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内容共9篇,每篇针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类功能或一种数据结构;篇中分章,每章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练习,除了通用的查询、显示、分析,还包括数据输入、编辑、维护,使初学者通过循序渐进式的练习掌握GIS基本功能、数据类型,对GIS产生兴趣,进而理解GIS原理。所有练习均采用ESRI公司的软件ArcGIS10.1forDesktop的中文界面,有专门的练习数据相配套,并附带试用版软件。本教材内容涉及空间、属性信息查询,专题地图显示,属性数据管理,地图布局,空间数据的输入、编辑、校正、转换,空间插值,考虑成本的空间距离,缓冲区分析,叠合分析,邻域分析,空间统计,不规则三角网、三维多面体的生成,视线、视域分析,网络分析,地图注记,制图综合,基于元数据的搜索和维护及模型构建器等,涉及GIS各种数据模型、处理功能,并有综合练习帮助学习
本著作基于VB6.0 程序开发了工程地籍数据处理、测绘工程桌面办公、不动产档案图面整理等软件程序,其中工程地籍数据处理单元实现了基于多种类型全站仪的坐标修正、提取kml坐标,测站计算、坐标转换、曲线计算、断面处理、GNSS验算数据处理和图斑错误文件转换、街坊点线文件处理等功能;测绘办公桌面处理单元实现了坐标正反算、各类交会计算,图幅号计算、带号计算,各类文档批量处理及系统应用及专业计算功能;不动产档案图面整理单元实现了散点精度、间距精度、高程点匹配等检查、多线段拐点坐标提取,台账信息核实匹配、文件自动整理、文件名批量修改,碎部点计算、控制点检核、各类GNSS数据的格式转换等功能。
本书阐述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原理和主要方法,覆盖了光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本书以图像的获取和存储、图像统计和描述、图像显示、图像校正、图像变换、图像滤波、图像分割、图像分类和遥感信息提取为纲,以“理论-方法-应用”为目,便于读者理解和学习。
本书主要以ArcGIS 10.5版本为讲解依托,95%的内容适合ArcGIS 10.0以上的用户。内容共分16章,包括ArcGIS入门、数据库管理、坐标系统、数据转换、数据处理、数据建模、地图打印到DEM制作、三维制作和分析等。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和Python源码,并把很多案例做成了模型。书中附带了作者自己开发的接幅表生成和标准分幅打印工具软件,以及配套数据资源和视频。 本书注重实用性,既深入浅出适合ArcGIS初学者,也适合具有基础的ArcGIS专业人员。同时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的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并对ArcGIS二次开发的用户也有的帮助。
本书从测绘的地位和基础知识开始分析,综合论述了现代测绘地理信息的新技术,并对新型基础测绘技术体系做了系统论述,然后对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无人机测绘、遥感测绘等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基本反映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测绘领域的最新应用。
本书以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基础,主要阐述了空间数据的组织与结构、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处理、矢量数据空间分析、栅格数据空间分析、三维分析、地统计分析、水文分析、空间分析建模等知识,并通过实例分析,结合ArcGIS软件操作,来提升数据分析员的空间分析能力,使其能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本书还配备典型性实例分析及相应的练习数据,以便于参考练习。本书强调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与易读性相结合,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学、测绘学、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规划管理等部门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在 天气频发背景和既有观测条件下,基于 主流的多源遥感降水数据产品,考虑尺度效应,重点研究降水时空变异特征与其流域水文模拟误差之间的定量化关系,并结合分布式水文模型先验参数估计,以减少模型模拟的不确定性。 具体内容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及 外研究现状;研究区域概况、数据资料来源,以及基于栅格和对象的遥感降水数据产品质量评价;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和相应的研究方法,开展模型先验参数估算和结果验证;多源遥感降水在流域水文模拟中的适用性,包括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数据,以及 外不同流域的径流模拟结果;基于卫星降水的洪水频率分析方法和效果,对不同流域水文模拟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遥感降水对典型洪水事件模拟的定量研究方法,多源遥感降水产品空间结构特征对汇流时间的影响。 本书适合从事水文、遥感领
全书共分为9章,阐述空间大地测量学的发展情况、主要技术和应用领域。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原子钟计时系统,坐标系统中的天球坐标系和地球坐标系,空间大地测量主要技术,深空、深海和深地探测内容。为了 好地适应教学,教材增加了一些工程案例,设计了一些便于操作的实验项目,并进行了初步的数值计算分析,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点 具有可操作性。教材还增加了深空、深海和深地相关的探测内容,主要是为了扩大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解决跨学科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主要介绍天球坐标系和地球坐标系。第4—6章为主流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第7—9章主要介绍深空、深海、深地探测内容。
本书是对北斗和天地图地理信息服务SDK的介绍,也是对北斗YNCORS接口设计和天地图 云南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封装工作的总结和思考。在书中试图对底层开发技术进行深入剖析,阐述SDK的分析、设计、开发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实践,详细介绍了在Android平台和iOS平台下使用SDK的过程和要点,包括SDK架构、主体功能设计、开发环境搭建、功能接口说明和应用开发案例。本书可作为高等校院测绘、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软件等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移动地理信息应用设计开发人员的参考用书,并可供从事各行业领域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开发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阐述了测绘学科与我国信息化测绘体系;第二章对测绘技术进行了探究;第三章论述了土地资源及其规划;第四章阐释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五章对土地利用的专项规划进行了探究;第六章探究了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中的应用。
明末,西方天文学传入中国,在此影响下,中国天文学发生了一场深刻的转变。这场转变涉及天文学理论、仪器制造、历法推算以及天象观测等方面。学界相关研究基本上是以西方天文学为参照考察中国天文学或中国天文学转型。本书从宇宙论、计算与观测相互关系这 文学的内在理路入手,通过具体的案例的考察,包括望远镜、岁差、节气注历的改编、圭表测影、日躔十二宫(次)算法的转变、明清岁次历书的变革等,探讨明清之际中国天文学的转型。