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利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HDL)设计复杂数字系统的方法。这种方法源自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在美国取得成效后迅速在其他先进工业国得到推广和普及。利用硬件描述语言建模、通过仿真和综合技术设计出极其复杂的数字系统是这种技术的*优势。 本书从算法和计算的基本概念出发,讲述如何用硬线逻辑电路实现复杂数字逻辑系统的方法。全书共五部分。*部分Verilog数字设计基础与第二部分Verilog数字系统设计和验证共18章;第三部分共12个上机练习实验范例;第四部分是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参考手册,可供读者学习、查询之用;第五部分为SystemVerilog与UVM 验证篇。本书第3版后,在语法篇中增加了IEEEVerilogl364 2005标准简介,以反映Verilog语法的*变化。 本书的讲授方式以每2学时讲授一章为宜,每次课后需要花10h来复习思考。完成10章学习后,就可以开始做上机练习,从简单
本书通过14个实验介绍GD32F470IIH6微控制器的GPIO、串口、TIMER、SysTick、RCU、外部中断、DAC和ADC的原理与应用。作为拓展,书中另有6个实验分别介绍MCU 调试、RTC、FWDGT、WWDGT,以及基于I2C的EEPROM 和基于SPI的Flash读/写,可参见本书配套资料包。书中程序代码的编写规范均遵循《C语言软件设计规范(LY STD001 2019)》。各实验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便应用于实际项目和产品中。本书配套资料包含GD32F4蓝莓派开发板原理图、例程、软件包、PPT 等。
本书主要介绍与计算机系统相关的核心概念,解释这些概念如何相互关联并终影响程序执行的结果和性能。本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的表示和运算、程序的转换及机器级表示、程序的链接、程序的执行、存储器层次结构、虚拟存储器、异常控制流和I/O操作的实现等。本书将计算机系统每个抽象层涉及的重要概念通过程序的开发和运行串联起来,内容详尽,反映现实,概念清楚,通俗易懂,实例丰富,并提供大量典型习题以供读者练习。本书可以作为计算机专业本科或大专院校学生计算机系统方面的基础性教材,也可以作为有关专业研究生或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近年来,作为突破计算机极限的希望所在,量子计算机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书运用丰富的图例,从量子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入手,系统地为初学人士呈现了量子计算机的全貌。内容涉及量子比特、量子门、量子电路和量子算法等。全书以图配文,深入浅出,难度介于科普书和技术书之间,易读性与专业性兼具,无须精通量子力学和数学也能读懂,是一本量子计算机的入门佳作,旨在引导读者迈入量子计算机世界的大门,为日后阅读各种专业图书铺平道路。 本书适合对量子计算机感兴趣,想要从整体上了解量子计算机,或今后想从事量子计算机研发工作,但又不知从何处入手的读者阅读。
EtherCAT是一种应用于工厂自动化和流程自动化领域的实时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协议,已经成为工业通信网络国际标准IEC61158和IEC61784的组成部分。本书内容包括:实时工业以太网技术进展、EtherCAT系统组成原理、EtherCAT协议、从站专用集成电路芯片ET1100介绍、ET1100从站硬件设计实例、EtherCAT用于伺服驱动器控制应用协议CoE和SoE、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EtherCAT主站驱动程序设计、基于微处理器的EtherCAT从站驱动程序设计和开发实例。 本书可作为工业自动化和计算机控制专业类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亦可作为EtherCAT协议开发技术人员的工具书。
本书以《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装配调试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紧紧围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 的理念编写,力求突出职业技能培训特色,满足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的需要。 本书详细介绍了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装配调试员(初、中、高级工)应掌握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要求,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基础,主要介绍职业道德与职业守则、电子电路及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计算机知识、计算机外部设备及网络设备、安全生产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等相关理论知识。下篇为技术实训,包括组装计算机、Windows 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电子产品检验、产品包装、计算机网络设备、培训与指导6 个项目,以任务分解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实训项目的演练,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本书可作为参加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装配调试员(初、中、高级工
本书依据*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白皮书 中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要求,结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编写而成。 本书内容充实,知识点丰富,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10操作系统、办公软件Office 2016(含Word 2016、Excel 2016、PowerPoint 2016)、Photoshop、网络基础及Internet、搜索引擎简介。本书为教师提供电子课件及习题解答,本书配套的实验指导书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程(第4版)》(ISBN 978-7-121-31595-4)。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 大学计算机 及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供计算机入门人员参考。
类脑智能技术是当前国际重要的科技前沿,研究类脑智能技术对发展新型信息产业意义重大。本书介绍了一种新颖的类脑模型—大脑情感学习模型,并介绍了其学习算法、改进技术及应用。大脑情感学习模型根据哺乳动物大脑边缘系统的结构建立,在模拟生物智能行为上表现出了良好的自适应性能,模型结构简单,运算速度快。本书共9章,分为3篇:基础篇、改进篇和应用篇。基础篇主要介绍大脑情感学习模型的研究现状、神经生理学基础与学习算法;改进篇主要介绍大脑情感学习模型的改进技术,通过加入监督学习和竞争学习机制改进模型性能;应用篇主要介绍将改进的大脑情感学习模型用于混沌时间序列预测、疾病诊断、表情识别及人机情感交互等领域的例子。本书可以作为研究生、高校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和参考用书,也适合对类脑模型研究感兴趣的
本书旨在介绍提示(prompt)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和相关技能。本书首先讲述提示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提示工程师的常用工具、提示技术的基础模式和提示技术的进阶知识(包括零样本提示、少样本提示和思维链提示);然后讲解自然语言处理的基础知识和ChatGPT大模型方面的内容,以及NLP模型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最后展示提示工程在办公、图片处理、代码开发和电商中的应用。 本书通俗易懂,不仅适合对提示工程师感兴趣或从事相关工作的读者阅读,还适合对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本书用英中双语写成,系统而又概要地介绍了计算机学科的定义、范畴、特点以及发展与变化的规律等。本课程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习大量具体的专业知识,而是针对所有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入门性导引。全书由16章组成,分为6大部分:前言与绪论,数据表示与操作,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 数据组织与抽象以及高级与前沿专题(比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涵盖了计算机科学各个领域(包括*领域)的*进展、 所有的经典与丰富的前沿主题,以及跨学科、跨行业的应用,可以拓展读者的知识视野,能够帮助他们较全面地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学科特点与发展现状,为今后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各门专业课程打下基础。本书每一章末尾都包含本章小结,附有一定量的参考读物,包括部分*的文献,以及一定量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和课后进行深
本书紧扣当前云计算产业的热门适用技术,贴合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1 X证书相关要求,主要内容包括虚拟化技术概况,VMware虚拟化技术及其产品,微软虚拟化技术及其产品,KVM开源虚拟化技术概况,KVM中虚拟机的创建和管理,KVM的常用命令,KVM磁盘虚拟化技术,KVM中镜像及快照的管理,KVM的存储池及其使用,KVM中的网络类型。全书理论结合实践,配套华信SPOC在线学习平台课程,提供全套教学视频及其他教学资源。 本书适用面广,符合高等职业院校IT类新专业需求,通过大量的实训环节构建云计算、大数据等专业的技术基础。本书也可供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相关课程使用。
本书是一本区块链底层开发入门图书,全书围绕作者开发的区块链模拟器,从原理和程序实现两个方面介绍了区块链开发技术。书中首先通过一个数字货币发行的故事,介绍了区块链的专业术语和工作原理;然后结合区块链模拟器的程序实现过程,介绍了区块链的关键技术细节。毫不夸张地讲,本书是一本手把手带领读者学习区块链开发的图书。 本书共7章。第1章从一个数字货币发行的故事引出了区块链,并围绕该故事介绍了区块链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概念;第2章对区块链模拟器的基本功能和架构做了具体介绍,并对Python入门知识做了简单介绍;第3章介绍了区块链的加密技术,包括哈希算法、椭圆曲线加密和钱包等,并对热门的格密码进行了初步探讨;第4章介绍了UTXO模型中交易的数据结构,以及交易的创建和独立验证有效性的过程;第5章介绍了区块的数据结构、
本书全面讲述基于统信桌面操作系统(统信UOS)的龙芯电脑的使用方法。全书分为三篇,共 12 章。*篇介绍了龙芯电脑的相关知识,龙芯电脑操作系统和统信操作系统;第二篇介绍了在日常及办公场景下龙芯电脑常见功能的详细使用方法,包括龙芯电脑桌面入门,应用商店管理,文件和目录管理,内容的输入、编辑和输出,上网,常用软件等;第三篇介绍了龙芯电脑配置和管理,包括系统环境监控、系统配置和管理、统信UOS安装等。 本书面向龙芯电脑用户,以实用操作讲解为主,旨在帮助读者快速上手龙芯电脑。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字逻辑的基础知识。全书共9章,包括数字逻辑基础、逻辑代数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半导体存储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数字系统分析及设计;附录包括EDA工具QuartusII9.0简介、《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12部分:二进制逻辑元件》(GB/T472812-2008)简介、常用逻辑符号对照表。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电气类、自动化类、仪器仪表类等专业作为本科生教材使用,也可作为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或供广大社会学习者自学使用。
全书共分5章,主要内容包括:VR虚拟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场馆及活动现场VR交互体验;展会设施VR交互体验;展览策划布展VR交互体验;3D艺术及展示设计VR交互体验。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近,理论联系实际。
本书较全面地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知识,介绍了多种经典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学习算法和实际应用。本书共11章,第1章介绍人工神经网络的定义、发展、生理学机理、神经元模型、拓扑结构、学习算法等;第2章介绍感知机的基本原理、学习算法及应用;第3章介绍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学习算法及应用;第4章介绍不同正则化理论、相应神经网络及应用;第5章介绍不同极限学习机模型、支持向量机及应用;第6章介绍形态神经网络的模型结构、学习算法、鲁棒性分析及应用;第7章介绍自组织映射和核自组织映射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第8章介绍典型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型结构和基本原理,阐述卷积神经网络的变体及应用;第9章介绍基本的生成对抗网络、自注意生成对抗网络、进化生成对抗网络、迁移学习和对抗领域自适应等网络模型,阐述生成对抗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规划教材。 本书按照技术发展和教育认知规律,系统地介绍与通信网相关的各类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并对推动通信网演进和发展的新技术进行讨论。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交换技术概论,电路交换,信令系统,分组交换与IP交换,宽带IP网络与新型网络技术,下一代网络与IMS,移动交换,光交换。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通信和电子类各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通信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规划教材。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技术与教师能力、教育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信息化教学环境及其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放教育资源与远程教育、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技术促进教育变革。本书理论联系实际,面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立足学科视角,聚焦于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兼顾传统与现代,重视教材的可读与可用性。本书每章都提供学习目标、内容结构、小结、习题与综合实践活动,以及丰富的知识拓展材料和在线资源。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教师教育类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参考书,还可供从事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的相关人员阅读。
本书是《离散数学》(第 3 版的配套教学参考书,与主教材做了同步更新. 本书分为集合论、初等数论、图论、组合数学、代数结构、数理逻辑等 6 个部分。每部分按章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对解题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各章都按照内容提要、基本要求、习题课、习题与解答或提示、小测验进行组织,并在最后给出了 4 套综合性的模拟试题,全书包含各种练习题上千道。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 全、信息安全、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本科生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为其他学习离散数学的读者,特别 是初学者提供有益的帮助。
本书共5篇,分别是认知篇、前沿篇、应用篇、实践篇和管理篇。认知篇介绍大数据的发展历程、数据的价值、大数据的主要特征、大数据产业、大数据思维原理,以及应用案例。前沿篇从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出发,分别介绍大数据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和发展。应用篇介绍大数据技术在电子商务、物流,以及生物医学、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形态、应用模式和应用案例。实践篇以双“11”和小红书App这两个典型应用为例,介绍大数据处理的流程,包括采集、预处理、分析、可视化等内容。管理篇从大数据安全和大数据伦理的角度分析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所面临的问题。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大数据通识课、选修课的教材,也适合对大数据技术和产业感兴趣的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