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界大的变迁是从串行编程转向并行编程。其中,CUDA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书特别针对CUDA学习者而写。在保证程序正确性前提下,侧重于程序性能的调优。对于没有CUDA或者并行编程的任何经验的读者随着本书的深入,将越来越可以胜任CUDA的编程工作,帮助你从不知晓并行编程的程序员成长为能够全方位发掘CUDA潜力的专家。对已经熟悉并行编程概念和CUDA的程序员,本书包含丰富的学习材料,专设章节详细讨论GPU的体系结构,包括新的费米和开普勒硬件,以及如何将它们的效能发挥到极致。任何可以编写C或C++的程序员都可以在经过几个小时的简单训练后编写CUDA程序。通过本书的完整学习,你将从仅能得到数倍程序加速的CUDA编程新手成长为数十倍加速的高手。
继MIPS版和ARM版之后,本书与时俱进地推出了RISC-V版。全书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角度介绍数字逻辑设计的基础知识,从基本的二进制数开始,详细讨论RISC-V处理器的设计原则、技术与方法。本书首先介绍数字逻辑门,接着讲解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的设计,并以这些基本的数字逻辑设计概念为基础,重点介绍如何设计真实的处理器。书中包含大量示例,并分别用SystemVerilog和VHDL给出相应数字系统设计的实现。本书不仅反映了当前数字电路设计的主流方法,而且突出了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工程特点,适合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也适合从事处理器设计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采用结构化方法来介绍计算机系统,书的内容完全建立在“计算机是由层次结构组成的,每层完成规定的功能”这一概念之上。作者对本版进行了彻底的更新,以反映当今 重要的计算机技术以及计算机组成和体系结构方面的 新进展。书中详细讨论了数字逻辑层、微体系结构层、指令系统层、操作系统层和汇编语言层,并涵盖了并行体系结构的内容,而且每一章结尾都配有丰富的习题。本书适合作为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参考。
《轻松玩转DSP 基于TMS320F2833x》系统解析了DSP内部模块之间的耦合关系,详细阐述了DSP操作的盲点及误区,并给出了作者对于这款DSP的独特理解。本书注重工程应用,从基础模块、数字电源、数字锁相环、数字滤波器、电机控制、APF控制多个角度分析了数字化实现方式。本书给出的程序不仅调试通过而且其基本思想均应用于目前主流产品中,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实用价值,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或从微信公众号 DSP万花筒 获取。 《轻松玩转DSP 基于TMS320F2833x》可作为初、中级读者学习使用TMS320F2833x DSP的教材,也可为自动化、电气工程及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DSP应用开发人员提供参考。
本书为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本书以当前主流微型计算机技术为背景,以建立系统级的整机概念为目的,深入介绍计算机各功能子系统的逻辑组成和工作机制。全书共7章。第1章概述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系统的硬件、软件组织及计算机相关的性能指标;第2章介绍数据信息的表示、运算和校验方法;第3章介绍CPU子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实例和多核等前沿技术;第4章介绍存储子系统的存储原理、主存设计和性能改进措施;第5章介绍I/O子系统,包括接口、总线以及中断、DMA和通道等I/O传输控制方式;第6章介绍显示器等常见输入/输出设备;第7章以一个硬件系统模型的设计作为全书总结。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 计算机组成原理 及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计算机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开放自动化系统级建模语言 IEC 61499 的核心机制、 定 义与设计范式, 是作者团队十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 全书以 IEC 61499 标准 内容为框架, 讲解各基本概念、 设计范式、 工具演示、 设计实例。 同时, 以若干从简单到复杂的工程项目的开发为主要流程, 穿插着介绍 IEC 61499 的各知识点。 本书适合从事工业自动化相关领域科研工作或工程设计及开发的专业 人士作为参考书, 也可作为在校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学习用书。 本书 还是上海交通大学、 施耐德电气、 固高科技、 立德机器人的 IEC 61499 指 定培训教材。
本书以89C51单片机为典型机,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技术。主要内容 包括:微机基础知识、 89C51单片机硬件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知识、中断与定时器、 89C51串行接口及串行通信、 89C51小系统及片外扩展、应用系统配置及接口技术和系统应用程序 实例,并配有Ke i l Vi s i on2、 Pr o t eus控制系统模拟调试实训指导。 该书为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规划教材,* 2008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5版)》精简更新而成,此高职高专版更注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对知识 实际接受能力和就业技能的实际要求。书中增加了一些通过串行口方式扩展外围芯片的内容,包 括SPI、串行A/D、串行D/A、 E 2PROM、键盘和显示器等实例;同时增加了8个实训内容。 本书可以用作高职高专院校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
本书内容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做了适度增删。删去了第2版中有关16位单片机的介绍,而对8位单片机的内容进行了扩充,特别是扩充了有关串行扩展的知识。本书着重讲述8位单片机的典型代表80C51系列,介绍其基本原理和应用。主要包括:80C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串并行扩展、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单片机的发展和应用等。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通俗易懂,适于初学者。可作为本科、专科、函授或培训班的教材,同样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或业余智能产品开发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本书配套教学课件。
本书结合大量实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Origin软件的基本操作、科技绘图、数据分析与处理等,主要内容包括:Origin 2022概述、Origin基本操作、绘制二维图形、绘制三维图形、绘制多图层图形、图形版面设计与图形输出、曲线拟合、数据操作和分析、图片曲线数字化、数字信号处理、峰拟合和谱线分析、数据批量处理、综合应用举例。本书实例丰富,内容翔实,实用性强,可使读者用zui短的时间掌握Origin 2022,并将其应用于科学研究、工程研发、生产管理的绘图和数据分析处理之中。
书稿为高职高专教材。书稿以项目为载体,具体阐述了单片机基础控制系统、光电检测控制系统、温度实时检测仪、超声波检测控制系统、移动小车控制系统5个项目,结合单片机和传感器技术,以C语言为编程语言,介绍了许多企业微型项目的实现方法。书稿依据高职高专学生实际学力和专业培养方案,同时设置相关习题与思考,将专业所需理论知识与实践需要掌握的能力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反思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书系统介绍MCS-51单片机的组成原理、基本结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系统、各类接口技术及其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抗干扰设计,在此基础上讨论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一些应用实例。本书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基础、MCS-51单片机工作原理、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MCS-51中断系统、并行接口技术、串行接口技术、AID与D/A接口技术、单片机应用系统抗干扰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实例。每章后均附有一定量的习题,方便学生复习、提高。书中适时引入了当今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开发和仿真软件——Keil与Proteus,并贯穿于全书的重要章节;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抗干扰设计也作为一个重要章节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本书是中国移动物联网操作系统OneOS开发系列丛书之一,侧重于内核实现原理和内核应用。全书详细介绍OneOS内核的相关知识,包括OneOS框架及其OneOS核心技术——构建工程、任务管理和任务调度、系统配置、时间管理、队列、信号量、定时器、事件以及内存管理等。所有源码都配有详细的注释,且经过严格的审核测试,同时,本书配有大量的图例,对于想要深入学习RTOS类系统原理的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本书适合那些想要学习OneOS的初学者,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电子技术、自动化、嵌入式等相关专业的教材。
本书以ST公司STM8S系列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为主线,系统介绍了STM8内核MCU芯片的指令系统,简要描述了其常用内嵌外设结构、功能以及基本的使用方法,详细介绍了基于STM8S系列MCU芯片应用系统的硬件组成、开发手段与设备等。在编写过程中,尽量避免过多地介绍程序设计方法和技巧,着重介绍硬件资源及使用方法、系统构成及连接;注重典型性和代表性,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内容安排上,力求兼顾基础性、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程的本科教材,亦可供从事单片机技术开发、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TMS320x28335系列DSP提供的外设资源是主要针对控制领域设计的,因此采用该系列DSP处理器实现运动控制、电源控制时更能够发挥其特性。本书在介绍TMS320x28335系列DSP原理和应用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基于模型的软硬件设计方法,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以及永磁同步电动机、步进电动机、交流感应电动机、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实现方法。本书在介绍控制系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DSP的实现方法和相关程序,为读者掌握相关理论和实现方法提供了方便。 本书可以作为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 数字信号处理器原理与应用 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数字信号处理器应用开发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是中国移动物联网操作系统OneOS开发系列丛书之一,侧重于驱动及组件应用模块的实现。如果读者之前没有接触过RTOS的实时内核,建议您先学习完《OneOS内核基础入门》再来学习本书的内容。 本书内容分为驱动、组件和异核通信3篇,针对STM32F103芯片,实现ⅡC、SPI等多种通信机制设备驱动及MQTT、CoAP等网络协议组件;针对STM32MP157目标芯片,实现MQTT、CoAP等网络协议,并利用双核异构的特性,构建主处理器对协处理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核间通信机制。 本书适合那些想要学习OneOS的初学者,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电子技术、自动化、嵌人式等相关专业的教材。
本书由杰出的科学史专家托马斯·黑格和保罗·塞鲁齐撰写,在经典之作《现代计算机发展史》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全面重构,用全新视角,深入阐释计算技术体系及其应用的进化,带领读者理解计算机的变革历程,以及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塑造。全书共分15章,每章讲述计算机的一种转变,从1945年的ENIAC谈起,到电子邮件、袖珍计算器、个人计算机、万维网、电子游戏、智能手机的发展,再到计算机无处不在又无迹可寻的当今世界, 以集成了多种计算模式的特斯拉Model S作为结尾。全书史料丰富,见解深刻,叙述生动,是现代计算机发展史的 入门级读物。
本书以TI公司的MSP430F5xx/6xx系列单片机为例,全面介绍MSP430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全书分为10章。第1章为MSP430单片机概述;第2章介绍MSP430单片机软件工程开发基础;第3章介绍MSP430F5xx/6xx系列单片机的CPU与存储器;第4章介绍MSP430单片机的中断系统;第5章介绍MSP430单片机的时钟系统与低功耗结构;第6~8章介绍MSP430单片机的输入/输出模块、片内通信模块和片内控制模块,并给出各个模块的应用例程;第9章为MSP430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实例;第10章为MSP-EXP430F5529实验板简介。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通信、电子、自动化、电气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专业MSP430单片机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应用MSP430单片机的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粒计算是一种模拟人类解决复杂问题的理论方法,是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本书从覆盖的角度基于粗糙集理论对粒计算理论方法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具体内容包括:研究覆盖近似空间中概念近似的各种方法,并给出这些近似方法的主要特点;研究基于覆盖的知识表示的知识粒度层次关系,从定性比较和量化度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多粒度覆盖近似空间中概念的描述方法,并给出不同方法所构成的格结构;基于覆盖粒计算理论研究知识获取的方法。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第3版)/21世纪高等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以MCS-51单片微型计算机为例,讲述了微型计算机的原理与应用。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第3版)/21世纪高等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共分11章,内容分别是:概述,MCS-51的内部结构,MCS-51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中断系统,输入和输出,定时器/计数器,串行通信及其接口,数/模(D/A)和模/数(A/D)转换接口,以及显示器、键盘、打印机接口。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第3版)/21世纪高等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附录中给出MCS-51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指令表和指令编码表,便于读者查阅;还给出了部分习题与自测题参考答案,供读者参考。
本书兼顾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思维,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计算思维如何应用于各学科领域(含计算机科学)解决问题。本书以Python作为实践语言,展现利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方法的实现。通过这种跨学科应用问题求解的学习和实践,希望培养学生主动在各专业学习中利用计算思维的方法和技能,进行问题求解的能力和习惯,并能动手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计算思维爱好者的读物。
本书论述T S模糊广义系统的建模与耗散控制问题。借助于广义系统理论、模糊控制理论、*系统理论、混沌分岔理论等,研究时滞依赖耗散控制、不可测前件变量耗散滤波、执行器饱和及干扰下的耗散控制、基于观测器耗散控制、It 型*耗散控制等问题;建立了生物种群T S模糊模型,给出分岔和混沌的控制策略;建立了生物经济系统的T S模糊模型,设计耗散控制器以消除奇异诱导分岔等现象;建立了混沌系统T S模型,进行耗散性和分岔分析。本书可作为从事相关方面研究的硕士、博士及科研工作者的教材或参考书。
《改进型遗传算法及其应用》作者使用多种方法改进遗传算法的性能,并将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应用到分类问题、优化问题、软件测试数据的生成等具体问题中,验证了改进后遗传算法的性能,同时也解决了现实问题。书中的成果改进了遗传算法,提高了算法优化的效率,丰富了遗传算法的应用领域,解决了相关的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