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室ISO15189认可指导丛书 以CNAS-CL02:202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2-A001:202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应用要求》为指导,由全国医学检验各专业领域专家共同编写,对开展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书共2篇7章。第一篇为临床血液和体液检验质量和能力要求,主要介绍了结构和管理要求、资源要求、检验过程管理和管理体系要求。第二篇则着重介绍了标准操作规程,包括仪器性能验证和人员比对标准操作规程、检验项目(如临床血液一般检验、骨髓检验、出凝血检验、尿液检验、粪便检验、穿刺液检验和分泌物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以及检验分析仪操作规程。附录部分不仅收录了临床血液和体液检验常用的记录表格,方便读者直接引用,而且列举了典型不符合案例分析与整改要点,以及申请ISO1518
为深化产教融合,抓好实训基地建设这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提高优秀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的影响力和覆盖度,加速提升产教融合的广度和创新度,打造产教融合的重要平台载体,为产教融合改革提供实践支撑,*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面向社会征集遴选了一批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优秀案例。截至目前,共收集到案例百余篇,初步建成 产教融合建设案例库 。本书为该案例集第二辑,共收录30篇案例。
本书聚焦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论和国内外*实践进展,系统论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与管理的关键概念、机制、实施路径和策略,为当前我国构建 以人为本的一体化卫生服务体系 和解决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贡献学术理论和政策建议。 本书结构系统,论述严密,逻辑性强,且与实际密切联系,能够为多层次医疗决策者和研究者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为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卫生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作为一本参考用书为医疗行业发展和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实践支持。
DRG是一种用于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与结算方式,国际通行。本书在介绍DRG支付改革对医疗机构影响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非临床服务的概念,结合DRG体系知识,系统讲解了具体针对临床医生、科室运营管理、合理用药建设、非临床客户推广四个层面的十八式实战技能,既有专业的理论体系知识,又有可落地的实操方案。可供药械营销人员、医院经营管理者、医院投资人参考使用,同时为对DRG感兴趣的业内学者和高等院校师生等提供重要的帮助。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多次对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做出重要论述。他指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合,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本书共分12章,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人工智能对医疗服务体系变革的影响,对医疗服务供给方、监管方和支付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为读者呈现了智慧医疗服务体系的全景架构;从医疗人工智能生态,到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场景,再结合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先进案例,由整体到局部进行层层诠释,为读者呈现了人工智能赋能医疗服务的纵深与立体画面;围绕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热点的知识脉络进行阐释,介绍
人们对时间和年龄对生命基本单位的影响知之甚少,即相应的特异性组织或成体干细胞。尽管近一个世纪前,Alexander Maximow 就提出了干细胞的概念,但现代干细胞研究始于1963 年, 当时 James Till、Ernest McCullough 和 Lou Siminovitch 建立了检测造血干细胞的方法。事实上,考虑到衰老相关性疾病的重要性,科学家们对衰老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试图定义功能失调的干细胞在衰老过程中的作用。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从基本生物学水平及对再生医学的影响水平了解这些与年龄相关的干细胞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衰老过程会对干细胞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在现代,治疗人类疾病的新兴领域之一是干细胞研究,因为干细胞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巨大潜力。了解衰老和干细胞功能恶化的分子机制对于开发有效的新的抗衰老疗法至关重要。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国家卫计委、中医院管理局2010 2017年各项文件、规定为依据,结合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医疗工作实际,在原有图书基础上予以更新、补充、完善,更加注重规范执业行为、加强医患沟通、提高诊疗技术和病历书写质量。本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病历书写基本要求,门(急)诊病历书写要求及格式,入院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入院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知情同意书,专科病历书写重点要求,处方、医嘱书写要求及格式,医技科室常用申请单及报告单书写要求及格式,住院病案首页书写要求及格式,电子病历管理要求,病案(病历)管理质量与控制。本书适合各级医院医务人员书写病历时参考,有助于促进病历质量持续提高。
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医院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与护理器械、器具和物品的运行,承担了它们的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其工作质量直接反映全院无菌物品的质量,关系到医疗安全,是医院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本书阐述了消毒供应中心的操作规范,包括环境空间建筑布局、物品清洗、包装及灭菌、灭菌质量监测、感染防护、特殊器械处理及科室管理,同时还附以工作中经常用到的表格。 本书注重实践性、指导性和启发性,不照搬过多的理论叙述,可作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手术室医护人员和医院管理者的参考书。
真实世界数据(real world data,RWD)是指来源于日常所收集的各种 与患者健康状况和(或)诊疗及保健有关的数据,由其产生的真实世界研究 (real world study,RWS)和真实世界证据(real world evidence,RWE)对医 疗器械监管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近年来 真 实世界研究 这一概念在国际上不断掀起热潮。相对于传统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RCT)的严谨性和局限性,RWS的多样性和更加普 适性使其更容易受到研究者、政府及企业的青睐。 我们常说的 真实世界研究 确切说是 真实世界数据研究 ,是将真 实世界数据通过科学的研究设计对真实数据进行收集,经过辩证合理的统计 方法进行确证,得到 真实世界证据 的过程。一方面,通过RWE 优化临 床实践,为患者带来更大效益;另一方面,助力政府评价医疗卫生干预措施 的成本与效
本书注重吸收医院管理领域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并以医院管理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编写,同时新增了公立医院改革、医联体管理、医院评审等以往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全书共计十七章,分别为绪论、医院治理、医院战略管理、医院品牌与运营管理、医疗管理、护理管理、医院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管理、医院应急管理、医院科教管理、医院信息管理、医联体管理、医院绩效管理、医院其他行政管理、医院评审、卫生技术评估、医院文化管理。
医院等级评审在促进我国医院管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书主要介绍作者单位在医院等级评审应评准备工作中积累的大量成功经验和重要体会。全书分6章,对应评审条款设立章,对应条款编号设立标题,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医院等级评审的应评工作:第一是计划与规范,从需要具备的制度、应急预案、岗位职责和工作计划和规划,以及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等进行举例说明;第二是执行要点,列举医院实际工作中采取的关键、亮点举措;第三是检查与监管,重点介绍各部门在开展科室自查、主管部门监督及反馈、持续改进等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第四是成效,如管理成效、项目实施成果、获得荣誉及奖项等。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更新的关于医院感染的十项规范和两项指南于2017年6月正式实施,本书通过问答的形式,对规范和指南中重点强调、与以往不同的内容,以及新操作规范和常见疑问进行了客观解答,并给出了详细的解析。涉及范围包括消毒供应中心、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医用织物洗涤消毒、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和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规范,以及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规范,可供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依据政府法律及相关制度,同时,结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制订了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操作规范,详细介绍了医院药事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院级管理制度和规程、药学人员岗位职责、药学部管理制度和规程、调剂部门基本工作操作常规、静脉用药(PIVAS)基本工作操作常规、临床药学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药学应急管理体系等多个方面。 本书体系清晰,内容实用,针对性强,涵盖了医院药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可促使科室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科学化。本书适合医院管理人员和药学工作人员参考学习,也是药学人行药学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指南。
全书分为上篇 寒湿疫辨治体系的建立 、中篇 新冠病毒感染中西医辨治撷英 和下篇 新冠病毒感染疑难危重症医案举隅 三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仝小林院士寒湿疫学术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形成;从中医 伤寒 温病 等角度对新冠病毒感染的理解和认识,从西医临床、基础研究的最新研究数据解读,新冠病毒感染临床诊治的诊断、用药、监护经验等;新冠病毒感染危急重症患者,器官移植患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中西医诊疗经验和病例分析。
杨励主编的《医院工作流程管理图集》将现代医院管理涉及到的各项主要工作规范、流程,相关制度等用精炼简洁、通俗易懂的词汇,以图表结构的形势概括和描叙出来,主要涵盖了医院业务管理流程和后勤管理服务流程两大部分的管理内容,共186个基本流程图,图表中以不同的图框和流程线将工作中多余的环节整合优化,使医院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其操作性和实用性较强,适合广大现代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参阅。
民营医院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诞生和壮大的,它的出现是对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医疗体制的积极补充。本书紧紧围绕民营医院发展主题,从行业总结、经营管理、政策分析、资本观察四大方面,结合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民营医院发展案例,生动描述了民营医院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客观剖析了正反两方的管理经验,并系统总结了我国关于民营医院不同阶段的主要政策,深刻分析了 新医改 政策对民营医院的作用。同时本书还详细地介绍了民营医院领域中的资本流派与运作情况,为民营医院如何正确运用好资本手段获得发展提供了方法和途径。本书旨在为人们了解民营医院提供途径,为民营医院的管理者提供借鉴,为民营医院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书主要介绍医院运用质量环(PDCA 循环)解决日常管理中问题的案例。本书共收集来自6所医院临床、医技、行政职能部门的38个案例,这些持续改进案例,广泛运用了PDCA质量管理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收到了明显的改进成效;这些PDCA案例覆盖到医院医疗管理、护理管理、药事管理、院感管理、行政后勤管理等方方面面。案例的立意选择、文本的制作方式和表述方法也极具启发意义,对各级、各类医院学会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提高医院持续改进能力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近年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理局领导下,我国各省医院评审评价工作稳步推进,由 以结果为导向 逐渐转变为 以问题为导向 ,即在评审评价过程中注重发现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辅导医院学会运用PDCA的管理工具,解决医院现有的具体问题,从而实现医院管理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稳定、逼真地模拟临床病人症状的健康人,而且能充当医学生的评估者和指导教师。本书从SP的概述、招聘、培训、应用、管理以及SP病例剧本的编写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地介绍,为计划开展或已经开展SP项目的医学院校、SP培训和管理老师以及SP提供参考和交流。本书还专门提供了浙江大学医学院的19位资深SP的切身体会和经验,给广大SP培训和管理老师以及SP提供参考和交流。
《医院后勤管理标准建立与新技术应用》基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后勤管理标准构建的研究与实践,详细地介绍了质量保障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具有非常显著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介绍了新技术在医院后勤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和后勤管理平台的开发应用,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医院后勤管理标准建立与新技术应用》所述内容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后勤管理部门近二十年持续改革、持续创新的实践成果,也是中国医院协会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科研课题 医院后勤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的研究成果。 《医院后勤管理标准建立与新技术应用》的读者主要为医院后勤管理领域相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