汇集了外国诗歌的精华,所选名诗代表了世界诗歌典范,书中对诗歌作者的介绍,对每首诗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的赏析,引领读者进入优美诗境,获得思想的启迪和艺术的熏陶。
这本小书是为广大普通读者学国学读诗书服务的。国学元典始于六经,《诗》为六经之首,而风诗又是《诗》之 六艺 之首,是我们祖先*早的吟唱,*接地气,直通心灵。但是从汉代起,《诗》就被人裹上了一层又一层隐身服和迷彩装,文学的真身看不清了,诗歌的倩容模糊了。今之读者面对繁琐深奥古注及刻板教义式的训导,虽欲读而却步,即愿品却艰涩。有感于此,本书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广大读者诵读风诗提供些微帮助:一,注释尽量简明扼要浅显易懂。二,翻译力求既尊重诗之主人也尊重今之读者,既紧扣愿意又适当贴近今天的民歌语调。三,为一些重要诗篇写几句点评,尽一丝助读之力。通过开卷调研,江苏凤凰出版集团的《诗经国风导读》在今年9月一个月就卖了1064册,说明市场需求很高,有出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