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恐怖主义、黑客主义和信息战,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实际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网络空间日渐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周遭的世界每天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干涉他国选举过程到工业间谍活动,从网络欺诈到对网络隐私的攻击,我们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都与互联网密不可分,都会暴露在持续变化的风险中,这些风险往往是无形的,却比我们想象的要真实得多。
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书,你一定能看懂!书中有扣人心弦的故事,让人可以轻松、愉快地动脑筋思考的精彩内容。加密、破译、疯狂升级、天才、叛徒......聪明人制造了密码,等待更聪明的人去毁灭它,这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较量!本书用漫画的形式讲解了密码的实质、来源、用处、设置方法......为大家展现了一个生动的密码世界。《BR》有趣的故事情节、时尚的漫画人物造型、细致的内容讲解定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你看过忘不了。通过这种轻松的阅读学习,读者可以掌握密码科学的常识。本书也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的密码学基础知识读本。
本书面向所有对计算机科学感兴趣的读者,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简明扼要的形式介绍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知识点,尽量少涉及学术概念,着力将抽象理论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既适合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查漏补缺基本理论,也适合普通读者了解计算思维。
每年的毕业季,很多同学为了做毕业设计写论文而烦恼,除了内容想不出来,格式排版也让人伤透脑筋,更何况还要经历一改、二改、三改……的修改过程。对于不熟悉排版的人来说,每次修改都是对体力和耐力的考验,那么如何准确又快捷地进行论文排版呢?其实这也是一门学问,阅读这本书,也许能让你豁然开朗。 本书将论文排版与Word等软件相结合,从读者写作编排的角度出发,以规范、效率为目的,紧密结合论文写作排版的整个过程来讲述软件的使用。全书共分为10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讲解了论文排版前的准备工作、软件设置及论文结构组成等方面的知识;第2章至第8章,以论文写作中的基本要素—页面设置、样式设置、封面制作、图表编辑、公式编辑、交叉引用与参考文献管理等为对象,讲解了综合运用Word功能完成既定编排要求的方法;第9章和
以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为学习空间变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新技术的新型学习空间不断涌现。随着新型学习空间的迅速推广,空间变革带来的教学变革日益成为研究新热点。空间变革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教师教学行为是否发生变化、教师如何依据空间调整教学决策、学生在新型空间中的学习行为有何变化等,都是新型学习空间变革带来的新议题。面对技术支持的新型学习空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场所感理论,探讨场所感的技术促进策略,为新型学习空间重构提供参考。同时对人工智能时代学习空间的新特征与新趋势进行了阐述。
本书编写组长期以来围绕网络安全、信息保密等问题开展了多方位的研究,相继举办了一系列讲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现结集成册,意在向广大研究者和学术界提供一份连续性、渐进式的资料。全书分为数据安全与取证、网络攻击与防范、新一代网络风险与对策、信息安全保密、个人信息保护五个部分。
格密码是典型的后量子密码,能够实现量子环境下的安全性。格密码的设计与安全证明是格密码研究的重要一环,有利于拓展格密码的研究内涵,丰富格密码的设计工具。格密码设计的研究工作真正、快速的发展始于2005年。截至现在,格密码的设计研究不过才15年。据作者所知,格密码领域的专著很少,而专注格密码设计的专著更是少见。本书共6章,以格密码的设计为主线,从“可证明安全性”“效率提升”“功能实现”三个维度开展多项设计研究,介绍了格密码方案的设计原理与方法,这些方案是作者多年科研工作的成果,有较好的创新性和时效性。本书可以帮助初学者尽快了解格密码设计的相关工具、方法,为格密码从业者、研究者提供很好的设计参考和备选密码方案。
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掀起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应用热潮之后,各行各业*希望深入了解流行的AI工具,将其引入日常工作,以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办公效率。本书作者团队较早开始将AI工具应用于实际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使用经验,因此为没有太多技术基础的职场人士创作了这本实操指南。 本书分为三篇,上篇是基础篇,介绍了AIGC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潜力;中篇是工具篇,介绍了AI文本应用、AI绘画和AI图像处理的国内外流行工具的基本功能和基础用法;下篇是应用篇,分别介绍了通用办公场景下的AI应用以及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典型办公场景下的AI应用。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用案例,读者可以参考并模仿操作。
本书作者让你快速掌握科学方法,帮助你专注于独立的、特定领域的主题,如密码学、恶意软件分析和系统安全工程。之后的章节包括实际案例研究,演示如何使用可用的工具进行特定领域的科学实验。了解进行网络安全科学实验所需的步骤。探索使用模糊测试来验证软件对各种输入的处理。衡量Snort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在网络和IT环境中采用 大海捞针 的方式来定位恶意程序。评估IoT产品中的密码设计和应用。通过开展实验来验证相似的恶意二进制文件之间的关系。理解公司网络和Web服务的系统级安全需求。
《渗透测试入门实战》是牢固掌握发现和报告系统漏洞技术基础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这本入门指南由受欢迎的网络安全专家编写,能帮助你在通过近期新的渗透测试认证时,在起跑线上靠前一步。本书不但提供今天优选的道德黑客执行渗透测试所使用的相同工具,还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向你介绍了攻击者破坏计算机安全的技术和行为模式。打下渗透测试的扎实基础,就从今天开始。
《信息安全技术项目教程》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方式编写而成,循序渐进地介绍了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及网络安全的各种防护措施。全书包括认识网络安全、网络攻击与防护、网络数据库安全、计算机病毒与木马防护、使用SnifferPro防护网络、数据加密、WindowsServcr系统安全、防火墙技术、无线局域网安全、Intemet安全与应用等内容。 《信息安全技术项目教程》应用案例丰富实用,拓展训练针对性强,操作步骤详尽,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专业的理实一体的教材,也可作为信息安全技术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解释了用来实现通信隐私性的密码协议,以及如何使用保证消息、文档或者程序的正确性、完整性及来源可靠性的数字。书中提供了关于现代密码学基本原理和数学知识的导引,主要内容包括模算术、加法密码、函数、概率论、保密与安全的密码系统、数论、欧几里得算法、易解和难解计算问题、模乘幂、模对数、单向函数、Diffie-Hellman指数密钥协商协议、计算安全的单钥密码系统、公钥密码系统和数字等。本书叙述清晰,简单易懂,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教材。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本书以信息技术扩散理论和网络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从物联网、隐私、个人隐私、个人隐私信息等基本概念分析出发,在明确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基础上,首先对美国、欧盟、日本、我国港澳台等典型国家(地区)以及有关靠前组织物联网环境下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进行访谈、案例和文献研究,总结典型国家(地区)以及有关靠前组织的经验;接着在充分掌握我国物联网环境下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现状及现实需求基础上提出我国物联网环境下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体系框架构建思路和核心内容;很后提出我国物联网环境下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路径:技术化路径、法制化路径和道德路径。本研究具有突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书全面介绍Android应用的安全防护方法与逆向分析技术,分为四篇:基础篇、防护篇、工具篇、操作篇,共26章。基础篇包括~7章,主要介绍移动应用安全的基础知识,包括Android中NDK开发知识、逆向中需要用到的命令、编译之后的apk包含的四类主要文件格式解析等。防护篇包括第8~14章,主要介绍移动应用安全防护的相关技术,包括混淆、校验、反调试检测等安全策略,Android应用升级权限、降低权限等,配置文件中的问题,应用机制,apk的加固策略,so文件的加固策略等。工具篇包括5~19章,主要介绍逆向分析常用的工具以及使用场景,包括如何开启设备的总调试开关,反编译利器apktool、Jadx、Xposed、Cydia Substrate等。操作篇包括第20~26章,主要介绍Android中的逆向分析技巧,包括静态方式和动态方式,介绍Android中开发会遇到的系统漏洞及修复方式,最后分析了Android中一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可信云计算基础设施与环境的构建理论与关键技术,内容包括:云计算与可信计算基础、可信计算环境构建技术、面向云计算的可信平台模块、面向云计算的可信软件环境、可信云服务技术、可信云计算网络技术、可信云计算数据安全技术、软件定义的弹性云安全、云环境下安全外包计算。本书可作为从事信息安全、云计算、大数据、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科技人员的技术参考书,也可用作信息类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