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常用建筑材料的原材料、生产工艺、组成、结构及构造、性能及应用、检验及验收、运输及储存等方面的要点。重点介绍水泥、混凝土、钢材、防水材料等内容,对预拌砂浆、气硬性胶凝材料、墙体和屋面材料、保温隔热与吸声材料、装饰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特别是建材部品也作了相应的介绍,并对建筑材料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作了简介。每一章内容后面附有适量习题与复习思考题。建筑材料试验部分介绍了试验原理、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本书采用*国家或行业标准,可作为土木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和海洋工程等专业本科教学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建没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工作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传统平腹板受弯钢构件的腹板高度不能太大,以保证腹板的局部稳定性,使其在屈服前不发生局部屈曲。这种限制使得平腹板钢构件的腹板不能太薄,造成钢构件腹板厚度和用钢量较大。为提高钢构件腹板的稳定性,同时又不增加腹板的厚度,可用波纹腹板代替平腹板,这样在不采用加劲肋的条件下腹板就具有较大的平面外刚度和稳定性,即可确保腹板屈服前不发生局部屈曲,使腹板材料强度充分发挥作用,从而降低钢构件的用钢量。达到节材轻量、节约资源、减排环保目的。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波纹腹板钢结构的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包括:波纹腹板抗剪性能;波纹腹板H型钢翼缘受压局部稳定;波纹腹板H型钢截面抗弯性能;波纹腹板H型钢梁整体稳定;波纹腹板H型钢梁局部承压强度;波纹腹板H型钢梁抗疲劳性能;波纹腹板H型钢组合梁受力性能;波纹腹板H型钢梁
本书为 十三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全书共分十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天然石材,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沥青及沥青混凝土,金属材料,建筑玻璃,合成高分子材料,木材,墙体材料和屋面材料,防水材料,绝热、吸声隔声及装饰材料,建筑材料试验等。 本书按现行国家标准、部颁行业标准和*规范编写,反映国际国内建筑材料的*进展及*成果,语言精炼、条例清楚、选材合理、图文并茂、中英结合。
《建筑材料》内容上注意体现概念准确、方法简单、注重实用的应用型本科特点,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实践,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的内容与组织应“贴近工程实际、适应工程需要、反映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在兼顾传统土木工程材料的同时,增加新技术、新材料特别是节能保温材料的内容,以满足土木工程生产及管理岗位对各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素质培养需要。本教材的编写以应用型本专科教育的工程建设领域技能教学为主线,拟采用“技能模块化、内容项目化、细节任务化”的编写体系,注重“教中学”和“学中做”的有机衔接,以适应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类专业材料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需要编写。以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标准及规范、规程为依据。教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与国家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颁
本书详细介绍了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超细粉高性能混凝土、高耐久蒸养混凝土、复合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宏观性能、微观结构,重点讨论了如何使用矿物掺合料制备强度高和耐久性好的高性能混凝土。本书既可以作为工程单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工程应用的参考,也可以作为科研单位进行学术研究的参考。 章 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 1.1 大掺量矿渣混凝土 1.2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 1.3 大掺量铜渣粉混凝土 1.4 大掺量钢渣粉混凝土 第二章 超细粉高性能混凝土 2.1 超细矿渣混凝土 2.2 超细粉煤灰混凝土 2.3 超细偏高岭土混凝土 第三章 高耐久蒸养混凝土 3.1 矿渣蒸养混凝土 3.2 粉煤灰蒸养混凝土 3.3 复合掺合料蒸养混凝土 3.4 蒸养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第四章 复合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 4.1 粉煤灰-矿渣高性能混凝土 4.2 矿渣-
《全国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系列教材: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原理》根据我国现行有关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规范、规程*研究成果编写而成。全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绪论、基本设方法及材料性能、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板、钢与混凝土组合、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外包钢和外包钢加固混土结构,以及外粘贴纤维复合材混凝土结构。书中主要讲述组结构及其构件的受力性能、设计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书中每都有典型的例题、小结、思考题与习题,以加深读者对相关知的理解和掌握。《全国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系列教材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原理》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教,也可供研究生和相关专业的设计、施工和科研人员参考。
王四清主编的《建筑材料与检测》系高职高专建筑工程类专业 十二五 规划教材,依据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及建工、建材、交通、铁道、城建等行业标准、规范、规程编写而成,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主,同时兼顾了道路、铁道及市政等建筑工程领域对部分建筑材料的特殊要求的有关内容。 《建筑材料与检测》重点介绍了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特性、技术要求、应用、质量检测样品的抽取、检测方法及验收等内容,全书共分建筑材料与检测基本知识、岩土及其检测、土工合成材料及其检测、无机胶凝材料及其检测、混凝土用骨料(砂、石)及其检测、凝土用掺合料与外加剂及其检测、普通混凝土及其检测、建筑砂浆及其检测、建筑用钢材及其检测、墙体与屋面材料及其检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及其检测、建筑用防水材料及其检测、给排水用管材及其检测、绝热
基本信息 书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实用设计方法 定价:48.00元 作者:卢家森 著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66711076 字数:380000 页码:243
本书依据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 G J 1 2 0 1 4 ) 、《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 J G J 2 2 4 2 0 1 0 ) 、 《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J G J 3 5 5 2 0 1 5 ) 、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 B5 0 6 6 6 2 0 1 1 )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 B5 0 2 0 4 2 0 1 5 )和*颁布的 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要求以及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制作与安装操作规程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 装配式构件生产技术导则 等地方标准要求编写。全书共分十章,全面介绍了建筑产业现代化基本知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构造与识图、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工艺、装配式混 凝 土 预 制 构 件 质 量 验 收、装 配 式 混 凝 土 预 制 构 件 生 产 管 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 施 工 质 量 验 收、
《砂性土宏细观特性数值分析研究/东南土木青年教师科研论丛》主要是对砂性土在不同应力条件下宏细观特性的数值进行分析和探讨,从细观角度对宏观力学行为进行分析解释。全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绪论,研究现状,数值模型,不同荷载条件下试样的宏、细观结构及特性分析,试样的体视学数值模拟分析,以及研究内容的讨论分析总结和进一步研究建议。 《砂性土宏细观特性数值分析研究/东南土木青年教师科研论丛》可供从事岩土工程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和研究生使用,研究方法可供从事颗粒材料相关的制药、环境等相关领域人员参考。
本书收集了一些预拌混凝土企业在生产、运输、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从这些真实案例中剖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给出事故处理的方法和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本书对工程设计、工程施工、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减少事故发生起到了指导作用,可作为建设行业人员培训用书,还可作为职业院校建筑类专业师生的参考书籍。
《水泥混凝土性能与检验控制》按照建筑水泥混凝土生产流程,介绍了混凝土全过程管理的技术核心内容,包括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与检验控制、混凝土性能与检验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混凝土质量控制等。《水泥混凝土性能与检验控制》主要内容有混凝土的6大组成材料水泥、砂、石、矿物掺合料、外加剂、水的质量要求、生产工艺、性能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应用要点、主要性能及试验方法;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质量要求、性能影响因素与提高措施、主要性能及试验方法;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及生产质量水平控制、混凝土生产与施工质量控制、合格评定等。《水泥混凝土性能与检验控制》可供建筑水泥混凝土从业人员使用,尤其适合新入职的从事建筑水泥混凝土试
软件平台-DIGMAT旨在帮助材料开发人员能够准确预测多相材料的等效性能,可预测的材料范围涉及到纤维、晶须、颗粒和片层等所有增强体,包含树脂基、金属基和陶瓷基再内的所有基体材料,且其丰富的软件接口可以与目前所有主流的有限元软件耦合进行多尺度计算分析,以便 好的判断材料的失效模式和破坏特征。目前,该软件在航天航空、汽车制造、 研发以及土木建筑、交通工程等领域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中得到大量的应用。其软件版本也由4.1.2升级到2019,各种计算功能也在增强,但目前 还没有专门的参考书籍。出版本基础教程,目的是为 材料科学数值模拟研究和开发人员提供一种参考。
《混凝土夹心秸秆砌块抗震节能生态宜居村镇建筑》一书是作者和团队成员近十余年来在新型建筑材料与抗震节能村镇建筑结构领域研究成果的总结,全书共分为三篇10章。*篇是混凝土夹心秸秆砌块的研究与开发,包括:第1章是关于夹心秸秆块的制备工艺、生产装备、水分挥发规律及质量控制标准研究;第2章是关于新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的研发,简要介绍了肋对齐咬合式混凝土空心砌块、保温型混凝土空心转角砌块和保温隔热型混凝土圈梁模板砌块的基本构造和特征;第3章介绍了混凝土夹心秸秆砌块的构造与块型优化。第二篇是混凝土夹心秸秆砌块墙保温与节能;第4章是关于混凝土夹心秸秆砌块墙体的热工试验、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第5章是关于玻化微珠-小麦秸秆复合保温砂浆、小麦秸秆 镁水泥复合保温砂浆的研制与性能研究;第6章是混凝土夹
教材定位瞄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现场施工领域,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现场施工为主线,介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结构体系、施工机具、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适用于从事装配式建筑设计、制作、施工相关专业人员的学习和高职高专装配式建筑相关方向学生的培养。
本书根据目前废弃混凝土研究背景、国内外再生混凝土研究及应用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颗粒整形强化后的再生粗骨料与天然粗骨料基 本性能差异,提出了有效提升再生粗骨料品质的技术及方法;总结了再生混凝土耐久性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介绍了再生混凝土的应用进展情况。从宏观性能和微观尺度出发,采用试验研究、数值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再生骨料的品质控制技术、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研究,本书提出了再生混凝土多重界面结构模型及研究方法,建立了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